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7篇
  免费   62篇
  国内免费   125篇
测绘学   69篇
大气科学   99篇
地球物理   42篇
地质学   171篇
海洋学   82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45篇
自然地理   15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23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33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38篇
  2011年   31篇
  2010年   33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30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34篇
  2005年   40篇
  2004年   40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29篇
  2001年   25篇
  2000年   25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20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7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31.
1986年9月国际科学联合理事会(ICSU)第二十一届大会通过了制定全球变化研究计划[国际地圈、生物圈计划(IGBP)]以来,经过计划特别委员会二年的艰苦努力,取得了重大进展。1988年10月(ICSU)在瑞典斯德哥尔摩召开的第一次科学咨询委员会上讨论通过了IGBP计划大纲。  相似文献   
332.
Soko.  BA 《地学前缘》1995,2(3):45-52
石油与天然气以其在地球内部的广泛分布、巨大的资源量及其使用的高效性而在世界经济中起主导作用。油气分布与地球生物圈的存在紧密相关。油气是生物圈中被埋藏的生物存在的一种特殊形式。我们应将油气形成与沉积岩的去流体作用相联系,这些沉积岩富含有机质,当达到100℃的温度条件时,就有油气形成。油气形成是沉积盆地所伴随的一种普遍的作用,并具有其自身的演化体系。沉积盆地产生的油气可上升到达低温、低压带。油气富集而成的油气藏出现于1~2km深度处。推测油气生成非常快,因此,我们认为油气可作为再生矿物燃料。  相似文献   
333.
北海位于欧洲的西北部,它以大不列颠岛为界与火西洋分开,是大西洋的一个边缘海,面积57万平方千米,88%为西欧大陆架。平均水深96米.地质史上北海地区是低洼陆地.水草肥美.动物繁盛.后来由于地壳运动.  相似文献   
334.
人教版新教材第四章第五节“陆地自然景观的地区差异”与原教材世界地理第九章第一节“世界的陆地自然带”,都是讲述陆地自然带的形成、分布和特征,但两者差异较大。  相似文献   
335.
中国陆地现今水平形变状况及其驱动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小斌 《中国科学D辑》2007,37(8):1056-1064
根据933个GPS测点速度场数据, 利用普通克里金插值和形函数求导原则获得球坐标下中国陆地的应变率场. 通过对所获得应变率场及前人结果的对比研究, 发现中国陆地内部连续形变和块体运动变形模式均有存在. 青藏高原和天山地区的变形以连续变形为主要特征, 构造变形广泛分布于全区域; 华南、准噶尔、塔里木、鄂尔多斯、东北等地块内部变形较弱, 变形主要发生在块体边缘的断裂带上, 表现为较为典型的块体运动的变形模式; 其他如阴山-燕山地块、华北平原地块、鲁东-黄海地块等则介于两者之间. 此外, 还发现中国陆地自西南向东北存在三条较为明显的北西向的膨胀条带. 这些结果表明, 印度板块的北北东向的推挤是中国陆地内部形变的主要推动力, 其不仅造成了青藏高原的隆升以及地壳的水平缩短和垂向增厚, 同时还引起了物质的放射式挤出. 这些挤出的物质, 一部分推动着其他块体的“逃逸”, 在周围环境的联合作用下, 造成中国西部的汇聚压缩和中国东部广泛分布的引张环境和局部复杂的变形状况, 另一部分则沿着川滇地块和滇南地块, 在华南地块和青藏高原之间挤出一条通道, 往东南方面流向缅甸山弧, 填补那里因板块俯冲的弧后拉张所造成的物质空缺.  相似文献   
336.
目前冰盖约占地球陆地表面积的10%(在末次冰期冰盛期高达30%),冰储量的99%,但对其下的生物地球化学条件及其在极地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中的重要性却知之甚少[1]。由于气候变暖,格陵兰及南极冰盖正在快速消融,过去十年里冰盖消融对全球海平面上升的贡献约为1 mm·a-1[2-3]。冰盖的冰下水文系统主要由饱和沉积物、冰下河及冰下湖泊等要素组成[4-8],它为极地生物地球化学风化速率的升高提供了有利条件[9-10]。  相似文献   
337.
陆地重力观测相较于航空和卫星重力观测,距离场源更近,观测精度相对较高,其静态异常和时变数据已广泛应用于研究多种地球动力学问题.21世纪以来,绝对重力观测技术发展迅速,陆地观测网络日益完善,高精度陆地重力观测数据产品逐渐丰富,基于这些产品的大地测量和地球物理研究不断取得新进展.本文总结了近十几年来高精度陆地重力观测数据在大地测量和地球物理领域的应用进展情况,包括基于重力异常数据构建重力场和大地水准面模型、建立地壳物性结构模型、反演Moho界面形态和估计岩石圈有效弹性厚度,以及利用时变重力数据构建时变重力场模型、探测微弱动力学信号、估计地壳构造变形速率和分析与火山、地震过程的可能关联,最后探讨分析了陆地重力测量的未来发展趋势,可为中国大陆重力观测系统建设与发展规划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38.
IODP 364航次基于IODP 548-full3建议书和附件548-add4,将解决大型撞击坑的形成对地球环境和生态以及其他相关行星影响的几个问题。墨西哥陨石撞击坑独一无二,它是已知直接与一个绝灭事件相关的具有地面冲击结构的地质体。作为地球上三个最大且保存最好的陨石撞击构造坑,地面冲击结构形态完整、地形呈现"峰环"状。白垩-古近纪陨石(K-Pg)  相似文献   
339.
干旱地区生态系统与植物资源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人类以脆弱的干旱地区生态系统作为生息地,并利用广泛的植物资源以满足人们的食、住、热能以及牲畜饲料需要时,要想再保持干旱地区生态系统的生产力,是一件非常难办的事情。因为地球上某些最严酷的条件就出现在干旱地区,因而存在重重困难。Shantz在回顾干旱地区开发史及问题时,从气候、植被与土壤方面进行计算,比较了世界上的干旱地区,发现都很相似。从干旱程度和气温来看,36%的陆地表面可划分为干旱和半干旱地区。  相似文献   
340.
2006~2008年,新疆测绘局对中国内陆最低点海拔高程进行了重新测定。本文就施测过程中的几个难点问题进行了分析和阐述,介绍了实际作业过程中的具体做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