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4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51篇
测绘学   2篇
大气科学   1篇
地球物理   16篇
地质学   137篇
海洋学   8篇
综合类   9篇
自然地理   4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2篇
  1972年   1篇
  1965年   2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0年   7篇
  1949年   1篇
  1948年   1篇
  1943年   1篇
  194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01.
欧亚大陆风云影像线性构造信息提取及其地质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杨巍然  隋志龙 《地学前缘》2004,11(4):551-558
通过欧亚大陆风云影像的空间增强、光谱增强、辐射增强等系列处理和地质解释 ,提取了发育于该区的各种线性构造的相关信息。根据性质和规模将线性构造划分为大洋俯冲带、大陆俯冲带、大陆碰撞带、巨型线性构造、区域线性构造和局部线性构造等六类。文中重点介绍了乌拉尔—阿曼巨型线性构造带和阿尔卑斯大陆碰撞带的影像特征和地质意义。根据各类线性构造的特征和相互关系 ,突出了乌拉尔—阿曼和伊尔库茨克—横断山两条巨型线性构造带的地位 ,并以它们为界划分了三个构造域 :西亚构造域以印度板块的俯冲为特色 ,导致青藏高原的隆升和陆内强烈变形 ;东亚构造域最为重要的特征是太平洋板块的俯冲 ,形成一系列岛弧体系 ,并使大陆内部出现大量岩浆活动和强烈的构造变动 ;欧洲构造域主要为非洲—阿拉伯板块与欧洲板块的碰撞 ,二者之间没有明显的俯冲带 ,而有一个较宽广的接触带 ,强烈的变形集中在这一带内 ,而大陆内部的构造变动比较微弱。这种构造格局在欧亚大地水准面异常图上有明显反映 ,表明与深部地质作用过程有关。三个构造域的主导线性构造的方向组成了一个向南弯曲的弧形 ,弧顶位于西亚构造域。大陆巨型线性构造带呈经向和纬向展布 ,具长期发育特征 ,从更大尺度上看 ,板块边界线性构造也是呈经向和纬?  相似文献   
102.
石榴石微区化学组成与结构关系及其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程昊  周祖翼 《地学前缘》2004,11(2):444-444
恢复岩石的变质作用温度-压力轨迹,重建造山过程中地壳岩块的俯冲(加热)和折返(冷却)过程,是构造地质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石榴石是一种Ca-Mg-Fe-Mn等的固溶体矿物,它可以在各类岩石和非常宽的p-T条件下出现,且容易形成化学成分环带,石榴石这种环带反映了与变质作用相对应的构造热演化阶段。目前研究岩石构造热演化一个常  相似文献   
103.
The Tieluping silver deposit, which is sited along NE-trending faults within the high-grade metamorphic basement of the Xiong‘er terrane, is part of an important Mesozoic orogenic-type Ag-Pb and Au belt recently discovered. Ore formation includes three stages: Early (E), Middle (M) and Late (L), which include quartz-pyrite (E),polymetallic sulfides (M) and carbonates (L), respectively. The E-stage fluids are characterized by δD=-90%c,δ^13CCO2=2.0‰ and δ^18O=9‰ at 373℃, and are deeply sourced; the L-stage fluids, with δD=-70‰, δ^13C CO2=-1.3%c and δ^18O=-2‰, are shallow-sourced meteoric water; whereas the M-stage fluids, with δD=-109‰, δ^13C CO2=0.1%c and δ^18O2‰, are a mix of deep-sourced and shallow-sourced fluids. Comparisons of the D-O-C isotopic systematics of the Estage ore-forming fluids with the fluids derived from Mesozoic granites, Archean-Paleoproterozoic metamorphic basement and Paleo-Mesoproterozoic Xiong‘er Group, show that these units cannot generate fluids with the measured isotopic composition (high δ^180 and δ^13C ratios and low δD ratios) characteristic of the ore-forming fluids. This suggests that the E-stage ore-forming fluids originated from metamorphic devolatilization of a carbonate-shale-chert lithological association, locally rich in organic matter, which could correspond to the Meso-Neoproterozoic Guandaokou and Luanchuan Groups, rather than to geologic units in the Xiong‘er terrane, the lower crust and the mantle. This supports the view that the rocks of the Guandaokou and Luanchuan Groups south of the Machaoying fault might be the favorable sources. A tectonic model that combines collisional orogeny, metallogeny and hydrothermal fluid flow is proposed to explain the formation of the Tieluping silver deposit. During the Mesozoic collision between the South and North China paleocontinents, a crustal slab containing a lithological association consisting of carbonate-shale-chert, locally rich in organic matter (carbonaceous shale) was thrust northwards beneath the Xiong‘er terrane along the Machaoying fault.Metamorphic devolatilization of this underthrust slab provided the ore-forming fluids to develop the Au-Ag-(Pb-Zn) ore belt, which includes the Tieluping silver deposit.  相似文献   
104.
造山带概念的演变及它在现今大陆构造研究中面临的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造山运动和造山带是应用普遍和影响广泛的两个古老概念,一百多年来随着地球科学的快速发展和板块构造理论出现,情况已发生很大的变化。如何修订这一概念的内涵使之适应新的认识而又保持原定义的首尾-贯正受到普遍关注。作为2000年中国构造地质学发展回顾与展望学术讨论会的一个专题,本文回顾了上述概念产生的历史背景,分析了它们在板块构造理论框架下,特别是在现今大陆构造研究中所面临的挑战;提出并归纳了讨论中形成有关新形势下造山带概念的再理解和应用范围的共识。  相似文献   
105.
106.
本文以活动论的观点,系统分析了浙江各地质时期构造阶段的划分及其主要特征,提出了造山运动和升降运动鉴别的主要标志,阐述了地壳运动专用名称的存留方案。  相似文献   
107.
大别山超高压变质带中变质花岗岩常与榴辉岩密切伴生。单颗粒石U Pb定年确定变质花岗岩的原岩为新元古代 (75 5~ 714Ma)花岗岩 ,并经历古生代 (384~ 2 84Ma)和早中生代 (2 2 4.5~ 197Ma)两期变质作用。角闪石 (2 0 3.9Ma)、白云母 (196 .4Ma)和黑云母 (180 .8Ma)Ar Ar年龄表明 ,在早中生代超高压变质作用之后 ,变质花岗岩与榴辉岩一样立即快速隆升冷却 ,直到 180Ma前后这一次快速折返运动才告一段落。双河和碧溪岭变质花岗岩中的榍石、锆石和磷灰石裂变经迹 (FT)年龄表明 ,两个变质花岗岩自 180Ma至 5 4Ma(双河岩体 )或至 5 7Ma(碧溪岭岩体 )为大别山超高压变质带稳定的缓慢抬升期。从 5 4Ma(或从 5 7Ma)~ 5 0Ma(或至5 3.6Ma)进入第二次也是最后一次快速隆升冷却时期。由此 ,大别山的造山运动结束 ,转入新的缓慢隆升阶段至今。  相似文献   
108.
晚印支期以来中国南方大陆的构造演化与油气分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南方大陆于中三叠世末的印支期结束海相沉积历史,进入陆内构造演化阶段。中一新生代发生显著的陆内造山与板内变形,并存在三种不同的造山与变形机制:晚印支期—早燕山期为发生于陆—陆或弧—陆之间的碰撞造山,伴生形成一批前陆盆地;中燕山期为发生于板内的基底拆离隆升造山和板内递进变形,伴生形成山前、山间磨拉石盆地;晚燕山期—喜马拉雅期为大陆蠕散、壳幔隆升而引起的基底隆升剥离造山和伸展变形,伴生形成大型陆内裂谷盆地。晚印支期以来的构造作用在平面上表现为由老至新、自强而弱的递进推覆序列,根据变形强度的差异可划分为 A、B、C、D 四个变形带,它们对海相油气的影响也由强而弱。处于 A、B 两个变形带的海相油气系统已遭受强烈的破坏;有利的勘探领域为处于 C、D 两个变形带的地区、前陆盆地掩覆的海相系统以及板缘推覆构造带掩覆的“影子盆地”。中一新生代前陆层序和大型裂谷盆地亦具广阔的油气勘探前景。  相似文献   
109.
110.
青藏高原第五缝合带的发现与论证   总被引:43,自引:0,他引:43       下载免费PDF全文
1987年以来,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队开展了对喀喇昆仑山和昆仑山的多学科综合性科学考察.本文根据这次考察的大量资料,论证了青藏高原第五缝合带的存在.考察资料表明,在西昆仑山存在一个被称作原特提斯的海洋,这个洋是在劳亚大陆南部基底上破裂、扩张并形成于震旦纪至奥陶纪时期(大约800-450Ma).原特提斯海洋闭合于加里东造山运动,并形成现在所见的库地-苏巴什缝合带的残迹,即青藏高原第五缝合带,从而完善了青藏高原的地质历史和构造演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