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6篇
  免费   204篇
  国内免费   499篇
测绘学   4篇
大气科学   2篇
地球物理   158篇
地质学   1073篇
海洋学   2篇
综合类   47篇
自然地理   13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45篇
  2022年   63篇
  2021年   52篇
  2020年   47篇
  2019年   57篇
  2018年   61篇
  2017年   40篇
  2016年   69篇
  2015年   56篇
  2014年   64篇
  2013年   61篇
  2012年   57篇
  2011年   64篇
  2010年   40篇
  2009年   43篇
  2008年   56篇
  2007年   69篇
  2006年   47篇
  2005年   36篇
  2004年   41篇
  2003年   32篇
  2002年   29篇
  2001年   38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26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991.
扬子陆块北缘大洪山地区发现晋宁期造山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随南大洪山地区地质构造发展演化的认识,一直存在较大分歧.近期在该地区基础地质调查研究中取得了一些新进展:新厘定了扬子陆块北缘远安-京山地块、大洪山俯冲增生杂岩带和三里岗岩浆弧.在大洪山增生杂岩带内MORB型辉绿岩中取得820 Ma年龄资料、洋岛型玄武岩中取得817 Ma年龄资料;在三里岗岩浆弧内,于岛弧英安岩中取得841 Ma年龄资料、英云闪长岩中取得876.9 Ma年龄资料,首次在扬子陆块北缘(湖北境内)确立了晋宁期造山带的存在.  相似文献   
992.
柴北缘东段石炭纪沉积特征及原型盆地恢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残留盆地展布、地层发育特征及大地构造背景分析的基础上,恢复了柴北缘东段石炭纪的原型盆地格局。研究表明:石炭纪时期,柴北缘处于"三洋夹两陆"的构造背景,经历了早石炭世的两次海侵和晚石炭世的持续海侵;受NWW向断裂系统的控制,盆地整体为昆仑弧后裂谷盆地,但由南向北构造发育特征表现为弧后陆表海盆地-陆表海盆地内低隆起-弧后裂谷盆地的组合特征。石炭系沉积以后,柴北缘经历了多期不同性质的构造运动,石炭纪后期变形强烈,原型盆地特征被彻底改造。  相似文献   
993.
吴树宽    裴先治    李佐臣    李瑞保  裴磊  陈有炘  高景民  刘成军  魏方辉  王银川 《地质通报》2012,31(09):1469-1481
选取甘肃东部西秦岭造山带北缘晚泥盆世大草滩群碎屑岩为研究对象,运用LA-ICP-MS锆石U-Pb同位素年代学方法,探讨大草滩群的物质来源。结果表明,大草滩群碎屑锆石年龄谱明显分为4组:422~518Ma、756~887Ma、1100~1231Ma和2417~2736Ma。其中,422~518Ma的年龄数据约占总体的67%,所占比例最大,年龄相对集中,且呈现出最强烈的峰值,其余年龄段所占比例则较少。422~518Ma年龄组分指示其物源可能以邻近地区的西秦岭北缘构造带和北祁连造山带为主,该组分年龄是加里东期中南祁连和西秦岭微地块分别向北俯冲、碰撞产生的一系列火成岩在造山剥蚀后的沉积响应。碎屑锆石同位素年龄中756~887Ma年龄组分反映其物源可能来自祁连造山带和西秦岭北缘构造带。1100~1231Ma年龄组分反映其物源可能主要来自祁连造山带。2417~2736Ma年龄组分反映了物源来自北祁连造山带和西秦岭北缘构造带的结晶基底,部分物源也有可能来自于华北板块基底。综合分析显示,大草滩群碎屑沉积物质来源较为复杂,具有明显的多元性,存在西秦岭北缘构造带、祁连造山带和华北板块基底3个物源区,祁连造山带和西秦岭北缘构造带对大草滩群的沉积有重大的物源贡献。两者相比较,祁连造山带应为大草滩群最主要的物源区。  相似文献   
994.
流水沟岩浆杂岩分布于西秦岭北缘天水关子镇地区,主要由变辉长岩、变辉长闪长岩和变闪长岩组成。为确定其构造属性,探讨西秦岭北缘构造演化过程,对其进行了LA-ICP-MS锆石U-Pb测年和主量、微量、稀土元素分析。结果表明,岩浆杂岩体的锆石为岩浆成因,其形成时代为548.7Ma±1.8Ma(MSWD=0.56)。流水沟岩浆杂岩具有SiO2变化范围大(52.47%~66.95%),低TiO2,低碱,Mg#值变化范围较大的特征,主量元素在SiO2-氧化物变异图解上具有较好的线性相关性。稀土元素配分曲线总体呈近平坦型,LREE/HREE比值多数在1.14~2.60之间,轻重稀土元素分馏较弱,δEu介于0.65~1.90之间,大多数具有弱的负Eu异常;在微量元素蛛网图上,大离子亲石元素Cs、Sr、Th、U富集,Rb、K和高场强元素Nb、P、Ti、Y亏损,Ti/Y=113~253,Th/Yb=0.23~2.85,Th/Nb=0.09~1.00,Hf/Th=0.41~2.97,显示了流水沟岩浆杂岩形成于岛弧环境。流水沟岩浆杂岩可能反映在中央造山系中存在一期与“泛非造山运动”有关的构造热事件,为中央造山系在新元古代晚期—早古生代的构造演化提供了证据。  相似文献   
995.
施炜  赵子贤  杨勇  王天宇  杨谦 《地质通报》2022,41(2-3):197-209
祁连山东北缘武威盆地发育一套灰白色-砖红色砂质细砾岩、含砾粗砂岩、泥质粉砂岩。已有的区域地质调查通过区域地层对比,将其确定为新近系甘肃群。在1:5万区域地质调查中,通过详细的钻孔地层剖面和地表地层剖面测量,结合钻孔古地磁年代学分析,依据甘肃群岩性特征与沉积环境分析,将甘肃群划分为上、下2个组,分别命名为果园组和丰乐组。丰乐组为桔黄色-砖红色砂质细砾岩、泥质粉砂岩、泥岩夹灰白色长石石英砂岩,为早—中中新世扇三角洲-滨浅湖相沉积(11.18~8.25 Ma)。果园组为土黄色粉砂质泥岩,砖红色中—粗粒砾岩,为河流相沉积, 与下伏丰乐组呈平行不整合接触,向上与下更新统玉门砾岩呈角度不整合接触,沉积时代为晚中新世—上新世(8.25~2.58 Ma)。武威盆地甘肃群丰乐组和果园组2个正式岩石地层单位,在区域上可与邻区新近纪地层对比,统一了青藏高原东北缘的新近纪地层系统,为青藏高原东北缘新生代地质研究提供了地层学依据。  相似文献   
996.
小赛什腾山位于柴北缘的西北部,笔者对小赛什腾山片麻状花岗岩进行了岩相学、锆石U-Pb年代学、全岩地球化学分析和锆石Hf同位素研究。对片麻状花岗岩进行LA-ICP-MS锆石U-Pb年龄测定,获得年龄为(422.1±1.6)Ma,指示该岩体为晚志留世岩浆活动产物。片麻状花岗岩地球化学成分显示高硅(SiO2为70.16%~72.43%)、高碱(Na2O+K2O为7.20%~9.04%)和较高的K2O/Na2O值(>1),低镁(MgO为0.82%~1.29%)、磷(P2O5为0.09%~0.13%)及钛(TiO2为0.3%~0.49%),铝饱和指数A/CNK值大于1,里特曼指数小于3.3,属于过铝质和高钾钙碱性系列;并且它们稀土元素总量高,轻重稀土分馏程度较高,具有弱的负Eu异常(δEu为0.73~0.96)。球粒陨石标准化配分曲线模式图上曲线一致向右倾斜,原始地幔标准化微量元素蛛网图上样品都具有相似的配分型式,具有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Rb和亏损高场强元Nb、Ti的地球化学特征。全岩锆石饱和温度为721~752℃,平均值为739℃,属于I型花岗岩。锆石Hf同位素研究表明,片麻状花岗岩的εHf(t)均为负值(-6.47~-12.85),模式年龄TDM2平均值是2 030Ma,指示小赛什腾山片麻状花岗岩的源区物质有中元古代的古老地壳物质混入,该花岗岩形成时有流体加入,由地壳基底物质重熔形成。综合分析后认为小赛什腾山片麻状花岗岩形成于后碰撞环境。  相似文献   
997.
对内蒙古阿鲁科尔沁旗南部安乐屯岩体进行了岩石学、锆石U-Pb年龄及元素-同位素地球化学分析研究, 以揭示其形成时代及成因, 并讨论其构造意义。LA-ICP-MS锆石U-Pb定年结果显示, 该岩体形成于早二叠世(275 ± 1 Ma), 而非前人认为的早侏罗世。岩石学和元素地球化学研究表明, 该岩体由石英二长闪长岩-花岗闪长岩-二长花岗岩组成, 整体上富钠、低钾, 具有中钾钙碱性系列特征, 属于准铝质系列岩石; 岩体整体上表现出Eu的正异常特征, 并相对富集Rb、Ba、K等大离子亲石元素, 亏损Nb、Ta、Ti等高场强元素。这些地球化学特征与俯冲带成因的I-型花岗岩类似。锆石Hf同位素分析结果表明, 该岩体的εHf(t)值介于-7.0~-1.9之间, 结合其Nb、Ta亏损而Th相对富集的壳源属性, 推断其源区为古老下地壳物质。通过区域对比分析, 认为安乐屯岩体形成于古亚洲洋板块向南俯冲于中朝古板块之下的活动大陆边缘环境, 属于中朝古板块北缘古生代增生带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998.
南祁连山前区可以分为露头和盆地区两个不同的大地构造单元,本区晚中生代构造活动强烈,控制了新生代的沉积过程和现今中生界残余层序的分布。本文提出了均匀平板状沉积体后期的构造变形可以利用古地质图以及高精度残余地层厚度的变化规律判断古构造带的分析方法,并且对于研究区中生代晚期的古构造特征进行了分析。露头区主要利用古地质图分析方法,研究区集中在赛什腾山—埃姆尼克山北缘的鱼卡和红山地区。盆地区主要利用中生界残余厚度图的分析方法,研究区集中在赛什腾山—埃姆尼克山南侧的赛什腾南部凹陷和马海凸起地区。通过这4个地区古构造特征的研究,提出南祁连山前区中生代晚期在区域性隆升的背景下,形成了一系列古构造带,古构造活动的特点是形成北西—北北西走向的背斜和向斜构造,这些褶皱的波长为15~20 km,为中尺度规模。同时指出,中国西部多数地区均缺失上白垩统,暗示着当时的中亚地区存在一个广阔的晚白垩世古高原。  相似文献   
999.
采用SHRIMP方法获得绿梁山花岗岩的锆石U-Pb年龄为430±8Ma(12个测点平均),所有测点的Th/U比值均大于0.1,该年龄代表花岗岩的形成年龄.同时获得部分具有核-幔结构的继承锆石,其核部年龄为475~460Ma,Th/U比值为0.01~0.02,为典型的变质锆石,与围岩片麻岩中的锆石类似,反映了花岗岩与片麻岩之间的成因联系.绿梁山花岗岩属于钙碱性系列,SiO2含量为65.63%~74.78%,变化较大,属于过铝质岩石,推测其源岩以沉积岩为主.围岩片麻岩以变质沉积岩为主,可能为花岗岩的主要源岩.花岗岩的(87Sr/86Sr)t为0.71075(t=430Ma),εNd(430Ma)为-5.5~4.6,与围岩片麻岩的Sr-Nd同位素组成存在较大差别,可能反映了花岗岩形成于高温缺水的环境或者成岩时有地幔物质/年轻地壳物质的加入.花岗岩形成时代与片麻岩变质时代的一致性(430Ma),反映了它们为同一区域构造热事件的产物,是俯冲陆壳发生热松弛的记录.  相似文献   
1000.
新疆阿尔金南缘断裂带铜金铂钯贵金属矿床特征及成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阿尔金南缘断裂是一条深达上地幔的区域性大断裂,沿断裂分布着众多的基性-超基性杂岩体.岩浆结晶分异晚期,铜、金、铂、钯元素富集,在后期构造热液作用下,形成了清水泉等处的铜、金、铂、钯工业矿床.阿尔金一带找矿前景极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