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9篇
  免费   36篇
  国内免费   167篇
测绘学   2篇
大气科学   2篇
地球物理   14篇
地质学   340篇
海洋学   1篇
综合类   10篇
自然地理   3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26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361.
阿尔泰麦兹地区海相火山岩及其与成矿作用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进红  王京彬  丁汝福 《地质论评》1999,45(7):1116-1125
阿尔泰麦兹地区下泥盆统康布铁堡组火山岩,下亚组为偏碱性的富钠流纹岩夹少量的拉斑—碱性玄武岩和粗安岩;上亚组为钙碱性流纹岩类。其构造环境为大陆边缘活化带。下亚组基性火山岩来源于过渡—富集型地幔,酸性火山岩为壳幔混合源,岩浆经历了结晶分异、岩浆混合和岩浆不混熔作用;上亚组酸性火山岩来源于地壳,岩浆演化主要为与上地壳和海水的同化混染作用。本文还探讨了火山岩与铁和铅锌成矿作用的关系。  相似文献   
362.
袁旭音  周华平 《地质论评》1999,45(7):1126-1131
新疆阿尔泰石炭纪火山岩主要分布在东北部,主要由流纹岩、英安岩和碎斑熔岩组成。它们均属陆相火山岩,可以划分为4种火山岩相,即喷溢相、降落相、侵出相和火山 喷发沉积相。火山活动特征是从爆发转向喷溢,最后以侵出形式挤出火山通道。其地球化学特征是明显富集K、Rb、Th,亏损Ti、Yb;稀土元素含量较高,配分曲线出现明显的Eu和Ce负异常;锶同位素初始比值高于大陆火山岩的平均值。与泥盆纪火山岩不同,石炭纪火山岩形成背景属于造山挤压带,物质主要来源于地壳。与石炭纪火山作用有关的矿床主要是热液矿床。  相似文献   
363.
新疆阿尔泰东部区域地球化学特征及成矿地质条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位于新疆阿尔泰地区的额尔齐斯成矿带,矿产丰富。通过该区东部的区域化探,对区内地层、构造、岩浆岩的地球化学特征进行了全面了解,对某些基础地质问题进行了探索,提出了一些新认识;在此基础上,根据地球化学异常的分布和组合规律,对区内成矿地质条件进行了分析和潜在矿种的成矿前景进行了预测。按照这种分析和预测,在金矿等矿产上取得了突破。  相似文献   
364.
阿尔泰南缘与韧性剪切带有关金矿床成矿特征浅析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与韧性剪切带有关的金矿床是阿尔泰南缘原生金矿的主要成矿类型之一,通过对科克萨依、赛都、多拉纳萨依等三处与韧性剪切带有关之典型金矿床的研究对比,总结了区内与韧性剪切有关金矿的基本成矿特征与找矿标志,探讨了成矿物质来源,认为韧性剪切带是成矿的前提,晚古生代岛弧区挤压环境下形成的正常碎屑岩-浅变质火山碎屑岩含金建造是成矿的有利环境。  相似文献   
365.
当前造山带研究的几个重要问题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马文璞 《地学前缘》1999,6(3):103-111
讨论了3个问题:(1)造山带的演化是全球大陆岩石圈演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大陆联而不合的现象是两拼接陆块与居间造山带未统一克拉通化的构造标志。造山带演化后期山根是如何消失的,以及它与两侧陆块的一体化过程等问题的研究应成为下一步探索的首选目标。(2)阿尔泰型碰撞造山带的提出具有普遍意义,此类由宽阔消减-增生杂岩组成的造山带,其地球动力学环境可能类似于今天的东南亚,与毗邻长命大洋盆地的复杂边缘海体系有关。(3)斜向会聚和碰撞必然导致平行造山带的走向滑动。应重视此类运动在造山带复杂变位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366.
宋国学  秦克章  刘铁兵  李光明  申萍 《岩石学报》2010,26(10):2946-2958
阿尔泰造山带南缘发育有NW向斜列的四个泥盆纪海相火山岩沉积盆地,位于北西端的阿舍勒盆地产有阿舍勒大型铜锌矿床,前人对该矿床开展了大量研究,但其容矿火山岩的年龄尚未明确厘定。本文应用LA-ICP-MS锆石U-Pb定年和锆石Hf同位素、微量元素,对阿舍勒铜锌矿区内出露的泥盆纪火山岩进行了研究。由锆石U-Pb定年获得了一组火山岩老锆石谐和年龄为1985±8.9Ma,加权年龄为2005±30Ma,代表了阿尔泰地区前寒武纪结晶基底的形成时代,其Th/U值在0.25~0.90之间,εHf(t)为-1.4~8.5,平均值为3.3;另外一组新锆石年龄为408±8Ma,其εHf(t)为9.3,Th/U值为0.49,具有典型岩浆锆石特征,代表了早泥盆世岩浆活动高峰期一次火山活动时代。老锆石∑REE从最低的1015×10-6变化到最高的3486×10-6,表现为轻稀土亏损,重稀土富集特征;本组锆石不同于正常岩浆锆石的显著特征是部分出现Ce元素负异常。锆石U-Pb年龄、Hf同位素及稀土元素Ce负异常特征综合显示,阿尔泰前寒武纪结晶基底可能形成于Columbia超大陆拼合聚集背景下,其物源来自强还原性地幔物质与氧化性地壳物质的不均匀混合。  相似文献   
367.
新疆阿尔泰别也萨麻斯锂铌钽矿区广泛分布着二云母二长花岗岩,是矿化伟晶岩脉群的直接围岩。该岩体是北阿尔泰至今唯一识别出的奥陶纪花岗岩体。本文对别也萨麻斯矿区二云母二长花岗岩进行了全岩主微量以及Nd同位素分析,结果表明,岩体具有以下成分特征:富硅(SiO2=72. 93%~73. 14%)和铝(Al2O3=14. 60%~14. 82%),相对富钾(K2O/Na2O=1. 17~1. 27),全碱含量中等(Na2O+K2O=7. 96%~8. 30%),铝饱和指数A/CNK值高(1. 21~1. 28),属于高钾钙碱性强过铝质花岗岩;富集轻稀土元素、亏损高场强元素(Zr、Hf、特别是Ti)、LaN/YbN值低(6. 70~9. 28),具明显的铕负异常(δEu=0. 43~0. 47);具有负的εNd(t)值(-4. 2~-2. 9),Nd模式年龄值在1. 42~1. 52 Ga。以上特征表明别也萨麻斯二云母二长花岗岩属于高分异I型花岗岩,其原始岩浆主要来源于古老地壳的部分熔融,并混入了部分新生地壳物质组分。别也萨麻斯二云母二长花岗岩形成于初始的陆缘弧环境,与中阿尔泰、南阿尔泰识别出的奥陶纪岩体形成的构造背景一致。别也萨麻斯稀有金属成矿不是发生在奥陶纪的陆缘弧环境下,结合区域资料,奥陶纪陆缘弧环境不是新疆阿尔泰稀有金属矿化发生的有利环境。  相似文献   
368.
沙依肯布拉克片麻状花岗闪长岩出露于中阿尔泰,为铍矿化伟晶岩的直接围岩,是研究其与稀有金属矿化关系、区域构造环境和中阿尔泰是否存在古老基底的理想对象。本文采用LA-ICP-MS锆石U-Pb定年法,获得其加权平均年龄为405.6±3.9Ma,属早泥盆世,明显早于阿尔泰稀有金属成矿高峰期。岩石具有高硅(SiO2=73.8%~74.7%)、富铝(Al2O3=13.3%~14.6%)、相对富钠(Na2O/K2O=1.28~3.13)的特点,A/CNK和A/NK值均大于1,属低钾钙碱性过铝质-强过铝质花岗岩。微量元素表现出Ba、Sr、P、Nb、Ti、Ce的负异常和Rb、Th、Ta、Pb、Nd、Sm、Hf的相对正异常,稀土元素显示轻稀土弱富集、重稀土平缓及较弱的负Eu异常(δEu=0.70~0.82)。岩石的εNd(t)和二阶段Nd模式年龄较为均一,分别为-1.76^-1.22和1.19~1.21Ga。综合以上地球化学特征,结合区域构造-演化,本文认为中阿尔泰存在古老基底,沙依肯布拉克花岗闪长岩可能来源于中元古代地壳物质在早泥盆世俯冲消减环境下的部分熔融,在形成过程中混入了部分幔源物质。  相似文献   
369.
大喀拉苏似斑状黑云母二长花岗岩出露于新疆阿尔泰南缘,是研究阿尔泰二叠纪构造环境的理想对象。采用LA-Q-ICP-MS锆石U-Pb定年获得其加权平均年龄为(261.4±2.1)Ma,属中二叠世。岩石具有高Si(SiO2质量分数为69.03%~70.94%)、富Al(Al2O3为14.18%~14.71%)、富K(Na2O/K2O值为0.70~0.87)的特征,A/CNK值为1.02~1.04,属高钾钙碱性弱过铝质花岗岩,显示I-A过渡型特点。微量元素表现出Rb、Th、Pb、Nd、Sm的相对正异常;Ti、P、Sr和Ba的负异常;稀土元素显示轻稀土元素强富集、重稀土元素平缓及明显的负Eu异常(0.55~0.82)。岩石的εNd(t)值和两阶段模式年龄分别为2.66~3.01和0.79~0.80Ga。综合区域地质资料和岩体地球化学特征,认为大喀拉苏黑云母二长花岗岩形成于后造山伸展环境,岩浆来源于地幔和地壳物质的混合,并在岩浆源区经历了分离结晶作用。  相似文献   
370.
中国阿尔泰造山带南缘晚古生代A型花岗岩体被认为是该区域处于伸展构造的重要岩石学证据,但是现有工作多集中在利用其地球化学特征对大地构造背景的追索,而对于其构造变形特征却鲜有深入研究.为探索阿尔泰南缘晚古生代花岗岩体产出的大地构造背景,本文对玛因鄂博岩体、喀拉苏岩体及其围岩开展了详细的野外地质观测和年代学研究.结果显示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