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9篇
  免费   36篇
  国内免费   167篇
测绘学   2篇
大气科学   2篇
地球物理   14篇
地质学   340篇
海洋学   1篇
综合类   10篇
自然地理   3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26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21.
杨柏林 《地质科学》1991,(3):268-276
本文以新疆阿尔泰某多金属矿区为例,对岩矿光谱特征、不同岩性段岩石化学特征、细分红外光谱遥感图象色调异常进行研究并通过野外验证后提出:Fe3+除在900nm 处具有强吸收特征外,在2150nm 附近有一个反射峰特征;细分红外光谱遥感图象色调异常的形成机理是与 Fe3+的2150nm 附近的反射峰特征有关的综合光谱信息的反映。  相似文献   
22.
新疆阿尔泰花岗岩类源区物质的定量模拟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对产出于阿尔泰、额尔齐斯、乌化古三条构造-岩浆带上的六个典型岩体进行了源区岩石化学组成和初始熔体部分熔融程度的定量模拟。模拟结果表明:六个岩体的ε_(Sr)~t值多介于0-120之间,源区岩石多为地幔物质与陆壳物质的混合源,地壳柱中成熟陆壳所占比例较少,反映了中亚型地洼区在地壳化学结构上的一个重要特征.从北往南,ε_(Sr)~t值与壳源锶所占百分率逐渐减小,反映了从地槽造山带核心部位往边缘部位往边缘部位,地壳柱中成熟陆壳所占比例逐渐减小。初始熔浆部分熔融程度温度、压力呈正消长关系。  相似文献   
23.
阿尔泰东部新生代火山岩的地球化学特点及构造环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新疆三大山系均有新生代火山岩,其中南部西昆仑、阿尔金山及天山托云等地的新生代火山岩比较发育,在新疆东北部地区的阿尔泰哈拉乔拉一带也发育新生代的陆内喷发火山岩。这套火山岩虽然面积不是很大,但具有大陆溢流玄武岩的特点。在地球化学上也具有典型热点成因洋岛玄武岩或其它地幔柱成因玄武岩的特点,如TiO2含量高大于2%、轻稀土元素和不相容元素显著富集等。表明新疆北部特别是阿尔泰造山带东部演化到新生代以后,有向裂陷拉张方向演化的趋势,标志着一个新的大地构造演化阶段的到来。  相似文献   
24.
系统地研究了阿尔泰地区古生代变质沉积岩和部分花岗岩的Nd同位素特征, 得出如下主要结论: (1) 早古生代碎屑沉积物的εNd(T)值(-3.4 ~-4.9)相对较低, Nd模式年龄较大(TDM = 1.44 ( 1.77 Ga), 反映剥蚀源区主要是中元古的老地壳; 中、 晚古生代沉积建造则显示变化很大而且高得多的εNd(T)值(-6.1 ~ + 6.3)和年轻得多的TDM (0.6 ~ 1.56 Ga), 反映其源区有大量年轻物质加入. (2) 阿尔泰地区早古生代可能是被动陆缘的环境, 而从早泥盆开始则因准噶尔大洋板块的俯冲消减而转化成活动陆缘, 并发育弧后盆地火山-沉积建造. (3) 阿尔泰造山带花岗岩的主体不是由中深变质的围岩(早、 中古生代沉积)重熔而来, 而是来源于更深部地壳, 但围岩可能对花岗岩有一定的混染.  相似文献   
25.
阿勒泰复向斜的成矿环境及其矿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阿勒泰复向斜内,分布有众多矿产,是阿尔泰山南缘重要的铜、铅、锌及多金属成矿区之一。文章详细介绍了这些重要矿床即铁木尔特铜-锌矿床、大东沟铅-锌矿床、乌拉斯沟铜-铅-锌矿床、阿巴宫铁矿床、红墩铅-锌矿床的地质特征,并从现代成矿理论角度全面分析了这些矿床形成的区域成矿环境及其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26.
全球岛弧火山岩的铂族元素数据非常少。本研究对新疆阿尔泰山南缘中泥盆世北塔山组地层中的苦橄岩的铂族元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其铂族元素的含量总体变化不大,其原始地幔标准化曲线总体上和已经报道的大西洋Lesser Antilles岛弧的G renada苦橄岩相似,均以富集钯组铂族元素(PPGE)为特征,但总体含量比后者高,而比大火成岩省的苦橄岩低。一些铂族元素的特征比值指示了苦橄岩和富辉玄武岩起源于软流圈地幔,而高的w(Os)/w(Ir)比值则暗示了源区中有深海沉积物的加入。w(Pd)/w(Ir)-w(N i)/w(Cu)图解说明本区的苦橄岩不是原始岩浆,而是原始的高镁玄武岩中有过剩橄榄石的加入,而w(Pd)-w(Cu)图解则说明原始岩浆硫不饱和。IPGE在俯冲带流体中相对稳定,而PPGE在俯冲带流体中的活动性相对较高。  相似文献   
27.
麦兹盆地位于西伯利亚板块南缘阿尔泰陆缘活动带中,是一个重要的铅、锌、铁矿化集中区,其中著名的有蒙库大型铁矿床、可可塔勒大型铅锌矿床,是阿尔泰南缘多金属成矿带中最重要的成矿盆地之一。盆地内矿床、矿点多为火山喷流热水沉积成因,层控特征明显,具有规模大、形态规则、厚度及有用组分稳定等特点。铁矿成矿与早泥盆世早期细碧角斑质火山作用相伴,而铅锌成矿则与早泥盆世晚期长英质火山喷流沉积作用相伴。通过对麦兹盆地成矿地质特征和典型矿床中矿体分布变化规律的研究,认为北西向同生断裂、火山沉积洼地、火山喷发中心(火山机构)共同控制铅锌矿的产出,矿体还受到后期褶皱、变质作用的改造。根据有利层位、火山岩相、喷流沉积岩、热液蚀变、矿化组合、铁帽、控矿构造和地球化学异常等综合找矿评价标志,分析了可可塔勒矿区深部、什根特、铁热克萨依、H-48号异常的铅锌找矿潜力,并探讨了盆地内铁、金的找矿潜力,指出了进一步找矿的方向与有利地段。  相似文献   
28.
阿尔泰东南缘布尔根地区造山带型金矿床受韧性剪切带控制,有两种矿化类型:一为石英脉型,另一种为糜棱岩型。糜棱岩型金矿硫化物的δ~(34)S 值变化于-10.009‰~-2.819‰,平均值为-5.29‰,石英脉型金矿硫化物的δ~(34)S 值变化于-0.062‰~-1.688‰,平均值为-1.0575‰。布尔根地区金矿床的金属硫化物样品具有较窄的~(206)Pb/~(204)Pb 比值,变化于17.71~18.35;相对较高的~(207)Pb/~(204)Pb 比值为15.31~15.64和~(208)Pb/~(204)Pb 比值为37.13~38.07,铅同位素分析结果表明,该区金矿床成矿物质铅来源于地幔及下地壳。硫、铅同位素特征反映了布尔根地区金矿床成矿物质具有多来源特征。  相似文献   
29.
阿尔泰塔尔浪地区出露一些斜长角闪岩和辉长岩。其中,斜长角闪岩为基性岩浆岩变质的产物,SiO_2含量为45.42%~52.96%,具有较高的Al_2O_3(13.14%~17.92%)、Fe_2O_3~T(9.08%~16.88%)和TiO_2(0.82%~3.23%)含量。斜长角闪岩样品稀土元素曲线比较平坦,轻重稀土元素分馏不明显(La/Yb_N=1.53~1.79),无明显的Nb和Ta亏损。通过野外产状及地球化学特征分析,认为该斜长角闪岩形成于海山的构造环境。辉长岩SiO_2(46.96%~49.86%)含量稍低,TiO_2(0.38%~1.89%)变化较大,并富Al_2O_3(15.0%~20.81%)、CaO(10.13%~11.60%),具有中等至较高MgO含量(7.3%~8.3%)和相对较低的钾含量(K_2O=0.34%~1.03%),属亚碱性岩石系列(Na_2O>K_2O)。辉长岩呈现两种稀土元素组成特征。一种轻重稀土分馏不明显,配分曲线比较平坦(La/Yb_N=1.10~1.67),具有轻微的Eu正异常(δEu=1.03~1.10);另一种轻重稀土元素分馏较明显(La/Yb_N=5.97~6.39)并具有正的Eu异常(δEu=1.31~1.44),反映其形成过程中可能受到斜长石堆晶的影响。在微量元素蛛网图上,辉长岩具有明显的Ti、Nb和Ta负异常和Pb、Sr正异常,反映出明显的消减带岩浆特征。角闪石的~(40)Ar-~(39)Ar测年结果显示,辉长岩样品的坪年龄为266.9±6.1Ma,且年龄坪谱显示在其形成之后没有受到后期热事件的明显干扰,基本上反映了辉长岩的形成年龄。斜长角闪岩的~(40)Ar-~(39)Ar结果呈现出似马鞍型坪谱,其中最小的年龄坪(297.3±6.1Ma)可能反映了最近一期的变质事件,而且明显早于辉长岩的侵入。斜长角闪岩和辉长岩不同的形成时代和地球化学组成表明二者可能代表了两期不同的基性岩浆活动。斜长角闪岩所具有的板内和消减带的复合特征表明其原岩可能是洋壳在俯冲消减过程中增生的海山残片,而辉长岩所具有消减带特征显示在二叠纪时期阿尔秦地区仍存在受俯冲作用影响的地幔源区。阿尔泰二叠纪岩浆活动无论在岩浆属性还是规模上都与泥盆和石炭纪的岩浆活动存在巨大差异,表明这两个时期的构造背景存在较大不同,可能反映阿尔泰正处于某种构造转换机制的控制之下。  相似文献   
30.
野外地质调查发现在阿尔泰南缘额尔齐斯构造带东段、额尔齐斯活动断裂与富蕴-锡泊渡断裂之间发育了一套未变形的酸性岩墙群。岩墙群侵位于海西期片麻岩化花岗岩和上石炭统深变质的额尔齐斯组岩层中,薄片鉴定和岩石地球化学分析确定为具有细晶结构的流纹斑岩。岩石的SiO_2含量为70.9%~75.38%,K_2O Na_2O含量为7.55%~8.99%;大部分样品Na_2O>K_2O,里特曼指数值为1.8~2.5之间,Al_2O_3=12.80%~14.53%,A/CNK=0.9~1.1,NK/A=0.7~0.9,具有准铝质—弱过铝质、低镁、高钾钠、低钙和锶、高(Fe)_(mol)/(Mg)_(mol)特点,具A型花岗岩类特点,属于亚碱性脉岩。岩石轻稀土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相对富集,具有明显的中等负铕异常,壳源特征明显。锆石U-Pb二次粒子微探针测年显示岩墙群形成于277~286Ma。推断岩墙是阿尔泰海西期造山运动结束后,在拉张构造环境下的地壳局部熔融产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