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26篇
  免费   1226篇
  国内免费   635篇
测绘学   561篇
大气科学   386篇
地球物理   681篇
地质学   2403篇
海洋学   682篇
天文学   30篇
综合类   368篇
自然地理   376篇
  2025年   7篇
  2024年   152篇
  2023年   173篇
  2022年   221篇
  2021年   212篇
  2020年   215篇
  2019年   203篇
  2018年   157篇
  2017年   155篇
  2016年   156篇
  2015年   183篇
  2014年   231篇
  2013年   184篇
  2012年   202篇
  2011年   218篇
  2010年   179篇
  2009年   207篇
  2008年   217篇
  2007年   198篇
  2006年   172篇
  2005年   174篇
  2004年   151篇
  2003年   122篇
  2002年   146篇
  2001年   105篇
  2000年   100篇
  1999年   96篇
  1998年   122篇
  1997年   119篇
  1996年   83篇
  1995年   113篇
  1994年   93篇
  1993年   94篇
  1992年   75篇
  1991年   62篇
  1990年   58篇
  1989年   58篇
  1988年   12篇
  1987年   13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5篇
  1983年   2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6篇
  1977年   3篇
  1975年   2篇
  1944年   2篇
  1933年   2篇
  1926年   2篇
  192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41.
针对基于机器学习的滑坡易发性评价中非滑坡样本选取不规范导致的分类精度较低问题,本文提出联合基于密度的噪声应用空间聚类(Density-Based Spatial Clustering of Applications with Noise,DBSCAN)采样策略和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SVM)分类方法的DBSCAN-SVM滑坡易发性评价模型。首先,基于DBSCAN聚类和空间分析选取非滑坡样本;然后,将样本数据代入SVM分类模型进行训练与验证,预测并提取SVM分类中属于滑坡的概率,获得滑坡易发性;最后,以四川省绵阳市为试验区,预测滑坡易发性概率,基于滑坡易发性精度与分级结果等要素,与传统非滑坡样本采集策略的SVM滑坡易发性评价模型进行对比,并结合实际情况对DBSCAN-SVM模型评价结果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相比传统SVM滑坡易发性评价模型,本文提出的DBSCAN-SVM滑坡易发性评价模型在高易发区和极高易发区中包含的滑坡样本数量较多,准确率、召回率、AUC、F1分数均得到提高,精度较高。  相似文献   
242.
王勇  孔令伟  郭爱国 《岩土力学》2011,32(Z1):241-246
人为控制性放气是杭州地铁工程施工前防治浅层气地质灾害的必要措施。通过对浅层气藏形成中的水气运移过程分析可知,气藏原始包气带内的水压力和吸力沿厚度呈线性分布,孔隙水压力的大小与其相同位置处的静水压力相当;借助储层土体的室内土-水特征曲线并结合现场勘探资料,能够获得气藏初始饱和度分布。在分析有控放气措施下气藏内部水气运移基础上,利用GDS非饱和应力路径三轴系统地研究了气体释放过程中储气砂土的湿化变形,并给出了气体释放引起的含气地层沉降变形的预测方法。结果表明,在经历了形成过程中的自然脱湿后,储集层砂土被进一步压密,而工程放气措施引起的水浸或再吸湿过程中,单由饱和度或吸力减小所引起的砂土湿化变形量很小,可忽略其工程影响;有控放气措施下,由气体释放引起的浅层含气地层沉降沿气藏厚度自上而下依次递减,总沉降量约为气藏总厚度的1‰~5‰。  相似文献   
243.
因水的浸泡作用及未清基导致江西某高填方路基产生病害,笔者用边坡多阶段注浆方法对其整治,设计及施工实践证明边坡多阶段注浆加固模型是正确的,也是适用的.多阶段注浆具有工期短、速度快,可以边施工边使用,既经济又稳妥,不改变已建成的道路外貌,能最大限度减少各方经济损失;多阶段注浆法及其加固模型可以在工程中使用.  相似文献   
244.
数据挖掘是指从大规模的数据中抽取非平凡的、隐含的、未知的、有潜在使用价值信息的过程。LBS系统记录了大量的移动端用户在真实世界中的空间和时间属性,如果能从这些记录中挖掘出移动端用户的常用位置信息及其特点,可以使我们更好地理解用户,更好地为用户服务。本文根据LBS系统记录的移动端用户位置信息,利用改进的DBSCAN聚类算法,较为准确地提取移动端用户的常用位置信息,并通过实例验证该方法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245.
246.
本文以渤海和北黄海为研究海域,于2011年6月对其海水中4种常见的挥发性卤代烃(VHCs)的浓度分布和海-气通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渤海表层海水中CHBrCl2、CH3CCl3、C2HCl3和C2Cl4的浓度分别为5.33(0.66~12.65)、17.51(0.28~69.52)、12.33(3.44~34.91)和5.20(2.12~8.88)pmol.L-1,北黄海表层海水中4种VHCs的浓度分别为5.19(0.50~56.74)、11.12(2.73~22.32)、17.22(0.57~34.10)和7.90(2.59~26.82)pmol.L-1。由于生物生产、人为输入、陆地径流等因素的共同作用,VHCs的浓度在水平方向上呈现出近岸高、远海低的分布特征。在垂直方向上,VHCs在表层和底层浓度较高,中层浓度较低。周日变化研究表明,由于受到阴雨天天气变化的影响,VHCs在傍晚和深夜浓度较大,中午浓度较低。采用Liss和Salter双层模型,估算了CHBrCl2、C2HCl3和C2Cl43种VHCs的海-气通量,在渤海其通量分别为35.06(0.90~108.72)、68.10(1.87~223.43)、26.15(0.25~110.76)nmol.m-2.d-1,在北黄海分别为34.50(-0.10~317.95)、36.70(0.06~162.3)、19.92(0.22~117.92)nmol.m-2.d-1,结果表明该海域在调查期间是大气CHBrCl2、C2HCl3和C2Cl4的源。  相似文献   
247.
内陆表海聚煤盆地的曾想到处分析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在华北石炭二叠纪内陆表海聚煤盆地,海侵的突发性和事件性,泥炭沼泽化的广泛性和等时性,是划分其层序内部构成单元的良好界面。研究表明,华北石炭二叠纪内陆表海聚煤盆地的层序结构为“二元结构型”,即“海侵-高位”,缺少低位体系域。海侵体系域由1~2个小层序构成,而高位体系域由小层序构成。体系域恰与小层序组对应,海侵小层序组表现为弱退积-加积型,而高位体系域则表现为弱进积-加积型。小层序为高精度的岩相古地理编图单位,它为解析层序格架和煤聚积规律提供了最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248.
对塔尔气地区中酸性脉岩的地质特征、锆石U-Pb年龄及地球化学特征进行了研究,并讨论了该地区中酸性脉岩的形成时代、成因及构造环境。锆石U-Pb测年结果表明,这些中酸性脉岩形成于早白垩世141.4~136.0 Ma和136.5~126.4 Ma两个阶段。其中中性脉岩具有中硅、富碱、准铝质(A/CNK=0.80~0.92)的特点,属于高钾钙碱性准铝质岩石,无Eu负异常;而酸性脉岩则表现出高硅、富碱、弱过铝质(A/CNK=1.03~1.24)的特点,属于高钾钙碱性系列,大多具有明显的Eu负异常。综合区域地质资料分析,塔尔气地区中性脉岩与酸性脉岩可能为两次岩浆事件的产物,形成于伸展构造环境。  相似文献   
249.
中华鳖气单胞菌疖疮病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气单胞菌疖疮病是中华鳖的主要病害之一,其发病对象主要是稚鳖。将病鳖进行细菌分离,获得的菌株经人工感染、毒力测试和细菌学鉴定,确定致病菌为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hydrophila与豚鼠气单胞菌A.caviae。此两种致病菌不仅对健康鳖表现出较强的致病力,出现与自然病鳖相同的症状,且对健康小鼠亦有较强的致死力,半致死量LD50分别为4.5×106个菌/只和1.58×106个菌/只。此外,测定了病原菌对抗生素的敏感性,为科学防治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50.
《山东国土资源》2009,25(10):69-69
9月10日上午10时零8分,中国石油山西煤层气处理中心开启了山西煤层气外输线通向西气东输主干线的最后一道阀门,煤层气经由沁水压气站压缩机顺利注入西气东输主干线。煤层气俗称“瓦斯”,其主要成分是CH。(甲烷),是与煤炭伴生、以吸附状态储存于煤层内的非常规天然气,热值与天然气相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