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2篇
  免费   28篇
  国内免费   57篇
测绘学   5篇
大气科学   7篇
地球物理   13篇
地质学   207篇
海洋学   31篇
天文学   9篇
综合类   14篇
自然地理   1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21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91.
本文采用电化学腐蚀方法和聚焦离子束技术制备了单晶LaB6针尖,借助电子扫描电镜对针尖进行微观形貌分析。在此基础上,研制热解石墨径向夹持直热式单晶LaB6阴极,对其发射性能及其在Micro-CT应用进行研究。研究表明,单晶LaB6阴极能够产生高亮度的电子束,提高了X射线亮度,提升了Micro-CT图像质量。   相似文献   
292.
傅良魁  戴仁寿 《现代地质》1992,6(3):354-363
本文讨论了利用非接触极化曲线法进行物探异常源评价的可行性。阐明和比较了接触极化曲线法和非接触极化曲线法的异同,并给出了黄铜、石墨及天然硫化矿石标本分别在自来水中和在0.01M的CuSO4溶掖中实验测得的(视)阴极、阳极反应电位。(视)阴极、阳极极化曲线的差异以及某些反应段的极限电流密度。在利用反应电位,极差优势进行极化标本的识别和用极限电流密度推算反应物浓度以及利用视反应电位反演求取真反应电位等方面作了一些尝试.得出了许多有意义的结论。  相似文献   
293.
用直接反应法制备了C/CuCl2 从 6 .3- 88.2的五种不同的CuCl2 -石墨层间化合物 .X射线粉末衍射分析指出它们分别为一阶、一二混阶、二阶和高阶 (大于二阶 )石墨层间化合物 ,Ic(°A)分别为 9.4 6、9.4 6 /11.6 3、12 .0 99、15.74、18.394 °A。通过循环伏安法对一阶、一二混阶层间化合物的电化学性能进行了研究 ,并测试了作为锂电池阴极材料的电池充放电循环性能  相似文献   
294.
探究引起半滑舌鳎(Cynoglossus semilaevis Gunther)发病死亡的原因及其病原菌的药敏特性,为生产中有效防治该病提供理论依据。于2018年从天津市某养殖场患病半滑舌鳎中分离得到3株优势菌,回归感染实验证实菌株PSC0601对半滑舌鳎具有致病性。通过肉眼观察可见半滑舌鳎腹腔严重肿胀,腹部两侧肌肉出血,解剖后可见半滑舌鳎肠道、肝脏等组织器官亦有大量出血。经API鉴定系统和16S rDNA序列分析鉴定该菌株为美人鱼发光杆菌美人鱼亚种(Photobacterium damselae subsp.damselae)。该菌在绵羊血平板上呈现β型溶血,人工回归感染实验结果显示该菌对半滑舌鳎的半数致死量(LD_(50))为1.5×10~(4 )CFU/g。对48种抗菌药物的药敏实验结果表明,菌株PSC0601对氟苯尼考、氯霉素、阿莫西林、阿奇霉素、壮观霉素、头孢哌酮等20种药物具有较高敏感性。研究结果表明,美人鱼发光杆菌美人鱼亚种对半滑舌鳎具有较强致病性,可导致肝脏、肠道等器官发生出血性坏死,引发鱼类死亡。本文通过对该菌的药物敏感性进行研究,以期对鱼类养殖过程中由该菌引起的爆发性疾病提供药物防治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95.
次生石英的紫外阴极发光机理及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JCxA—733电子探针上采用一种实用的微区紫外-可见阴极荧光的探测方案对河北唐山石英砂岩的微小次生加大边进行阴极荧光分析,结果表明它们具有波长为287nm、300—330nm和380nm光谱形状各异的紫外荧光。通过分析比较锂辉石、硬玉、石英、长石等含Li、Al矿物的化学成分和它们的紫外阴极荧光光谱,并观察电子束长时间轰击后阴极荧光谱的变化,初步证实Al—R^ 元素对是似石英([Si,Al—R^ ]O2)矿物晶体300—330nm紫外阴极荧光谱的激活剂,287nm的紫外荧光谱是石英辐照损伤色心的特征光谱,不是石英固有的阴极荧光光谱。所有的石英都有380nm的光谱,它是石英的本征光谱峰之一。次生石英的紫外阴极荧光特征与其生成条件密切相关,这对分析和揭示砂岩胶结状况、油气储集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96.
本文以阴极发光为主要研究手段,通过胶结物形态和结构以及接触关系的观察,对本溪市牛毛岭马家沟组顶部剖面成岩作用进行研究,重建成岩历史和孔隙演化过程。研究结果表明,该剖面成岩作用主要包括机械压实、胶结、白云岩化、溶蚀、早期破裂作用;同生成岩阶段的成岩作用多样:分层(1)、(2)和(5)经受较强压实作用,分层(3)—(5)白云岩化特征符合回流渗透模式,分层(4)由于溶蚀形成溶塌角砾;早成岩阶段主要为胶结作用,主要发生于浅埋藏环境:分层(1)的掘穴和破裂等大孔隙被铁方解石充填,分层(3)—(5)中晶间孔隙、小窗状孔隙、溶塌裂缝、硬石膏晶体铸模等孔隙被白云石充填;中、晚成岩阶段的成岩作用很少。该剖面的成岩作用主要发生在同生—早成岩阶段,这与鄂尔多斯盆地中部中奥陶统埋藏史相似。  相似文献   
297.
石英热发光在枪马金矿床矿脉含金性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研究了总结了石英热发光在枪马金矿床矿脉含金性评价中的三方面应用:(1)根据石英热发光曲线形态定笥评价石英脉含金性;(2)利用石英热发光总强度界值(8.8万cps)半定量评价石英脉含金性(3)建立以石英热发光总强度为自变量预测矿石金品位的定量函数数模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