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357篇
  免费   2718篇
  国内免费   5045篇
测绘学   488篇
大气科学   664篇
地球物理   1997篇
地质学   11130篇
海洋学   1183篇
天文学   124篇
综合类   679篇
自然地理   855篇
  2024年   164篇
  2023年   587篇
  2022年   606篇
  2021年   643篇
  2020年   571篇
  2019年   725篇
  2018年   505篇
  2017年   551篇
  2016年   579篇
  2015年   652篇
  2014年   840篇
  2013年   744篇
  2012年   821篇
  2011年   881篇
  2010年   794篇
  2009年   752篇
  2008年   728篇
  2007年   899篇
  2006年   827篇
  2005年   674篇
  2004年   648篇
  2003年   397篇
  2002年   226篇
  2001年   258篇
  2000年   231篇
  1999年   241篇
  1998年   253篇
  1997年   149篇
  1996年   128篇
  1995年   88篇
  1994年   95篇
  1993年   148篇
  1992年   166篇
  1991年   125篇
  1990年   123篇
  1989年   114篇
  1988年   41篇
  1987年   48篇
  1986年   24篇
  1985年   10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9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9篇
  1979年   5篇
  1973年   7篇
  1972年   3篇
  1957年   2篇
  195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951.
952.
对北祁连山白银矿田和郭密寺矿田中主要矿床的矿石和矿石矿物组分特征研究表明,由于各矿田的成矿条件和地球化学背景存在差异,造成不同矿床的矿石和矿石矿物元素组合各具特色。但作为同一类型矿床,它们之间又有很多共性,特别是同一矿田内各矿床的地球化学特征具有相似性和过渡性,反映了成矿条件变化的趋势。  相似文献   
953.
大庆-哈尔滨地段地热资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继昌  宋鹤彬  高鹏飞 《地球学报》1994,15(Z1):168-176
作者应用地下水系统理论,从古水文地质条件及现代地下水动力场特征入手,通过水文地球化学和环境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探讨了松辽盆地中段的地热及其赋存特征,认为盆地的大部分地区温梯度都较高,具有形成深部地热的条件,但只在上部具有较厚的含水层及断裂发育凹陷带中的局部地区,才能赋存可开采的地下热水资源。  相似文献   
954.
电气石和水之间的氢同位素分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钱雅倩  郭吉保 《地球学报》1994,15(Z1):189-196
作者对电气-水体系氢同位素平衡分馏和动力学分馏和动力学分馏开展了实验研究,丰富了羟基矿物氢同位素分馏资料。本文对该研究的实验技术、分析方法作了介绍,并对实验结果进行讨论与国外已有的该方面的资料作了对比。在800-650℃时电气石和水之间氢同位素平衡分馏系数与温度间线性关系为103lna电气石-水=-28.24(106/T2)+2.60;交换速率常数与温度间关系为lnk2=-0.19-6.70(103/T)  相似文献   
955.
矿石中金的在线固相萃取及缝管火焰原子吸收测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徐淑坤  孙励敬 《岩矿测试》1994,13(3):203-206
介绍了将流动注射在线因相萃取预浓集与石英缝管火焰原子吸收相结合测定矿石中金的方法,用XAD-8吸附树脂填充的微型柱(100μl)在6ml/min的流速下,从0.5mol/LHCl介质的试样溶液中浓集金氯络合物,再用乙醇洗脱,最后由火焰原子吸收检测,在采样频率为103样/h的流速下灵敏度提高47倍,分析精度为1.3%,检出限为1.0μg/L;在65样/h的采样频率下灵敏度提高95倍,检出限可达0.7  相似文献   
956.
957.
958.
959.
福州盆地及其周围地区地壳深部结构与构造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0,自引:4,他引:20  
1986-1988年,福建省地震局在福州盆地及其周围地区完成了五条地震测深剖面:宁德-永春剖面;洪懒-宁德剖面;莲峰-福州(尚干)剖面;南平-永泰-平潭非纵剖面;并在宁德-古田-嵩口首次试验扇形剖面观测系统,结果表明,扇形剖面对确定断裂是有效的. 根据对地震波走时的正、反演计算,用理论地震图和射线追踪方法进一步修改和完善,得到了福州盆地及其周围地区地壳深部为高、低速相间的速度分布特征.地壳介质速度为6.40km/s,在中地壳普遍发育一层速度为5.80-5.90 km/s、厚度约5.0 km的低速层.Moho面深度30-33 km,福州盆地为一Moho面隆起区,隆起幅度达3.0 km.北西向断裂发育,其中,闽江断裂在纵剖面和扇形剖面均有明显的反映,并切割到Moho面2.0-3.0 km. 反射波谱频方法计算得到福州盆地地壳Q值仅120-150,比邻近地区明显偏低,中地壳低速层Q值为40-80,是一典型的低速-高导-低Q(高衰减)结构层,此层上界面埋深14-15 km,与居里面埋深较一致.这些结果为福州地区的地热资源远景预测和开发提供了地壳深部结构和某些地球物理场背景.  相似文献   
960.
本文研究了兴都库什及帕米尔地区地震的空间分布.发现h<70km的地震分布广泛,h≥100km的地震形成-S形的倾斜中源地震带.在71.5°E以西,中源地震带倾向接近正北,倾角随深度变化,在深部接近垂直,且倾角自西向东逐渐变陡,在71.5°E以东,倾向逐渐由东南变为正南. 分析了121个mb≥5.0地震的机制解.浅源地震机制解的P轴大多位于NS和NNW-SSE方向,且多近水平,反映此区受到NS或NNW-SSE方向挤压.各剖面应力轴分布规律性强,在150km以下,总的趋势是机制解的T轴接近于倾斜的中源地震带的下倾方向,而P轴倾角较小且垂直于倾斜的中源地震带的走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