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7篇
  免费   28篇
  国内免费   36篇
大气科学   1篇
地球物理   10篇
地质学   155篇
海洋学   10篇
综合类   11篇
自然地理   14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5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试验表明,新型阳离子捕收剂GE-601在一定温度范围内作为磁选铁精矿反浮选捕收剂时,石英与铁矿物的分离几乎不受影响.闭路试验结果表明,该新型捕收剂浮选尖山铁矿磁选精矿可使精矿品位达到69.41%,回收率98.42%比进行比较的其他几种捕收剂效果要好,是一种适合于尖山铁矿反浮选的良好捕收剂.  相似文献   
52.
Eco-geographic regional system is formed by division or combination of natural features based on geographic relativity and comparison of major ecosystem factors (including biological and non-biological) and geographic zonality. In previous studies, soil types were often taken as a basis for soil regionalization. However, the quantitative characteristics of soil indicators are fitter than the qualitative ones of soil types for modern regionalization researches. Based on the second China’s national soil survey data and the provincial soil resource information, by principal analysis and discriminant analysis,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appropriate soil indicators as the complement of eco-geographic region indicator systems and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these soil indicators and soil types in regionalization. The results show that five indicators are used in eco-geographic zonality in mid-temperate zone of eastern China which are organic matter content, cation exchange capacity, pH, clay content and bulk density in topsoils. With a regression-kriging approach, the maps of soil indicators in mid-temperate zone of eastern China are compiled with a resolution of 1 km in every grid and the indicative meanings of these soil indicators are discussed. By cluster analysis it is proved that these soil indicators are better than the soil types and soil regionalization in delineating eco-geographic regions. Foundation: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No.40771016 Author: Liu Ye (1980–), Ph.D, specialized in integrated physical geography.  相似文献   
53.
对于某一特定的膨润土矿,蒙脱石含量与阳离子交换容量呈正相关,以此为依据提出了一种确定蒙脱石含量的新方法——纯样品指标标定法。对山东莱西、潍坊两地膨润土矿的实际测定结果显示,利用纯样品指标标定法确定蒙脱石含量取得了较满意的结果,说明此方法具有较大的使用价值。该方法考虑了膨润土中杂质、蒙脱石层间可交换阳离子类型及端面电荷对测定结果的影响,推荐以钠基土为试样,在pH=4的条件下采用加权法测定蒙脱石含量。  相似文献   
54.
马怡飞  张尼  魏增  高文旭  王奎 《岩矿测试》2019,38(1):129-135
测定土壤阳离子交换量(CEC)的行业标准方法(LY/T1243—1999)是采取离心分离结合手工蒸馏进行滴定,耗时长、操作繁琐。为了缩短反应时间,提高检测效率,本文利用乙酸铵对酸性和中性土壤进行处理,用氯化铵-乙酸铵对石灰性土壤进行处理,应用振荡和抽滤装置快速交换和清洗阳离子,通过全自动凯氏定氮仪对吸附的铵根离子进行测定,由此计算CEC值。结果表明:在最佳的振荡和蒸馏时间、滴定酸浓度、指示剂配比等实验条件下,一个批次样品(100件)的分析流程仅需要12h,比传统方法检测时间缩短近80%。经国家标准物质验证,测定结果与推荐值相符,5次测定的相对标准偏差均小于1. 5%。本方法免去了多次离心分离操作,解决了待测成分损失、CEC测定值偏低的问题,提高了检测效率和准确度,较林业标准方法的成本低,可操作性强,适用于土壤环境质量评价、地区土壤抽样调查等大批量土壤样品分析。  相似文献   
55.
为了提高碱性土壤中阳离子交换量(CEC)分析效率及分析准确度,使用盐酸-乙酸钙溶液对碱性土壤样品进行前处理,然后用磁力搅拌,离心机进行分离的方式进行离子交换、氢离子清洗。土壤饱和吸附的氢离子再用乙酸钙溶液交换,采用氢氧化钠溶液滴定,利用电位滴定法对阳离子交换量的终点进行判断,由此测定碱性土壤中阳离子交换量(CEC)。选用6个国家一级有效态标准物质,测定值与推荐值相符,采用电位滴定时最大绝对偏差为1.0cmol(+)/kg,选用10个实际土壤样品进行精密度验证,最大相对标准偏差为5.5%,大大提高了测定的准确度、稳定性、重复性,也适用于土壤环境质量评价、地区土壤抽样调查等大批量样品分析。  相似文献   
56.
模拟酸雨对阳离子在土体内迁移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4,他引:12  
利用室内模拟酸雨的土柱实验,研究了在红壤表土施用钾肥后酸雨对不同土层交换性阳离子迁移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不同土体深度,表土直接受酸沉降的淋溶,也是最容易发生酸化的土层, pH 2.5酸雨淋溶后,表土 pH值下降到 3.5~ 4.2,这是铝的缓冲范围,且土壤交换性 H 和 Al3 含量的增加显示出土壤对酸沉降的缓冲效率和缓冲能力的急剧减弱; pH 4.5酸雨淋溶后, A和 B层土壤 pH值上升了 0.3~ 0.5,其机理与的专性吸附释放 OH-有关;表土施用钾肥后, K 交换土壤表面的 H 和 Al3 ,引起土壤交换性 H 和 Al3 向下迁移;不同 pH值的酸性降雨引起土壤中交换性阳离子向下迁移和淋失的程度也有明显的差异, pH 2.5酸雨淋溶后土壤溶液中钾的含量高于 pH 4.5酸雨淋溶的,但交换性钾含量低于后者; pH 2.5和 pH 4.5酸雨淋溶后交换性钙的淋失量分别占原土的 50%~ 70%和 20%~ 40%,这表明酸雨淋洗会导致养分库的损耗,造成土壤养分贫瘠.  相似文献   
57.
由于层间含有高价态金属阳离子的蒙脱石对特定有机物的吸附能力可大大增强 ,故分别用层间含有Na 、Ca2 、Al3 和Cr3 的蒙脱石对垃圾渗滤液中的有机物进行吸附实验 ,研究它们吸附苯酚、二甲苯和COD的能力及离子形态对吸附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 ,含高价金属阳离子的蒙脱石对苯酚和COD的吸附能力较高 ,吸附能力由小到大的顺序为 :Na 相似文献   
58.
连续流动化学发光法测定地质样品中的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732阳离子交换树脂静态吸附分离,以Luminol-K2S208-Ag^ -乙二胺体系,连续流动化学发光法测定地质样品中的痕量银。该方法的检出限为4μg/L,9次测定8.8μg/Ag的标样07-GRD-35,x=8.5μg/g,RSD为2.5%,经地质标样测定,验证结果的相对误差小于15%,适于野外快速测定银。  相似文献   
59.
天然沸石吸附性能与阳离子组分之间的关系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吸附性能是沸石矿物的重要特性之一,也是相关领域应用的重要依据。以嫩江、海林和穆棱三大沸石矿床为例,通过对天然沸石矿的化学成分、沸石类型、矿石品位(CEC值)、比表面积及吸附性能的系统研究与对比分析,总结天然沸石矿附吸性能差异变化规律与原因。研究表明,天然沸石对气体CO2、H2S、SO2、NO2和气态H2O的吸附容量均与其(CaO MgO)/(Na2O K2O)比值之间呈正相关性关系,富二价阳离子组分者吸附容量大,富一价阳离子组分者吸附容量较小。据此,可作为天然沸石矿吸附性能预测评价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60.
采用氯化铵交换-原子吸收光谱法和CaCl2-甲醛缩合法测定3个金云母-蛭石间层矿物样品的各阳离子交换分量和阳离子交换总量,通过分析样品粒度和溶液pH值对阳离子交换容量的影响及晶层端面水解使表面荷电的特点,确定样品的等电点.结果表明,随着粒度的增大,样品的阳离子交换容量逐渐减小;随着pH值的增大,样品的阳离子交换容量先急剧减小(pH=2~5),后趋于平缓(pH=5~9),而后再急剧减小(pH=9~11.5),这些变化主要与晶层端面的水解作用和八面体片阳离子的溶出作用有关;样品的等电点为pH值≈9.研究结果对于排除端面水解作用对阳离子交换容量的影响和进一步确定蛭石晶层的层电荷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