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1篇
  免费   168篇
  国内免费   72篇
测绘学   18篇
大气科学   48篇
地球物理   58篇
地质学   357篇
海洋学   71篇
综合类   36篇
自然地理   13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28篇
  2020年   22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25篇
  2014年   32篇
  2013年   27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41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30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2年   1篇
  197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21.
埕岛油田位于渤海西南部极浅一浅海地区,是一个大型潜山披覆构造油田。随着埕岛油田开采力度加强,地层亏空十分严重,作业过程中的地层漏失是困绕埕岛油田油层保护的一大难题。据此介绍了胜利油田海上埕岛油田油层保护的一项新技术——井下双向流动阀防漏失技术的应用情况,阐述了井下双向流动阀的结构、原理以及应用后对油层保护所起到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2.
许文锋 《台湾海峡》2009,28(1):102-106
由于海底隧道的特殊性,其防排水技术与一般陆地隧道有着显著区别,本文介绍了厦门翔安海底隧道的防排水方案设计情况,对方案实施效果进行了评估.得出了海底隧道防排水应结合围岩与支护的自防水功能采取以堵为主的原则,并针对海底隧道防排水方案实施中的问题,提出了对初期支护背后注浆是重点,改进注浆材料等建议.从而论述了防排水技术是海底隧道工程建设的核心问题.  相似文献   
123.
本文总结了浙东南地区蜡石矿的分布,成因类型及其特征;成矿地质条件和控矿因素;划分了成矿远景区和提出了地质工作布置建议。  相似文献   
124.
"派比安"在阳江不同地区的风场特征及防风问题   总被引:14,自引:13,他引:1  
黄小丹  周武 《广东气象》2007,29(2):26-28
利用阳江海岸线上不同下垫面梯度风观测塔在“派比安”过程中所取得的资料,探讨登陆热带气旋在不同下垫面的垂直风场特点以及防台措施。分析发现,平原地区各层风速较稳定,随“派比安”的移近而增大,远离而减小,风随高度成指数增长,在v<20 m/s时,80 m的10 m in平均风速与10 m的最大风速相当;背风面风速扰动大,很有可能在热带气旋靠近时出现风速减小现象;迎风坡出现大风时间长,最大风速比背风面和平原地区都大。迎风坡和背风面在台风环状下沉运动带影响时,高层和地面10 m in平均风速相差较小,而平原地区并没有这一特征。根据弗洛斯特(Frost)风速随高度变化的经验公式,近地层风速垂直切变指数n在平原地区稳定,风随高度的对应关系好。台风登陆前所有下垫面的n都出现突增现象。阵风系数受下垫面和周围环境影响大。  相似文献   
125.
126.
广西钦防海槽迁移与沉积-构造转换面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广西的钦州-防城-带,素以钦防海槽称之,系指加里东期构造运动后,扬子与华夏陆块间的“残留海”。其两侧为古隆所夹持,西为大明山古隆起,东为云开大山古隆起,其间划分为四个构造单元,由东向西依次为:博白坳陷,六万大山隆起,钦州坳陷和十万大山坳陷。现构造形迹的排列,反馈防海槽在早古生代至中生代间深海盆或浅海深水盆地在构造和沉积上有自东向西迁移的特点。晚古生代盆地迁移过程至少有八个沉积-构造转换面可记录盆地的构造演化:第1转换面为早奥陶世与晚寒武世间的沉积界面;第2转换面为早志留世与晚奥陶世间的沉积界面;第3转换面为早泥盆世早期与晚志留世间的海侵上超面;第4转换面为中泥盆世的海侵上超面;第5转换面为中二叠世与晚二叠世间的沉积界面;第6转换面为早三叠世的海侵面;第7转换面为中晚三叠世与早三叠世间的沉积界面;第8转换面为早侏罗世与晚三叠世间的沉积界面。前两个界面为盆山转换面,与华南加里东构造运动过程相耦合,为挤压的构造背景;第3界面为水下间断面,下泥盆统与上志留统为不连续沉积,在构造上应是挤压机制下的破裂不整合,也是加里东期构造运动的响应;第4界为海西期的海侵上超面,与盆地走滑拉张同步;第5界面则反馈于印支期造山的初始阶段,第6界面为中生代盆地迁移转换面;第7界面为印支期造山过程的盆地转换面;第8界面为燕山期造山造盆转换面。其转换面性质的转化,代表钦防海槽可能是个复杂大陆边缘前陆盆地演化史。  相似文献   
127.
杨觉非  纪文庆 《地下水》1992,14(1):19-20,31
针对常规粘土球止水工艺的缺点,提出了水泥球止水工艺,即在施工中,采用425号硅酸盐水泥和1.5%的水玻璃或无机外加剂,借助自行设计的灌浆车制浆封井,封井可选用木塞压浆,阻流环注浆或管外注浆法.由此止水不但解决了粘土工艺法成井质量差,寿命短的问题,而且与粘土法相比,使用年限延长一倍,年人均分摊建井费仅占粘土法的1/2.  相似文献   
128.
本文从反偏斜力的角度探讨了FB型防斜保直器的防斜原理,给出了常规钻进和使用FB型斜保直器的防斜钻进方法的反偏斜力计算公式,讨论了两种方法的反偏斜力与钻孔深度和地层造斜强度之间的关系.通过分析得知:常规钻进的反偏斜力随孔深增加成三次方规律降低,FB型防斜钻进的反偏斜力则不受孔深的影响并几保持有较大值,从而使该方法的防斜效果人为提高.  相似文献   
129.
130.
台湾的软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陶正章 《矿物岩石》1992,12(4):21-27
台湾软玉形成于五万年前,系超镁铁岩变成的蛇纹岩经交代而成。软玉主要为普通软玉、猫眼玉和蜡光玉三种。比其它的软玉稍硬些,且硬度与闪光性都有方向性,并含数种矿物包裹体。其地球化学特征是含铬极高,并影响到软玉的颜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