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97篇 |
免费 | 85篇 |
国内免费 | 32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11篇 |
地球物理 | 37篇 |
地质学 | 322篇 |
海洋学 | 3篇 |
综合类 | 29篇 |
自然地理 | 12篇 |
出版年
2024年 | 9篇 |
2023年 | 12篇 |
2022年 | 16篇 |
2021年 | 9篇 |
2020年 | 11篇 |
2019年 | 10篇 |
2018年 | 11篇 |
2017年 | 13篇 |
2016年 | 6篇 |
2015年 | 2篇 |
2014年 | 24篇 |
2013年 | 14篇 |
2012年 | 26篇 |
2011年 | 13篇 |
2010年 | 18篇 |
2009年 | 20篇 |
2008年 | 13篇 |
2007年 | 10篇 |
2006年 | 15篇 |
2005年 | 16篇 |
2004年 | 8篇 |
2003年 | 10篇 |
2002年 | 11篇 |
2001年 | 20篇 |
2000年 | 5篇 |
1999年 | 8篇 |
1998年 | 3篇 |
1997年 | 6篇 |
1996年 | 11篇 |
1995年 | 9篇 |
1994年 | 9篇 |
1993年 | 9篇 |
1992年 | 9篇 |
1991年 | 8篇 |
1990年 | 12篇 |
1989年 | 6篇 |
1987年 | 1篇 |
1980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4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71.
韦复才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2006,33(5):38-41
本文以桂林某综合教学大楼为例,在进行地基常规勘察评价的基础上,着重探讨了综合教学大楼在岩溶径流带水井抽水条件下的地基稳定性问题.研究结果表明,在抽水降深12m的条件下,虽然教学大楼地基中的岩溶地下水位与基岩面高程比较相近,有可能导致土洞形成,但由于该建筑场地土层厚度较大,胶结较为紧密,粗颗粒含量较多,可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土洞向地表塌陷发展的进程.基于此认为,综合教学大楼使用过程中只要注意保持抽水的连续性,其地基稳定性是有保障的.经综合教学大楼16年的安全运行证明,当年的勘察评价结论正确,方法可行. 相似文献
272.
通过研究轨道交通九号线宜山路地铁车站开挖(基坑开挖深度达28.0m)前进行的抽水试验引起的沉降效应表明,地面沉降变化明显受分层沉降影响。第七承压层弹性释水-贮水过程反复进行,影响着地层沉降-回弹变化,且总体呈下降趋势。距离待开挖宜山路地铁车站基坑最短距离只有11m的明珠三号轻轨线允许沉降量只有7mm,考虑到开挖后大规模群井抽水叠加效应,提出可以通过合理布置抽水井位、加大连续墙深度为62m、利用高压充填膨胀土加固含水层等方案来有效减小因抽水引起的地面沉降等环境效应。 相似文献
273.
自然界的含水系统,绝大多数具多层性。对于多层含水系统,为增大出水量,简化施工工序和降低成本,普遍采用混合井开采地下水(例如处于我国干旱半干旱的、普遍开采地下水的华北和西北地区),甚至利用混合井做抽水试验。不仅如此,还有不少观测孔也是混合的。因此,如何建立混合井的模型,来求取分层水文地质参数、预测各含水层地下水漏斗的发展和各层流量自动分配等——这是地下水资源评价和地质环境保护十分关键的问题,是数十年来人们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274.
由抽水试验确定水文地质参数的配线法的具体实现目前主要有两种:(1)人工配线法[1],即不论是直接法还是Jacob法,所有的过程均由人工实现。(2)计算机辅助配线法[2],即计算机进行数据处理后,由人工通过在计算机屏幕移动试验点来与标准曲线匹配。这两种办法的效果好坏完全取决于肉眼观察,自然匹配的效果都带有主观性。这种主观性给最终计算结果造成的误差究竟有多大?一直少见相关报导。最近,作者依据最小二乘法建立了一种高精确度的计算机自动配线法,本文利用该技术,以一实例分析探讨标准函数值的精度和试验数据的选取对计算结果的影响,分析常规配线法的计算精度。 相似文献
275.
黄辉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2002,29(5):43-45,49
本文结合广州地铁三号线岩土工程勘察的管理,对抽水试验的设计和施工技术进行了较全面的论述,指出只有合理地进行抽水试验设计和严格地控制抽水试验施工质量,才能取得准确而可靠的试验结果. 相似文献
276.
277.
减压沉井在滑坡治理工程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对罗家塘滑坡的成因类型、影响因素及形成模式等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并对滑坡稳定性进行了认真的验算,论证了降低承压水头对治理滑坡所起到的关键性作用,在此基础上,设计了抽水降压与沉井支挡相结合的综合治理方案,介绍了减压沉井的结构特点和排布方法,指出了施工过程中应用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278.
山东省汶泗河冲洪积平原轴部第四系厚度较大,孔隙地下水分层分布,由于补给径流条件不同导致其水质差别较大,研究含水层间的水力联系对于水资源管理及优质地下水可持续开发利用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采用群孔抽水试验方法研究苑庄水源地浅层和深层孔隙水之间的水力联系。群孔抽水后6眼抽水井水质指标整体高于抽水前,附近有串层水井的抽水井增加最大,4项指标平均升高1.07倍。抽水试验期间深层观测孔水位变化与抽水井相一致;浅层观测孔水位除有串层的孔稍有下降趋势外,其它孔均呈现自然波动状态。附近有串层水井的抽水井抽水量中浅层孔隙水的补给量比例比其它抽水井要高4倍。抽水前后水质、抽水期间水位动态变化规律、抽水井抽水量中浅层孔隙水补给量占比均表明深层孔隙水在开发利用过程中会受浅层孔隙水影响,但是可通过合理止水减弱含水层之间的水力联系。 相似文献
279.
在北京西山岩溶水系统243个简易抽水试验的基础上,分析了岩溶含水层的出水能力,应用稳定流和非稳定流方法计算了含水层的渗透系数。通过对比分析,确定了北京西山地区岩溶水系统富水区域为房山拒马河流域十渡—马安泉及张坊地区、大石窝镇半壁店村附近和甘池泉附近的蓟县系雾迷山组含水岩组,房山大石河流域河北镇、房山岩体南侧篓子水村附近、西山山前三厂水源地及海淀山后温泉镇地区的寒武奥陶系含水岩组。本次工作弥补了西山地区岩溶水水文地质参数的空白与偏差,为岩溶水资源评价和开发利用提供了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280.
为了获取北京市西集地区深部地热资源和浅部含水层间是否存在水力联系,选取研究区内的两眼地热井(西集-1井和京通-2井)进行抽水试验,并同时选取两眼地热井周边的14眼凉水井进行水位监测。试验结果表明,在对两眼地热井进行抽水试验时,周边14眼凉水井的水位未发生明显降低,暗示了深部地热水与浅部含水层并不存在水力联系。区内发育了巨厚的古近系和新近系,其岩性以泥岩和粉-细砂岩为主,是有效的隔水层,隔绝了深部地热水与浅部第四系凉水的水力联系。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