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9篇
  免费   31篇
  国内免费   22篇
测绘学   3篇
大气科学   3篇
地球物理   29篇
地质学   92篇
海洋学   22篇
天文学   2篇
综合类   9篇
自然地理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41.
四川会理上三叠统白果湾组上段为浅湖相沉积环境,其中、上部的滨湖相砂岩与湖相黑色页岩问夹有“锥状菌层”的小透镜体。该“锥状菌层”的外形特征与叠锥极为相似,但它不属于成岩作用的产物,也不是沉积构造特征。露头的宏观产状清晰地表明,“锥状菌层”是发育在湖滨砂岩的基座上和极浅的清水环境中的钙质菌类,因而内部无生物所特有的结构,阴极发光显微镜下为均一体。这一特殊物,应代表一次小的沉积间断事件和湖水性质转换的产物,菌类在氧化条件下生长,在还原条件下消亡。  相似文献   
142.
根据中太平洋柱样430的古地磁测量结果并结合柱样的岩性、生物地层学和同位素年代学的研究资料,讨论了钻孔所在海域的沉积史。结果表明,中新世中期至上新世早期(约距今1500—340万年)和晚第四纪末(约距今4万年)以采存在明显的沉积间断。在上新世晚期末至第四纪早期(约距今240—90万年)之间的沉积物中可能存在沉积间断。上述有关时期内出现的深海底侵蚀和沉积间断与地史时期南极底层环流形成和增强有关。作者认为古地磁应作为研究太平洋沉积间断的一种重要工具。  相似文献   
143.
本文介绍魁蚶间断升温育苗方法,从改善亲贝蓄养条件入手,促使亲贝快速成熟自然产卵,并进行洗卵。在幼虫培育时,加强营养,加大换水,及时筛选不同大小的幼虫分池培养。严格海上中间培育管理,使每立方水体出苗量达31万个(大小0.5cm),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44.
浙江长兴二叠系-三叠系界线层型剖面面临的新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成源 《地层学杂志》2008,32(2):221-226
长兴煤山P/T界线在27层中间,H.parvus带之上应为I.staeschei带,不是I.isarcica带。H.parvus带厚仅4cm,可能包括H.parvus和I.lobata两个化石带的时间间隔;界线层不仅高度浓缩,而且有硬底构造,缺失一些牙形刺分子,很可能在界线层中有小的沉积间断。  相似文献   
145.
孟德保  王尚彦 《湖南地质》1998,17(4):222-236
黔东湘西中晚寒武世处于碳酸盐台地和台缘斜坡两大相区,其顶底存在沉积间断,间断面特征表现为断土岩古风化壳,古岩溶角确岩化带,古喀斯特面等,横向具广泛的区域对比意义,表明它们的形成是受两次大规模海平面下降控制,从而厘定了事件界线。  相似文献   
146.
用杆系-层模型和Wilson-θ法,以及El Centro地震记录,分析不同高度和结构刚度特征值的断层剪力墙的框剪结构地震反应。设定可中断剪力墙的高度的条件,计算表明:可中断剪力墙高度的主要因素为上部框架的抗剪能力;随着刚度特征值的增加,可中断剪力墙的高度随之增加,给出了两者之间的表达式;结构高度对中断剪力墙高度的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47.
刘宁强  於崇文 《地学前缘》2009,16(4):320-325
为了解大吉山钨矿控矿断裂系统发展演化的复杂性,对采自江西省全南县大吉山钨矿不同深度的样品进行岩石声发射实验,表明岩石声发射事件序列特征明显,一般经历发生、平静和突发3个过程;矿区断裂系统的发生与发展演化具有崩塌 间断平衡的分形谱系结构,是极不连续的,其断裂过程的能量释放也是不连续的,随深度增加而变小,反映成矿作用发展过程。运用复杂性理论研究认为,断裂系统的发生与发展和成矿系统的演化具有相似的动力学特征,通过随机行为耦合而发生自组织、系统之间相互作用产生相干行为,进而达到协同同步化,跨越临界转变点,走向自组织临界性,二者均为成矿物质运动与时间、空间三者耦合与相互作用的结果。大吉山脉状钨矿的形成与控矿断裂系统的临界破裂及其串级崩塌 间歇平衡的分形生长有着紧密的联系,即大吉山脉状钨矿床成矿模式遵循广义的“五层楼”成矿模式。  相似文献   
148.
长江三峡地区上三叠统王龙滩组 ( 或须家河组)超覆在下三叠统嘉陵江组、中三叠统巴东组或上 三叠统九里岗组等不同时代的地层之上,两者间存在一明显的沉积间断面。如何理解该界面的性质和发生时限, 对于正确认识印支构造运动在该区的作用形式和过程具有关键作用。近年来,在长江三峡地区开展的基础地质 调查研究工作中,对该界面的地质特征进行了全面观察和研究,对其有了更深入的认识:上三叠统与下伏地层 间的沉积间断面以发育冲刷构造和残存少量风化壳为特征,沉积间断发生在卡尼期中后期至诺利期初期(约225~26.5Ma)。受印支运动影响,卡尼期中后期,地壳整体抬升,包括研究区在内的中扬子地区漫长的海相沉积 历史结束,原有沉积遭受风化剥蚀、地形夷平;卡尼期末期-诺利期初期,地壳抬升速率骤然加剧、地形相对 高差变大、河流回春,对下伏地层快速下切。这种下切作用横向变化较大,剥蚀程度差异明显,从而形成在不 大的范围内下伏地层从无明显缺失 (王龙滩组与九里岗组接触)至大量缺失(王龙滩组与嘉陵江组接触)这一 特殊地质现象。总的看来,该沉积间断界面兼具古暴露剥蚀面、冲刷侵蚀面和河流回春作用面 3种性质,是对 印支运动第3幕(研究区内印支运动主幕)的沉积响应。  相似文献   
149.
孙喆  杨琰  施强  张萍  梁沙  张娜  刘肖  聂旭东  彭涛 《沉积学报》2017,35(1):93-101
岩溶洞穴次生沉积物--石笋因其独有的高精度测年和高分辨率记录的优势已越来越成为过去全球变化研究中重要的支柱。进行洞穴碳酸盐沉积机理研究对于理解石笋沉积速率,结晶形态、准确解译气候替代指标和现代洞穴合理保护具有重要意义。以我国南北交汇带亚洲季风敏感区河南鸡冠洞为例,通过对2010-2015年连续6个水文年对鸡冠洞滴水和碳酸盐沉积的监测发现:①洞内滴水水化学指标与沉积速率表现出很好的一致性,雨季大气降水增加,气温升高,生物活动加强,土壤CO2含量增加,滴水滴速、Ca2+、HCO3-、电导率(EC)和沉积速率同时增加,旱季反之;洞内CO2对方解石沉积的抑制作用被滴水饱和度掩盖。②受2012-2013年年降雨量显著减少的影响,水岩作用减弱,2014年滴水饱和度降至最低,出现为期一年的沉积间断,直至2014年下半年降水增加,于11月重新接收到方解石沉积。③自2013年下半年开始,受人为淋滤洞穴影响,滴水NO3-上升数十倍,模拟实验显示其对CaCO3溶解的能力较之前提高约60%,表明NO3-对方解石沉积存在抑制作用,这可能是个别月份滴水饱和度高却没有回收到CaCO3沉积的原因,建议景区在进行补水的同时要考虑水质对岩溶作用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0.
本文探讨广西古岩溶期序及各期古岩溶发育特征。以构造运动名称命名,将广西古岩溶划分为:郁南—广西、柳江、黔桂、东吴、苏皖、印支等六个古岩溶期。它门的共同特点是:都保留有完好的古剥蚀面;剥蚀面上岩溶现象明显;其上沉积有剥蚀期的典型堆积物,诸如铝土岩(矿)、砾岩或砂砾岩等。其主要不同点是:剥蚀面下古岩溶发育强度和古溶洞层厚度有差异;溶洞充填物不同:剥蚀面的起伏高度相差较大,除印支期古剥蚀面起伏较大具古潜山性质外,其余各期古剥蚀面起伏都较小。古地形多属波状平原性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