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3篇
  免费   25篇
  国内免费   105篇
测绘学   13篇
大气科学   1篇
地球物理   6篇
地质学   264篇
海洋学   13篇
天文学   7篇
综合类   13篇
自然地理   6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3篇
  1982年   2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为探究"矿物膜"中半导体矿物与光合色素间的日光响应协同作用,对采自安徽潜山市郊的"矿物膜"样品进行了矿物组成和色素组成分析。同步辐射X射线粉末衍射测定表明,样品富含锐钛矿、赤铁矿等半导体矿物;拉曼光谱证实其中存在地表广泛分布的光合色素:β-胡萝卜素。在此基础上开展锐钛矿-β-胡萝卜素协同增强日光响应模拟实验。合成锐钛矿电极并对其进行系统的矿物学表征,紫外-可见漫反射吸收谱计算其禁带宽度约为3.07 eV;莫特-肖特基计算得到的平带电位约为-0.16 V,载流子浓度约为3.25×1026 cm-3;光电化学测试结果显示其具有一定可见光光电转化能力。经β-胡萝卜素敏化处理后,锐钛矿电极平均光电流密度提升了400%,在425~550 nm间光吸收值提高,该波段位于日光辐射能量集中的波长范围内,且与β-胡萝卜素吸收范围吻合,表明二者间存在日光吸收及光电响应协同增强作用。  相似文献   
132.
探讨了底苏和大梁子铅锌矿床闪锌矿的微量元素标型特征及其意义。研究结果认为底苏、大梁子铅锌矿床属沉积改造层控矿床,其成矿温度为中低温。  相似文献   
133.
The Gol-e-Zard Zn-Pb deposit is one of several sediment-hosted Zn-Pb deposits found in the central part of the Sanadaj-Sirjan Zone, known as the Isfahan-Malayer belt, western Iran. Mineralization occurs in Upper Triassic to Jurassic phyllites and meta-sandstones. Sphalerite and galena are the most abundant metallic ores, with minor chalcopyrite. Calcite and quartz are the main gangue minerals. Fissure filling, replacement textures and especially mineralized faults, suggest an epigenetic stage in the Gol-e-Zard deposit formation. Geochemical studies of mineralized rocks show high concentrations of Zn, Pb and Cu,(Zn and Pb 〉 10000 ppm and Cu average 3000 ppm). LREE enrichment(LREE〉HREE, La/Lu average 1.44) and positive Eu anomalies(Eu/Eu*〉1 average 1.67) indicate reducing conditions during the deposition of deposit. However, some samples do not display negative Ce anomalies, which indicate that localized oxidizing conditions are also present. This study indicates that the Gol-e-Zard deposit formed due to circulating hydrothermal fluids in a marine environment. A SEDEX-type genesis, which is defined by circulating hydrothermal fluids through sediments in a marine environment, and syngenetic precipitation of Zn and Pb sulphides, is suggested for the Gol-e-Zard deposit. Emplacement of some granitoid intrusions such as the Aligudarz granitoid intrusion remobilized mineralizing fluids and metamorphosed the Gol-e-Zard deposit.  相似文献   
134.
金厂河铁铜铅锌多金属矿床位于保山地块北部、NS向保山-施甸复背斜与NNW向澜沧江断裂锐角交汇部位的南部。矿体呈层状、似层状产于寒武系核桃坪组金厂河背斜的层间裂隙中,受NW向、NE向断裂交汇处的控制。选取闪锌矿及其共生的方铅矿、黄铜矿、石英样品,应用Rb-Sr同位素测年方法,获得闪锌矿等时线年龄为(118.9±5.9)Ma,闪锌矿+方铅矿等时线年龄为(119.3±1.7)Ma,闪锌矿+黄铜矿等时线年龄为(120.3±5.1)Ma,闪锌矿+石英等时线年龄为(117.0±2.4)Ma,闪锌矿+方铅矿+石英等时线年龄为(118.7±1.5)Ma,闪锌矿+方铅矿+黄铜矿等时线年龄为(119.6±1.6)Ma,闪锌矿+方铅矿+黄铜矿+石英等时线年龄为(118.9±1.4)Ma。Rb-Sr定年结果表明,金厂河铁铜铅锌多金属矿床的成矿时代为117~120 Ma,为早白垩世。热液矿物组合的(87Sr/86Sr)i平均值为0.713 885,与保山地块内志本山岩体的(87Sr/86Sr)i值接近,指示其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地壳,成矿作用与保山地块内燕山晚期花岗岩岩浆活动有关,结合矿区重力负异常特点,推测矿区内存在隐伏的中-酸性岩体。通过地球动力学背景探讨,认为该矿床的形成可能是对中特提斯洋闭合过程中腾冲地块与保山地块碰撞造山作用的响应,与地块内部受碰撞影响而导致地壳深熔所产生的岩浆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135.
川滇黔交界地区是我国重要的铅锌矿产地,云南省鲁甸县乐红铅锌矿床是区内近年来探获的又一大型MVT型铅锌矿床。本文通过乐红铅锌矿床闪锌矿Rb-Sr测年获得等时线年龄为200.9±8.3 Ma,显示成矿作用发生于印支晚期。闪锌矿初始锶同位素比值特征指示了成矿金属物质为壳源,主要来自于基底地层和沉积盖层。矿床金属硫化物硫同位素特征表明乐红铅锌矿床硫源为海水硫酸盐,还原硫可能是海水硫酸盐经过热化学还原作用(TSR)而来。结合矿床地质特征与区内铅锌矿成矿地质背景,认为乐红铅锌矿床可能是在印支晚期华南板块与印支板块拼合造山作用下,引起成矿流体运移,进而在容矿构造内沉淀成矿的结果。  相似文献   
136.
窄线宽激光器是光钟的核心部件,也是原子光精密测量的关键仪器。利用参考腔的功率反射率和功率透射率与损耗的关系给出了窄线宽激光器系统稳频中腔镜损耗的理论表达式。对腔镜的实际反射率与损耗进行了实验测量和计算。实验结果表明,优化模式匹配效率,可以进一步减小腔镜损耗。更重要的是,腔镜损耗的优化有助于提高稳频的锁定质量。  相似文献   
137.
近十年来,在国家973项目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资助下,我们一直致力于无机界矿物及其与有机界生物交叉方向上的环境效应基础研究。尤其在矿物与微生物交互作用方式上,继微生物形成矿物作用、微生物分解矿物作用和微生物转  相似文献   
138.
王鑫  李艳  鲁安怀  王长秋 《矿物学报》2012,(Z1):175-176
自然界中部分金属氧化物与金属硫化物矿物具有天然半导体特性(鲁安怀,2003)。在地表系统中,这些矿物的半导体特性可将太阳光能转化为微生物所能利用的化学能,从而促进非光合微生物的生长代谢(Lu等,2012)。已有研究表明通  相似文献   
139.
显微红外测温是利用红外显微镜研究不透明半透明矿物的流体包裹体丰度和分布特征,并与冷热台相结合进行流体包裹体显微测温分析的一种有效的新技术。云南会泽超大型富锗银铅锌矿床是分布于川滇黔接壤区典型的会泽型(HZT)铅锌矿床。本文以该矿床的闪锌矿、方解石流体包裹体为例,应用显微红外测温技术发现闪锌矿中发育大量流体包裹体,按其相态可分为6类:纯气相(V)、富液相气液两相(L+V)、富气相气液两相(L+V)、纯液相(L)、含子矿物三相(L+V+S)、含CO2三相(LCO2+LH2O+VCO2)包裹体,而在热液方解石中仅发现富液相气液两相(L+V)、纯液相(L)包裹体。闪锌矿中的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集中在2个区间:150~221℃和320~364℃;而盐度变化范围较大,主要集中于3个区间:12.0%~18.0%、5.0%~11.0%、1.1%~5.0%。不同世代闪锌矿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大致反映成矿流体演化的全过程,而方解石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主要反映成矿流体演化的中晚阶段,而且与脉石矿物(方解石)共生的闪锌矿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也高于方解石包裹体均一温度;反映了闪锌矿流体包裹体较方解石更能反映成矿流体的信息,进一步揭示从早成矿阶段到晚成矿阶段,成矿流体大致经历了中高温-中盐度→中低温-中盐度→中低温-中低盐度的演化过程。通过压力校正后的流体包裹体捕获温度反映了早成矿阶段成矿流体呈中高温,进一步证实了该矿床并非低温矿床。通过矿床对比研究,不仅反映了该矿床明显不同于典型的MVT铅锌矿床,而且表明了显微红外测温技术为该类矿床成矿流体p-T-x条件及矿床成因的研究提供了新方法与途径,并将在金属矿床成矿流体的研究领域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0.
MVT型矿床中闪锌矿结晶的Liesegang环带模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六方晶系方解石被闪锌矿所交代的假设基础上, 用反应扩散方程建立了六方晶系CNN动力学模拟系统, 模拟了闪锌矿的Liesegang环带结构和矿物晶体中结晶颗粒半径分布.结果表明随着交代作用自外向内的减弱, 闪锌矿矿化强度逐渐减弱, 闪锌矿Fe/Zn比呈振荡变化形成Liesegang环带结构, 并且闪锌矿结晶颗粒半径逐渐减小, 最大结晶颗粒半径与边界的距离服从幂律分布(分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