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22篇
  免费   508篇
  国内免费   904篇
测绘学   278篇
大气科学   104篇
地球物理   288篇
地质学   2343篇
海洋学   320篇
天文学   169篇
综合类   219篇
自然地理   113篇
  2024年   32篇
  2023年   117篇
  2022年   145篇
  2021年   145篇
  2020年   123篇
  2019年   133篇
  2018年   124篇
  2017年   135篇
  2016年   128篇
  2015年   155篇
  2014年   238篇
  2013年   184篇
  2012年   190篇
  2011年   208篇
  2010年   172篇
  2009年   136篇
  2008年   137篇
  2007年   120篇
  2006年   122篇
  2005年   124篇
  2004年   83篇
  2003年   95篇
  2002年   72篇
  2001年   77篇
  2000年   69篇
  1999年   75篇
  1998年   78篇
  1997年   52篇
  1996年   54篇
  1995年   52篇
  1994年   40篇
  1993年   37篇
  1992年   52篇
  1991年   24篇
  1990年   33篇
  1989年   22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12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3篇
  1978年   2篇
  1948年   1篇
  1942年   1篇
  1933年   2篇
  1924年   1篇
  192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5 毫秒
991.
山区坡谱信息熵与水土流失地形因子关系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当前以县域为统计单元的坡谱研究较少,且难以满足区域尺度上水土流失地形因子指标的选取等问题,该文采用数字地形分析方法提取山区各县域的坡谱和坡长坡度因子(LS因子),并探讨坡谱信息熵与LS因子之间的关系。实验表明:地貌的差异决定了各县域坡谱曲线的差异,具体可分为L型、S型和钟型。坡谱信息熵变化范围为1.709~2.667nat,反映了地形起伏由平缓到强烈的变化趋势;LS因子平均值介于2.72~18.61之间,在一定程度上表征土壤流失量的大小。坡谱信息熵与LS因子关系拟合良好(R2=0.963 6,P0.05),结论可为坡谱信息熵在区域水土流失地形因子的建立及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92.
基于长时间序列的Landsat TM/OLI数据,以10年为间隔,对1987—2017年呼伦湖的水体面积进行了动态监测和变化分析,并从人为因素和自然因素两方面分析了该湖面积变化的原因。  相似文献   
993.
994.
995.
【目的】探索富硒长茎葡萄蕨藻(Caulerpalentillifera)的培养条件。【方法】以亚硒酸钠(Na_2SeO_3)为硒源,采用单因素实验,研究不同硒浓度对长茎葡萄蕨藻的生长、光合色素和硒富集量的影响,通过正交实验,找出适宜长茎葡萄蕨藻富硒的最佳温度、照度和氮磷比组合条件。【结果】在亚硒酸钠0、0.5、1.0、2.0、4.0、8.0mg/L条件下,随亚硒酸钠添加量增加,藻体硒质量分数(干基)从1.70μg/g增加至50.10μg/g,且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亚硒酸钠添加量2.0 mg/L时,藻体硒质量分数达到11.7μg/g;添加量大于2.0 mg/L时,显著抑制藻体的生长(P<0.05),藻体叶绿素a和叶绿素b含量显著性降低(P<0.05);添加量低于2.0 mg/L时,藻体的生长、叶绿素a和叶绿素b含量均无显著性差异;类胡萝卜素含量各组间无明显变化。在培养液亚硒酸钠质量浓度为2.0 mg/L的条件下,藻体最适的生长条件组合是温度28℃、照度2 000 lx、氮磷比10∶1,藻体的最优富硒条件是温度24℃、照度2 000 lx、氮磷比8∶1。【结论】长茎葡萄蕨藻在开发含硒安全性功能海藻食品方面有较大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996.
【目的】阐明长茎葡萄蕨藻对无机碳的利用方式。【方法】运用pH漂移技术,探索藻体质量、藻体部位、照度和海水体积对长茎葡萄蕨藻(Caulerpa lentillifera)的pH补偿点的影响,并研究在3种不同温度(20、25、30℃)下,乙酰唑胺(AZ)、乙氧苯丙噻唑磺胺(EZ)、4,4′-二异硫氰基芪2,2′-二磺酸(DIDS)、钒酸盐(Van)4种抑制剂对长茎葡萄蕨藻无机碳的利用影响。【结果】藻体质量、藻体部位、照度和海水体积对长茎葡萄蕨藻的pH补偿点均无显著性影响(P>0.05),在一定范围内藻体质量或照度越大,达到pH补偿点时间越短,且pH补偿点均大于9。20℃下各抑制剂的抑制作用最大,其次为30℃,25℃最小,但3种温度下各抑制剂的抑制率无显著差别(P> 0.05)。4种抑制剂中DIDS对长茎葡萄蕨藻pH补偿点和无机碳利用均无显著影响(P> 0.05),剩余3种抑制剂的抑制作用依次为EZ>AZ>Van。【结论】藻体质量、藻体部位、照度和海水体积对长茎葡萄蕨藻pH补偿点无影响。温度对长茎葡萄蕨藻吸收利用无机碳没有明显影响。长茎葡萄蕨藻能利用HCO_3^-作为无机碳源进行光合作用。  相似文献   
997.
建立了一种科研用室内珊瑚养殖中新生长珊瑚培植方法,解决了养殖珊瑚中新生长珊瑚样品的培植和采集问题。按照所改进的珊瑚养殖技术和建立的新生长珊瑚培植方法,完成了在不同海水pH值环境下的珊瑚养殖实验,同时达到对养殖中研究参数控制的简化和有效的目的。测定了在养殖过程中各水化学参数的变化,获得了新生长的珊瑚样品,为利用硼同位素组成指示海洋环境的变化提供载体。  相似文献   
998.
不同种群结构或种群分布的空间异质性是导致模型错误的一个重要因素,并在渔业资源评估中对参数估计有重要影响。本文根据状态相关的洄游率与区域相关的捕捞死亡率,利用合成模型,模拟了印度洋长鳍金枪鱼年龄空间结构的异质性,并生成了资源评估数据。基于这些数据,本文研究了用于空间异质资源评估模型的不同空间配置、选择曲线及CPUE(Catch Per Unit Effort)使用场景的表现。本文结果表明:(1) 尽管同操作模型一致的空间动态配置能在所有模拟场景中对相对产卵生物量、相对死亡系数、最大可持续产量提供准确、无偏估计,但若由于知识与数据限制,使空间动态配置与操作模型不一致,则其表现可能相当差;(2) 对于空间配置,边界划分必须正确,但对于非空间配置,不管边界划分正确与否,只要划分的区域能合理反映现场数据的变化,并能通过增加空间参考参数从而能有效减少忽略空间结构的影响即为合理;(3) 尽管区域作为渔业的方法及灵活的时变选择曲线是一个较好备选方法,可用于解决空间结构问题,但这些方法并不能完全消除由空间结构而引起模型错误导致的影响,从而使模型的参数估计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相同评估模型不同参数的估计质量不一致、相同评估配置的评估质量在不同模拟场景下存在很大的差异;(4) 尽管采用多个CPUE指数一般可以避免最差的参数估计,但没有更好的选择或生成CPUE指数的方法可以用于显著提高资源评估质量,因为忽略空间结构将导致所有资源评估模型预测的CPUE所包含的信息通常不同于观测的CPUE。对比不同建模者的模型配置的评估结果,除了与操作模型完全匹配的空间配置外,其他模型配置的表现均与具体案例有关。从这个意义上讲,本文研究结果不仅对当前印度洋长鳍金枪鱼资源评估有益,也将增加对空间结构配置效果的理解。  相似文献   
999.
长棘海星的暴发及其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有效控制长棘海星暴发,保护珊瑚礁生态系统,文章概述长棘海星的生物特征以及暴发周期、破坏程度和暴发原因,同时基于对我国西沙群岛海域的相关调查和分析,提出防治措施。研究结果表明:长棘海星的主要食物为造礁石珊瑚,具有个体大、数量多和生长快等特点,其暴发严重破坏珊瑚礁生态系统;我国西沙群岛盘石屿海域存在长棘海星暴发的迹象,主要原因包括台风过境、全球变暖和天敌减少等;可综合采取投放天敌、人工清理以及跟踪监测和预警等措施,加强对长棘海星的防治。  相似文献   
1000.
鄂尔多斯盆地安塞地区长7段页岩油资源潜力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鄂尔多斯盆地安塞地区三叠系延长组长7段油页岩在西南部较为发育,厚度可达到10m以上,氯仿沥青"A"平均值达到0.87%,具备形成页岩油的地质基础。利用CT扫描电镜技术、核磁共振等技术对长7段油页岩储集空间及储集性能进行定量表征,揭示纳米级黏土颗粒片状孔隙是长7段页岩油的主要孔隙类型,平均有效孔隙度4.86%,平均含油饱和度为44.63%。安塞地区长7段具有页岩油赋存与聚集成藏的物质基础,大规模分布的黑色油页岩、良好的储集空间和充足的烃类,原油黏度低、油页岩可压裂性好、高角度裂缝发育等有利于页岩油在纳米级孔喉中流动和开采,预测资源潜力达到4.42×10~8 m~3,并指出了水平井+体积压裂提高单井产量的攻关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