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6篇
  免费   30篇
  国内免费   83篇
测绘学   2篇
地球物理   19篇
地质学   269篇
海洋学   6篇
综合类   12篇
自然地理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17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51年   2篇
  1950年   1篇
  194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59 毫秒
301.
刘奎峰 《地球》2012,(3):29-30
相传在距今2000多年前的春秋时期,楚国有一位名叫卞和的人在山中采到一块被矿石包着的宝石,那时候叫做玉璞。他便拿去献给楚厉王,但昏君不识宝玉,他让玉匠看,玉匠说只是一块普通的石头,厉王以欺君之罪砍断了卞和的左脚。厉王死后,卞和又将此璞献给继位的楚武王,他又受到同样的酷刑,被砍去右脚。到公元前689年,楚武王死后,  相似文献   
302.
本文选择同属一个紫苏辉石堇青石花岗岩套,定位深度不同的花岗质岩石中的长石,通过偏光显微镜、费氏台测定和X光分析等于段进行研究、对比,得出结论为:随着岩石定位由深至浅(由混合花岗岩→深成花岗岩→浅成花岗岩→花岗斑岩),斜长石牌号增高,环带趋于发育,简单双晶和复合双晶比例增大,有序度减小(δ:0.9→0.3,Iss:1→0.1),残余成因的比例减少。钾长石中or分子减少,三斜度、有序度降低(S_T:0.88→0,△:1→0.22),由最大微斜长石→正长石;钾长石和斜长石的平衡温度升高,由720℃→800℃。证实了通过长石的研究可以判断花岗岩形成的条件。文章还对花岗岩中长石有序度和三斜度的决定因素,以及长石的研究方法等问题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303.
孙学通  姚慧 《新疆地质》2005,23(1):50-54
湖南新晃县应溪重晶石矿床赋存于贡溪复式向斜的早寒武世牛蹄塘组黑色页岩中,该向斜断层复杂.电子探针分析表明:矿石与围岩都含有钡长石.矿石与围岩的微量元素研究表明:Mo、V、Pb等微量元素强烈富集而大离子与高场强元素含量很低;矿石样品中U/Th比值大于1;矿床围岩稀土元素具有明显的正Eu异常.这些特征揭示该矿床是热水沉积型矿床.研究结果表明:断层为成矿热液提供了上涌通道;上升热液为矿床提供了钡离子,海水提供了硫酸根离子.在氧化条件下,钡离子与硫酸盐离子结合形成了重晶石矿床.  相似文献   
304.
无机界矿物天然自净化功能之矿物超微孔道效应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孔径在0.3~2.0nm范围内的矿物结构孔道属于通常意义上的微孔道,如天然锰钾矿结构中由Mn—O八面体构建并由K等充填其中的微孔道,类似于大家熟知的沸石中由Si—O和Al—O四面体所构建并由Na和Ca充填其中的微孔道,往往具有分子筛功能。本文重点提出孔径在0.3nm以下的天然矿物结构孔道为超微孔道。由于无机离子包括水分子均小于0.3nm,自然界中大多数无机矿物超微结构孔道能成为地球物质发生离子交换的场所而表现出离子筛功能。长期以来人们并没有把约占地壳质量一半以上的长石矿物归类为孔道结构矿物,主要归咎于其孔径过于微小,有关长石孔道离子交换效应更没有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无论是在高温条件下,还是在低温条件下,长石矿物都能表现出一定的离子交换性,具有明显的孔道结构矿物特征。在高温条件下Na 与钾长石发生离子交换反应,能形成Na2O含量达15.9%的钠长石。在中温条件下Pb2 与钾长石发生离子交换反应,能生成铅长石物相。在常温条件下Cd2 与钾长石发生离子交换反应,能生成镉长石物相。长石矿物所体现出的良好的超微孔道效应,在对重金属污染物无害化处理包括核废料安全性处置领域具有潜在应用价值。天然矿物超微孔道在地球物质迁移与交换过程中一直发挥着鲜为人知的独特作用。极少数天然矿物微孔道分子筛效应孕育有净化分子型气体污染物的作用,而大多数天然矿物超微孔道离子筛效应却孕育有净化离子型水体污染物的作用。  相似文献   
305.
长石与Pb(NO_3)_2粉末在380℃条件下反应48h的产物进行XRD分析,显示出现了d值分别为6.54、3.42、3.32、3.27,2.57的铅长石的5个特征峰。XPS分析表明Pb4f7/2在长石矿物中的结合能为138.39~138.44eV。实验证明Pb2 与长石结构中的碱性或碱土性离子发生了离子交换反应,生成了铅长石。  相似文献   
306.
徐桂林  石晓兰 《华北地质》2005,28(3):160-167
冯昌金矿区位于河北省武安市东北部。利用重砂、水系沉积物测量和土壤地球化学找矿方法,通过对武安冯昌一带系统扫面和重点加密工作和1:1000比例尺填图,找到十余处含金蚀变矿化带。根据探槽取样分析数据圈定出5个金矿体。矿体产于闪长(玢)岩外围的三叠系长石砂岩破碎带中,褐铁矿化是地表的找矿标志。该类金矿是河北省金矿类型中少见的一种较特殊的类型,对其深入探讨和研究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找矿意义。  相似文献   
307.
福建碧田金银铜矿床冰长石的^40Ar/^39Ar年龄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刘晓东  华仁民 《地质论评》2005,51(2):151-155
采用40Ar/39Ar快中子活化年代学方法对采自碧田金银铜矿床的冰长石进行了年龄测定.结果表明,冰长石年龄为91.47土0.39Ma,代表了碧田矿床金-银矿化的形成时代.作为紫金山-碧田地区大规模铜金(银)矿化作用冰长石-绢云母型浅成低温热液贵金属矿床的典型代表,碧田矿床成矿年龄的确定,为本区不同类型铜金(银)矿床时空关系和成因机制的探讨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相似文献   
308.
李娟  何同 《高校地质学报》2021,27(3):366-374
文章采用了新型自动矿物相识别技术(INCA Mineral)对中国北方10个沙漠盆地以及蒙古戈壁沉积物的碎屑长石开展了矿物定量研究。钾长石/钠长石和钙质斜长石/石英的比值指示了沙漠沉积物的长石矿物含量特征,表现出显著的地球化学区域分布特证。沿着青藏高原北部边缘分布的塔克拉玛干、柴达木、腾格里、巴丹吉林与毛乌素沙漠的沉积物中两种长石矿物比值均较低;中亚造山带以北的古尔班通古特、蒙古戈壁、浑善达克、呼伦贝尔和科尔沁沙漠的沉积物中两种长石矿物指标均具有较高值。长石矿物含量特征揭示的“两单元”区域分布结果,可以由过去采用Nd-Sr-Hf同位素示踪结果来验证。东亚沙漠长石含量的二元空间分布特征,支持了构造成山控制盆地沉积物矿物成分的假说。黄土高原末次冰期黄土的长石含量特征,与青藏高原北缘的长石分布特征一致,该区域可能是末次冰期黄土高原物质的主要来源,但也并不排除中亚造山带物质通过远距离搬运传输对末次冰期风尘的贡献。  相似文献   
309.
文章采用扫描电镜、红外光谱、拉曼光谱、粒度分析等方法对浙江台州大港湾滨海沉积物中的胶结壳有孔虫亚洲波斯基砂虫(Polskiammina asiatica)和抱球砂抱球虫(Ammoglobigerina globigeriniformis)的壳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两种有孔虫壳壁具有相似的物质组成,主要包括矿物颗粒、有机外膜、有机内壁衬层、覆盖矿物的有机膜和连接矿物的丝状有机质。构筑壳壁的矿物主要有石英、长石和高岭石,有机物主要为酸性糖蛋白和脂肪。两种有孔虫倾向于选取沉积物中粒径较小的矿物,矿物粒径分布范围较小。壳壁中长石集中分布于有孔虫中心和外壁,很少出现于房室之间的隔板中。分析认为,壳壁曲率和矿物成分制约了长石的特异性分布,而长石的特异性分布有利于提高壳壁稳定性和有孔虫对能量及营养元素的获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