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027篇 |
免费 | 355篇 |
国内免费 | 464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175篇 |
大气科学 | 326篇 |
地球物理 | 248篇 |
地质学 | 1104篇 |
海洋学 | 320篇 |
天文学 | 1篇 |
综合类 | 136篇 |
自然地理 | 536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8篇 |
2023年 | 91篇 |
2022年 | 99篇 |
2021年 | 99篇 |
2020年 | 89篇 |
2019年 | 84篇 |
2018年 | 69篇 |
2017年 | 79篇 |
2016年 | 73篇 |
2015年 | 80篇 |
2014年 | 126篇 |
2013年 | 86篇 |
2012年 | 116篇 |
2011年 | 114篇 |
2010年 | 123篇 |
2009年 | 101篇 |
2008年 | 127篇 |
2007年 | 139篇 |
2006年 | 133篇 |
2005年 | 94篇 |
2004年 | 93篇 |
2003年 | 106篇 |
2002年 | 99篇 |
2001年 | 78篇 |
2000年 | 68篇 |
1999年 | 67篇 |
1998年 | 61篇 |
1997年 | 45篇 |
1996年 | 43篇 |
1995年 | 39篇 |
1994年 | 35篇 |
1993年 | 29篇 |
1992年 | 28篇 |
1991年 | 46篇 |
1990年 | 27篇 |
1989年 | 16篇 |
1988年 | 3篇 |
1987年 | 3篇 |
1986年 | 2篇 |
1984年 | 1篇 |
1983年 | 3篇 |
1981年 | 1篇 |
1979年 | 2篇 |
1937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8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长江河口径流与盐度的谱分析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根据大通水文站的流量和引水船站的盐度系列资料,应用谱分析方法研究长江口径流、盐度的变化规律及两者的相互关系.分析表明,长江口径流存在4~8a,2~3a,1.5a,1a,30~60d及20d的及化周期;盐度存在5~10a,2~3a,1.5a,1a,0.5a,40~50d,26~30d,14~15d7~8d及3.5d的变化周期.径流和盐度的谱结构在各水文年基本一致,均以1a周期变化占优势,但盐度谱结构在高频部分较径流的谱结构具有更大的振荡.盐度与流量的5~10a,2~3a,1.5a,1a的周期振动上存在高相关.径流对盐度变化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低频部分.在低频变化中表现为盐度变化滞后于径流变化,在高频带呈同步变化. 相似文献
42.
三峡库区巫山县新城址王家屋场滑坡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巫山县新城址的地质问题是当前工程地质界关注和争议的焦点,也是库区具有普遍性的问题。王家屋场滑坡是一个具有独特性的滑坡,它的发育具有特殊的区域地质构造和地貌环境。文中详细阐述了滑坡本身的地貌和岩体结构特点,分析得出滑坡经历了先期滑动和后期改造的复杂过程,先期滑动具有多次滑动性,后期改造作用不亚于先期滑坡作用,岩溶溶蚀作用自始至终是滑坡的主导作用,构造破碎为溶蚀作用提供了条件。目前滑坡在整体上是稳定的 相似文献
43.
加快绿色技术城际流动,使更多城市能够共享绿色技术,不仅是践行绿色发展战略、实现双碳目标的关键举措,也是促进要素跨区域流动、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关键抓手。论文通过城际绿色专利转让刻画城际绿色技术流动,分析了2001—2020年长江经济带城际绿色技术流动的时空发展动态,并构建回归模型从技术集聚的视角研究了绿色技术流动的减排效应。研究发现:(1)长江经济带域内绿色技术流动主要由长三角地区主导,绿色技术跨区域流动不畅,跨区域绿色技术扩散经历了“随机流动→向长三角集聚→混流型”的发展路径;(2)长江经济带—全国绿色技术扩散活动高度集聚在长三角地区,成渝地区逐渐崛起,京津地区和珠三角地区则是长江经济带绿色技术流动的主要合作伙伴,因而形成了以京津、长三角、珠三角、成渝地区为枢纽的菱形网络;(3)回归结果表明,城市从外部获取绿色技术带来的本地减排效应存在规模门槛效应,即城市从外部获取的绿色技术达到一定规模后才能实现本地碳减排。文章揭示了长江经济带绿色技术流动与碳排放间的关系,对“双碳”背景下优化长江经济带区域绿色协同发展战略具有一定启示。 相似文献
44.
45.
为解决上海日益增长的用水需求, 保障淡水资源安全, 需要建设长江河口避咸蓄淡特大型水库。本文应用改进的三维长江河口盐水入侵数值模式, 采用2007和2008年10个水文站盐度资料对模式进行验证, 计算青草沙水库最长不宜取水天数。本文以径流量特枯的1978—1979年作为水文计算年, 考虑三峡工程、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和沿江引排水对大通实测逐日径流量的修正, 考虑潮汐、风应力和混合等作用。根据2003年地形计算得出青草沙水库的最长连续不宜取水天数为68天, 这个水库设计的重要参数已在水库建设中采用。根据2008年地形计算得出青草沙水库的最长连续不宜取水天数为54天, 已被水库调度采用。2003年至2008年北支上段河势发生了明显变化, 导致北支盐水倒灌减弱, 因此这期间的最长不宜取水天数减少。 相似文献
46.
1999年与2006年间夏季长江冲淡水变化动力因素的初步分析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根据径流量,1999年和2006年夏季的长江分别处于显著洪季和旱季.此期间的月平均风向也有显著区别.根据同期的海洋现场观测:相对1999年8月,2006年同期的长江口以东、以南毗邻水域表层盐度显著较高,而在长江口东北部海域则相对偏低;长江口附近海域的底层盐度有所偏高,但在浙江中南部沿海底层盐度则相对偏低.利用Regional Ocean Modelling Systems数值模式,对1999年和2006年实际的径流量、风场和黑潮及其分支变化等3个因素对长江冲淡水扩展的影响进行了一系列模拟试验和对比.对比试验表明:相对1999年8月,2006年夏季长江流量大幅度减小是长江口毗邻海域表层盐度升高的主要原因;风场是导致长江冲淡水相对偏北,并使长江口北部出现表层盐度负异常的主要因素;黑潮及其分支在东海北部入侵相对增强、在东海南部入侵相对减弱,使长江口南部表层盐度正异常海域扩大,并促使长江淡水向江口北部扩散增强、而向东部扩散减弱.长江口毗邻海域环流和水团的变化可能对夏季低氧区位置变化产生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47.
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基于2008—2020年省级面板数据,分析长江经济带科技创新、经济增长、生态效益三大系统的耦合协调及综合发展水平。结果表明:长江经济带综合发展水平及三大系统耦合协调度均呈现上升趋势,并先后经历由经济增长主导和科技创新主导发展的阶段,科技创新与经济增长耦合协调发展是三大系统耦合协调度提升的最大拉动力。经济带各省份综合发展水平与耦合协调度之间呈现出一定的相关性,耦合协调度较高的下游地区省份发展水平始终领先于上、中游地区省份。必须坚持生态优先发展原则,保持科技、经济与生态三大系统及各区域均衡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48.
1995年 3月至 1 996年 6月作者在长江水系的江西鄱阳湖区从鲶体内采得鲶恒河绦虫。本种国内记载见于陈燕[1 ] 采自黑龙江和乌苏里江的鲶、杂种鲶 ,此外未见关于本种的其它报道。现将长江水系鲶恒河绦虫记述如下。本项工作是作者在中山大学工作期间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当时为了弄清我国长江鱼类寄生绦虫的种群及其生物多样性 ,同时也是为了在山峡工程前争取尽力收集多一些我国第一大江的鱼类寄生绦虫的本底资料。1 材料与方法作者到采集地市场购买到鲶鱼后 ,立即剖检 ,解剖肠道 ,仔细检查是否有绦虫。此法共查 1 0 5条鲶鱼 ,从其… 相似文献
49.
三峡库区涉水滑坡主要影响因素是水位和降雨量,也是库区滑坡体失稳的主要影响因素和诱发因素。库区每年重复着水位升降不利于滑坡的稳定,而降雨特别是大强度的降雨也诱发产生滑坡。当水位波动遇到降雨,出现工况叠加,滑坡将加剧。因此,有必要对影响滑坡变形的主导因素进行了解分析。2016年6月三峡库区全面展开了自动化监测,使得数据统计方便可靠。本文采用滑坡变形速率、降雨量、库水位变化、最大水位变化速率、淹没程度,运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对涉水滑坡进行了计算分析。水位下降阶段,文中土质滑坡变形受库水位影响最大。水位上升阶段,该土质滑坡上部变形受降雨影响最大,下部受水位影响最大。文中岩质滑坡总是受库水位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50.
2020年,长江三峡地区年平均气温17.2℃,接近常年;年平均降水量1530.8毫米,偏多29%,为1961年以来第二多,仅次于1998年.6月,7月降水量及年平均暴雨日数均为1961年以来第二多.平均风速较常年偏大;相对湿度略偏高;各月均无酸雨出现,近十余年酸雨强度呈现明显减弱趋势.2020年,三峡地区夏季暴雨洪涝灾...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