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52篇
  免费   898篇
  国内免费   2037篇
测绘学   174篇
大气科学   1427篇
地球物理   843篇
地质学   3022篇
海洋学   601篇
天文学   57篇
综合类   230篇
自然地理   433篇
  2024年   62篇
  2023年   158篇
  2022年   213篇
  2021年   212篇
  2020年   208篇
  2019年   267篇
  2018年   221篇
  2017年   210篇
  2016年   232篇
  2015年   248篇
  2014年   329篇
  2013年   288篇
  2012年   310篇
  2011年   309篇
  2010年   288篇
  2009年   270篇
  2008年   289篇
  2007年   267篇
  2006年   224篇
  2005年   228篇
  2004年   178篇
  2003年   192篇
  2002年   154篇
  2001年   171篇
  2000年   142篇
  1999年   112篇
  1998年   124篇
  1997年   134篇
  1996年   131篇
  1995年   113篇
  1994年   91篇
  1993年   77篇
  1992年   79篇
  1991年   54篇
  1990年   65篇
  1989年   49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12篇
  1984年   9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6篇
  1979年   6篇
  1977年   2篇
  1962年   2篇
  1955年   2篇
  1954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工程地质学报》2004,12(Z1):249-251
膨胀土作为一种特殊土,其工程性质较差,在膨胀土地区修建高速公路时,路堤的安全设计应有其特殊性.本文主要从土性质、最佳含水量与压实度控制、干湿循环作用的影响和不均匀沉降的防治等几个方面讨论了如何做好路堤的设计.  相似文献   
132.
美国长期生态研究计划:背景、进展和前景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由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支持的长期生态研究计划于1980年启动,至今在理论研究、开发技术和服务社会方面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该计划的发展分为 3个阶段,每一阶段大约为10年。在其发展的第一个阶段,是以研究站所代表的生态系统为研究对象,主要开展了生态系统的过程与格局方面的研究并系统采集和存贮了有关数据;在1990 -2000年的第二个发展阶段中,其研究工作的重点是开展跨站的网络研究和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的影响,以揭示生态系统的过程与格局在较大空间尺度上的特征;按照规划,美国长期生态研究计划的发展进入到第三个阶段后,其工作的重点是开展综合研究、进行生态预测和更好地为社会发展服务,同时加强生物多样性的研究和信息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3.
Rou Jie 《中国地震研究》2004,18(4):357-364
At 19:33 p. m on September 27, 2003, an earthquake with M7.9 occurred in the RussiaMongolia-China boundary Region. It was strongly felt in the Altay region of Xinjiang. The losses caused by the earthquake was 76 million yuan (RMB). Some information about the earthquake was outlined, including basic parameters, focal mechanism, evaluation of earthquake disaster losses and so on. The satellite remote sensing information worked initial analysis for deformation of ground and failure phenomenon.  相似文献   
134.
冬季发生在牧区的大范围白灾对畜牧业生产危害严重,准确的白灾天气预报服务是我区长期天气预报服务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135.
2002年我国沙尘暴天气特征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利用逐日8个时次地面天气报告资料,分析了2002年全国沙尘暴的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2002年出现的12次沙尘暴过程以3月18~22日的强沙尘暴过程影响范围最广、强度最强;我国北方地区浑善达克沙地及其周边地区的沙尘暴日数最多。另外,2002年我国沙尘暴高频期集中、早春多于晚春。主要原因是前期北方持续气温偏高、降水偏少,3—4月上中旬影响我国的冷空气十分频繁且强度较强,4月下旬—5月上旬我国北方地区出现了几次较大范围降水,5月中下旬影响我国的冷空气势力较弱且位置偏东。  相似文献   
136.
“亚洲纬向环流指数季节变化与黑白灾的关系”是吕发泰在20世纪80年代初研制的长期预报方法,当时以季节变化时间6月中旬为横轴,季节变化的强度0.5为纵轴,组成一个三要素点聚图,对应锡盟R中/11-2正距平覆盖率。第一象限为正,第二、四象限为负,第三象限个例太少难以判断。随着白灾分析与预报研究的深入,  相似文献   
137.
结合乌江洪家渡1#塌滑体加固设计工程,探讨了滑动面已知的条件下滑坡稳定性的三维分析方法。首先,模拟了塌滑体在天然状态下处于极限平衡状态时的滑动方向,并使用其应力成果计算了塌滑体的三维安全系数;其次,建议了基于强度折减概念的三维加固安全系数计算方法:最后,提出了加固设计的进一步优化方案。计算结果表明,塌滑体的滑动方向与局部地形等高线近于垂直。主滑方向变化较大,自后缘的NE15°方向逐步过渡到中部的NS向,最终过渡到前缘的NE30°方向,以致很难作出能表征主滑方向的地质剖面。基于应力计算成果的安全系数计算公式不能充分考虑滑坡体的抗滑潜能,也不能充分反映滑坡体的滑动方向,安全系数偏大。基于强度折减概念的三维加固安全系数计算方法具有有限元等方法的优点,较好地克服了上述局限性,可以合理地评价加固后的滑坡稳定性。  相似文献   
138.
黄河水下三角洲沉积物强度变化原位测试研究   总被引:14,自引:8,他引:14  
研究区位于1964~1976年黄河由刁口入海时形成的水下三角洲叶瓣上。1995年为石油开采在潮坪上构筑的交通设施对波浪形成良好的屏障。在屏障两侧各选一典型研究区,于1999年和2002年进行了大量对比性现场原位土工测试,探讨了波浪对黄河口沉积物的次生改造作用,结果表明:(1)较强的波浪荷载作用,不会提高海底沉积物的表层强度,只是导致不均匀程度随水动力作用的时间增长有所加大:(2)较强的波浪荷载作用,使得海底表层沉积物之下一定深度范围内土体强度提高,形成强度硬层:(3)海底沉积物强度沿着剖面线在平面上呈现周期性或间隔性变化。  相似文献   
139.
某滑坡软弱夹层抗剪强度取值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章主要针对软弱夹层抗剪强度取值所存在的争议,通过对贵州新街子滑坡的软弱夹层分别选择比例极限、屈服极限及峰值作为剪应力值,采用最小二乘法获得比例抗剪强度、屈服抗剪强度和峰值抗剪强度。以参数选取中应用较为成熟的反分析方法推求力学性质参数c、φ值作为判据对以上3种参数进行比较。计算结果表明:本滑坡软弱夹层中由于含泥量较大,而且粘塑性较强,屈服抗剪强度和反分析得到的抗剪强度偏差最小,比例抗剪强度偏差最大,峰值抗剪强度居中。并以此3种抗剪强度进行天然状态下滑坡稳定性验算,结果表明选用比例极限抗剪强度与当前滑坡的地质现象不符,选用峰值极限抗剪强度安全储备较低,而选取屈服极限抗剪强度最为合理。用此参数进行设计,滑坡已经得到了良好的治理。在取值研究中认为采用试验与反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确定滑坡稳定性计算参数是比较合理的。以上结论为滑坡中软弱夹层抗剪强度取值的选择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相似文献   
140.
在分析Mohr-Coulomb强度准则和双剪统一强度准则的基础上,提出了主剪面应力对和主剪面应力对的作用这2个新概念,并以此为出发点,通过考虑十二面体单元主剪面上所有3个主剪面应力对的共同作用,在双剪强度准则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新准则,并对其作了极限线分析.应用该新强度准则研究了静水压力条件下圆形巷道围岩弹塑性分析和土压力计算问题.研究表明,该准则不仅能较好地非线性反映岩土的3个基本强度特征,还解决了双剪统一准则中存在的双重破坏角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