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7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7篇
测绘学   7篇
大气科学   13篇
地球物理   17篇
地质学   66篇
海洋学   3篇
综合类   15篇
自然地理   36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3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51.
利用1957—2012年长春地磁台地磁观测数据资料对长春地磁台地磁场的长期变化进行分析研究,系统地总结了长春地磁台地磁场长期变化的规律,揭示了长春地磁台地磁场是以波峰波谷,波浪式的缓慢递增和递减趋势,存在一定的周期性。  相似文献   
152.
《中国地名》2009,(11):70-70
1985年5月21日下午,毛泽东主席拉着当时担任最高人民法院院长的林伯渠一起坐进了东风轿车。红色的东风环绕怀仁堂后花园绿色草坪行驶了两圈后,稳稳地停了下来。毛泽东满面春风地跨出车门,高兴地说:。好啊!坐上我们自己的小轿车了!”而这足足花了中国5年时间。  相似文献   
153.
本文利用长春C波段多普勒天气雷达资料、地面中尺度加密站观测资料及其他常规天气资料,对2009-2012年6月1日至7月15日东北冷涡影响下长春地区强对流典型个例的雷达基本反射率和平均径向速度产品特征进行了分析总结,结果表明:东北冷涡影响下长春地区雷达回波呈块(絮)状,结构密实,层次清晰,回波中心最大可达50dBz以上,而且空间梯度大;强降水(含强雷暴和冰雹)回波强度一般大于40dBz,垂直发展旺盛,回拨顶高一般大于8km,甚至10~12km。生命史一般为几十分钟到3小时。不同强度和结构的雷达回波往往对应不同强度的降水量级。典型的"列车效应"回波变化特征在长春地区每年均有发生。其造成的降水在空间上表现为在回波移动方向上单站或者多站降水量大,在回波移动路径的垂直方向上降水量水平梯度大。雷达回波图上的"出流边界"特征显著。各要素在多个加密站之间的变化,能很好反映出流边界在空间和时间上的影响。出流边界其所触发的新生风暴一般是在出流边界影响之后几个体扫的时间内(一般为2个体扫)达到强盛,这与加密观测10分钟降水量的时间分布相一致。东北冷涡影响下,雷达平均径向速度产品中"逆风区"往往表现的范围较小,其位置大致与切变线位置一致。  相似文献   
154.
《河南地质》2014,(8):32-33
7月2日,厅党组发出《关于开展向丁长春同志学习活动的决定》后,全省国土资源系统各级党组织积极行动,结合国土资源管理工作,认真组织,积极开展学习宣传丁长春同志先进事迹的活动,在全省上下掀起了学习丁长春同志的热潮。  相似文献   
155.
伪满时期长春城市社会空间结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黄晓军  李诚固  庞瑞秋  黄馨 《地理学报》2010,65(10):1198-1208
遵循长春城市空间发展变化过程,揭示了伪满之前长春社会空间结构演化特征,发现至伪满成立前,长春已经形成了“中-俄-日”三极分化的社会空间结构。伪满成立后,在“国都”城市性质、“消费”经济功能、城市空间扩张、外来移民流入等背景下,长春城市社会空间开始呈现出“中日分化”的总体格局,城市中轴线成为这一格局的空间标识。总体来看,伪满时期长春社会空间已分化为伪满高级官署区、日本人居住区、民族商业区和中国贫困农民居住区等社会区类型,空间结构模型呈现出围绕城市中心形成的同心圆与扇形结构和城市边缘“孤岛”相结合的形态模式。城市空间发展的历史基础,人口城市化的畸形发展,城市建设的殖民地本质以及“新京”城市规划等是伪满时期长春社会空间结构形成的主要机制。  相似文献   
156.
157.
在实测嘉兴南湖地区总磷总氮水质参数的基础上,利用2012年11月份获取的AISA高光谱数据,建立总磷总氮的反演估测模型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以968 nm、944 nm、968/944 nm为因子的总氮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的拟合精度最高;总磷的最佳反演模型是以905 nm、720 nm、720/905 nm为因子的多元线性模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