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1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12篇
测绘学   143篇
大气科学   4篇
地球物理   7篇
地质学   41篇
海洋学   6篇
综合类   21篇
自然地理   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6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3篇
  1987年   3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数字影像镶嵌方法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介绍了数字影像镶嵌中对辐射差异的消除方法,并着重介绍了影像匹配与镶嵌的方法,对所做的工作用实验进行了论证,提出了数字影像生产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62.
为解决影像镶嵌时快速正确地确定影像坐标系和用户坐标系的变换关系问题,本文介绍了一种改进的基于Householder变换的最小二乘序贯算法。该算法可大大减少计算量,提高实用性。  相似文献   
63.
"天地图"建设形成了丰富的地图服务资源。本文从"天地图"服务应用出发,结合服务聚合的思想,提出一种镶嵌式服务聚合方法,研究、实现了不同服务之间的聚合相关关键技术,在"天地图"建设和应用中具有一定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4.
以包头市石拐区为例,对基础地理信息共享平台的建设内容进行了总体设计。在地理数据库的建设上,对矢量数据采用关系数据库Oracle结合空间数据库引擎ArcSDE的方式,对栅格数据采用镶嵌数据集的技术方案,实现了数据的海量存储与高效管理。平台最终以地理信息Web服务的方式实现了不同部门之间的数据共享。  相似文献   
65.
航摄影像因含有丰富的地理信息而成为实用的可视化产品和决策工具。通常需要将多幅航摄影像沿镶嵌线拼接才能覆盖研究区域,因此如何选取最优航摄影像镶嵌线具有研究意义。本文提出了一种新颖的航摄影像镶嵌线选取方法。首先构造一种指数化互相关方法,高质量地表达航摄影像重叠对应区域的错位程度;其次优化Dijkstra算法,在重叠区找出错位差异最小的路径作为航摄影像镶嵌线;最后使用两组来自城市和城镇区域的航摄影像将本文方法与相关方法进行对比,结果表明使用本文方法获取的镶嵌线穿越更少的独立地物且用时更短。  相似文献   
66.
本文应用多种数学地质方法研究苏皖北部上元古界的地球化学特征,并探讨了地球化学演化的波浪式特征及其与构造运动波动性的关系。作者认为,化学波浪是普遍存在的客观事实,其时空演化特征可以在一定范围内用来进行地层的划分和对比。  相似文献   
67.
基于直方图匹配的CBERS-02B CCD影像镶嵌时拼接缝消除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现有的影像拼接缝消除方法的优缺点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基于直方图匹配的拼接缝消除方法,并用云南省范围的影像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直方图匹配方法可以较好地消除CBERS-02B CCD影像镶嵌时产生的拼接缝,并使其色调基本保持一致。  相似文献   
68.
在经济飞速发展的时代,传统的地形图更新速度远远不能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利用卫星遥感影像数据和航空摄影制作数字正射影像地图(Digital Orthophoto Map,缩写DOM),在数字正射影像地图上进行各种专题地图和对地形图的更新应用。本文主要探讨数字正射影像图的制作和应用,在应用方面主要谈谈在与城市规划和土地利用等方面的应用。  相似文献   
69.
初步探讨了中国大陆地壳“块带镶嵌多层叠覆”的结构特征和多阶段的构造演化过程。中国大陆地壳新元古代中期以来的一级构造单元有中朝、塔里木、扬子、敦煌4个陆块和中央、西北、东北、西南、东南5个造山区(带)。中朝陆块的形成源于古元古代期间发生的古大陆裂解;扬子、塔里木和敦煌陆块的形成源于新元古代早期发生的古大陆裂解。西北造山区的形成源于古生代晚期洋盆关闭、大陆碰撞并叠加新生代陆内再造山;东北造山带的形成过程包括古生代碰撞造山及中生代增生、碰撞造山;中央造山带至三叠纪大陆碰撞才最后形成并叠加有新生代再造山;东南造山带的形成经历了古生代至新生代的多次造山作用;西南造山带主要是中—新生代造山作用的产物。这些单元都具有“块带镶嵌多层叠覆”的结构特征和多阶段构造演化的特点。中国大陆地壳的形成与演化可以划分为太古宙—古元古代、中元古代—新元古代早期、新元古代中期—古新世和始新世以来4个构造阶段,每个阶段都对应不同的超大陆裂解-聚合旋回。其中新元古代中期以来的地壳形成演化与全球洋陆格局中的古亚洲洋、古特提斯洋、古太平洋、特提斯洋和太平洋5个动力学体制有关,相应地可以归结为古亚洲、古特提斯、古太平洋、特提斯和太平洋5个造山域。正是这些多阶段的超大  相似文献   
70.
王海 《地理教学》2014,(12):23-25
课堂教学是科学性与艺术性的体现,其中的预设与生成既对立又统一,处理不当会使生成部分对预设的整体性构成冲突,甚至会造成课堂结构的破碎。只有将生成部分科学合理地镶嵌到预设中恰当的位置上,才既不会打破预设的完整性,还能使教学过程更生动、丰满,效率更高,使学生的诉求与教师的教学要求和谐统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