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239篇
  免费   1343篇
  国内免费   2478篇
测绘学   1921篇
大气科学   1163篇
地球物理   853篇
地质学   3833篇
海洋学   2638篇
天文学   200篇
综合类   637篇
自然地理   815篇
  2024年   117篇
  2023年   438篇
  2022年   511篇
  2021年   658篇
  2020年   390篇
  2019年   561篇
  2018年   378篇
  2017年   351篇
  2016年   379篇
  2015年   502篇
  2014年   688篇
  2013年   581篇
  2012年   637篇
  2011年   609篇
  2010年   430篇
  2009年   506篇
  2008年   538篇
  2007年   616篇
  2006年   565篇
  2005年   413篇
  2004年   357篇
  2003年   177篇
  2002年   180篇
  2001年   211篇
  2000年   192篇
  1999年   174篇
  1998年   115篇
  1997年   87篇
  1996年   73篇
  1995年   87篇
  1994年   90篇
  1993年   91篇
  1992年   81篇
  1991年   60篇
  1990年   66篇
  1989年   78篇
  1988年   31篇
  1987年   24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3年   1篇
  1957年   3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75 毫秒
261.
气候变化问题作为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重大挑战,受到国际社会越来越强烈的关注.全球气候变化深刻影响着草地生态系统,定量评估区域和不同类型草地生态系统的生产力,研究其对气候变化的敏感性可以为草地生态系统适应未来气候变化提供基础数据和理论依据.草原综合顺序分类系统(CSCS)将天然草原分为42类(其中中国包含41类),并...  相似文献   
262.
报道了KCl对方斑东风螺(Babylonia aerolato Link)浮游幼虫变态的诱导作用.结果表明,在水体200 mL,幼虫20只,KCl连续作用12 h的条件下,当KCl浓度不超过8×10-3 mol/L且幼虫日龄小于12 d时,诱导变态率为0~15%,诱导效果不稳定;当KCl浓度达到11×10-3 mol/L且幼虫日龄达到15 d时,浮游幼虫变态率超过95%.在水体850 L,幼虫2.0×105~2.5×105只,KCl连续作用9 h的条件下,KCl浓度为17×10-3mol/L,日龄15 d的幼虫变态率达90%.浮游幼虫日龄越大,KCl添加浓度越高,作用时间越长,KCl诱导变态作用越明显.KCl对方斑东风螺幼虫有毒性作用,日龄越小,浓度越大,作用时间越长,毒性越大.日龄12 d的浮游幼虫,KCl添加浓度11×10-3mol/L作用20 h诱导变态的稚螺,未发现其生长和存活受到KCl的不良影响.综合本实验的结果,KCl诱导变态较为安全有效的条件是:浮游幼虫日龄不小于15 d,添加浓度11×10-3~14×10-3 mol/L,作用时间不超过12 h.  相似文献   
263.
4种酞酸酯在龙须菜-篮子鱼食物链中的积累放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模拟受控条件下,利用气相色谱方法研究分析了4种酞酸酯类化合物在龙须菜(Gracilaria lemane-iformis)-篮子鱼(Siganus oramin)食物链中的积累、分布和放大状况。结果表明,4种酞酸酯在龙须菜组织内的积累表现为:邻苯二甲酸二异辛酯(DEHP)>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邻苯二甲酸二乙酯(DEP)>邻苯二甲酸二甲酯(DMP)。侧链最长的DEHP在龙须菜藻体内的含量随暴露时间的延长呈增加的趋势,30 d体内积累量可达2.35 mg/kg(鲜质量);侧链最短的DMP在龙须菜藻体内的质量比随时间变化差异不显著,约为0.05 mg/kg;在30 d的暴露中,4种酞酸酯DMP,DEP,DBP和DEHP在篮子鱼体内总质量比分别为0.08,0.41,1.72,3.11 mg/kg。其中DBP和DEHP在鱼内脏组织中有较高的积累和分布,分别为1.14 mg/kg和1.83 mg/kg,其次为鱼残体组织,肌肉组织中含量最低。DEHP和DBP在龙须菜和篮子鱼体不同组织中均有一定程度的富集(生物富集系数FBC均大于1)。其中DEHP和DBP在内脏组织中的FBC值分别高达9.16和5.68,在龙须菜-篮子鱼这个简单食物链传递中DEHP和DBP在篮子鱼内脏组织中存在放大现象。  相似文献   
264.
为了解军曹鱼(Rachycentron canadum)的细胞遗传学特征,采用植物血球凝集素(PHA)、秋水仙碱胸腔注射,取头肾细胞经空气干燥法制片,分析了军曹鱼染色体核型。结果表明,军曹鱼核型为:2n=48=48t,染色体总臂数(NF)为48。  相似文献   
265.
KCl对方斑东风螺浮游幼虫变态的诱导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道了KCl对方斑东风螺(Babylonia aerolatoLink)浮游幼虫变态的诱导作用。结果表明,在水体200 mL,幼虫20只,KCl连续作用12 h的条件下,当KCl浓度不超过8×10-3mol/L且幼虫日龄小于12 d时,诱导变态率为0~15%,诱导效果不稳定;当KCl浓度达到11×10-3mol/L且幼虫日龄达到15 d时,浮游幼虫变态率超过95%。在水体850 L,幼虫2.0×105~2.5×105只,KCl连续作用9 h的条件下,KCl浓度为17×10-3mol/L,日龄15 d的幼虫变态率达90%。浮游幼虫日龄越大,KCl添加浓度越高,作用时间越长,KCl诱导变态作用越明显。KCl对方斑东风螺幼虫有毒性作用,日龄越小,浓度越大,作用时间越长,毒性越大。日龄12 d的浮游幼虫,KCl添加浓度11×10-3mol/L作用20 h诱导变态的稚螺,未发现其生长和存活受到KCl的不良影响。综合本实验的结果,KCl诱导变态较为安全有效的条件是:浮游幼虫日龄不小于15 d,添加浓度11×10-3~14×10-3mol/L,作用时间不超过12 h。  相似文献   
266.
褐菖鲉网箱养殖试验初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01年4月30日在浙江南麂海域3 m×3 m×3 m网箱中放养0.9 g自然海区捕获的褐菖鲉(Sebastiscus marmoratus)苗种,进行为期2年多的养殖试验.结果表明,该鱼生长缓慢,养殖38 d体质量为8.3 g,养殖240 d为24.8 g,养殖787 d为112.3 g.总养殖成活率为20.1%,平均日增体质量0.142 g,平均日增体质量率0.62%.秋末至夏初低水温期是褐菖鲉的主要生长期,在9~13℃较低水温下亦会摄食与生长.饵料系数为3.6.冬春季养殖成活率高于秋夏季,第一年夏季养殖成活率低,仅28.1%.养殖方式以混养为宜.  相似文献   
267.
复方新诺明在罗氏沼虾中的药代动力学和组织分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单剂量肌肉注射给药[甲氧苄氨嘧啶(SMZ)0 60 mg/kg]、口灌给药[磺胺甲基异噁唑(SMZ)100 mg/kg]和复方口灌给药(SMZ 100 mg/kg和TMP 20 mg/kg)三种给药方式下,SMZ和TMP在罗氏沼虾中的代谢动力学,分析了SMZ和TMP血淋巴、肌肉和肝胰腺中的分布特征。结果表明,SMZ以肌肉注射方式给药后的血淋巴中,药物经时浓度曲线符合二室开放房室模型,而SMZ&TMP口灌给药后却不能用房室模型拟合。肌注给药后,SMZ的消除半衰期(t1/2β)为24.92 h,单方和复方口灌给药后SMZ的消除半衰期(t1/2β)分别为40.70和47.197 h。复方口灌给药后TMP的消除半衰期(t1/2β)为28.77 h,TMP对SMZ的药代动力学并无显著影响。口灌给药后,SMZ和TMP在肝胰腺中的药物浓度高于同时间肌肉中的药物浓度,但肌肉和肝胰腺中的SMZ消除速度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268.
用RAPD技术分析海南近海野生鞍带石斑鱼群体的遗传多样性,从48个随机引物中筛选出20个引物对鞍带石斑鱼的DNA进行扩增,结果共检测出131个位点,其多态位点比例(P)为48.09%;利用RAPDdistance1.04软件获得海南野生鞍带石斑鱼群体21个个体间的遗传距离矩阵,依此计算出个体间平均遗传距离(D)为0.2650,个体间平均遗传相似系数(S)为0.7350;利用POPGENE1.3软件计算出Shannon遗传多样性指数(H0)为0.2266;与其他种类的石斑鱼群体的RAPD分析结果比较可知,海南近海野生鞍带石斑鱼群体仍保持着较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因此在海南发展鞍带石斑鱼的养殖业,可以选择海南近海的野生鞍带石斑鱼作为亲本进行人工繁殖,但应采取一些有效的保护措施,以避免遗传多样性的丧失.  相似文献   
269.
海洋浮游动物多样性及其分布对全球变暖的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日益加剧的全球增温和生物多样性丧失等现象,结合浮游动物在海洋生态系统中的重要性,从世界各大海域的浮游甲壳类、水母类及毛颚类等群落对海洋表层温度升高及海流变化的响应等方面进行了综述,以期为进一步深入开展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70.
利用本征模态函数的正交分解方法对日长(LOD,length of day)数据序列进行分解,得到了日长变化的101个正交本征模态函数.通过对其中几个主要模态函数进行分析,发现日月地的相对位置与其中几个模态函数极值发生的时间极其吻合,并据此推断出日长变化的主要激发源.同时还发现日长变化存在准周期约为206 d的波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