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2篇
  免费   35篇
  国内免费   124篇
测绘学   6篇
地球物理   5篇
地质学   452篇
综合类   29篇
自然地理   9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32篇
  1991年   43篇
  1990年   40篇
  1989年   28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72年   1篇
  1950年   1篇
  1948年   1篇
  1944年   1篇
  1943年   2篇
  194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82.
83.
靳西祥 《湖南地质》1993,12(4):252-256,280
锡矿山锑矿属世界性的超大型矿床,它赋存在一个独特的构造抬升块中。表层褶皱是重要的控矿构造,基底断裂为主要导矿构造;矿田出露地层水源补给条件较好,是良好的供卤环境,佘田桥组中段为理想的赋矿岩系;硅化岩是锑矿化有利的寄主岩石;成矿物质,来源于矿田深部古水热活动区的前泥盆系;隐伏酸性岩体是古水热活动/循环的理想热源。锡矿山锑矿,是形成于古水热活动区的典型矿床。  相似文献   
84.
宝坛地区锡矿床受元古界四堡群文通组控制.锡矿源层形成于四堡期滨岸相冲洗带及近滨带.成矿经历了四堡期的沉积、海底火山喷发、区域变质和雪峰期的岩浆热液作用.  相似文献   
85.
《西部资源》2012,(4):75-75
本世纪以来,我国一些重要的锡矿区都做过一些程度不等的地质调查。比较重要的有:1898—1910年M.Lecrele及J.Deprat、1914年丁文江对个旧的调查;1934—1940年孟宪民等对个旧进行了1∶5万—1∶1万地形地质和坑、硐地质调查;早在公元前3700年埃及人就已用锡。公元前1800年,中国就有了青铜制品。我国商代后期是青铜器极盛的时代,是青铜工艺发展的第一个高峰。1939年出土于河南安阳武官村的我国著名的司母戊大鼎,就是这个时期的产物,重达875kg的司母戊大鼎是我国目前出土青铜器中最大的,也是世界青铜器中所罕见的。  相似文献   
86.
湖南上堡矿区钨锡矿成矿条件及找矿前景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上堡矿区出露地层有石炭系和二叠系,壶天群及栖霞组的灰岩、白云质灰岩化学性质活泼.W、Sn含量较高;区内的燕山早期黑云母花岗岩呈岩株或岩枝状产出,岩石具钠长石化和云英岩化,微量元素丰度值高;花岗岩体顶面的洼部构造很发育,规模大,是有利的成矿空间;围岩蚀变强烈,以矽卡岩化为主;W、Sn等元素的土壤异常围绕岩体分布,并且强度大,范围广;经钻探揭露,在接触带上有具工业意义的矽卡岩型钨锡矿体.通过分析,认为上堡矿区成矿地质条件优越,具有大型规模钨锡矿找矿潜力.  相似文献   
87.
湘南芙蓉锡矿田成矿地质特征及成矿模式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通过对湘南芙蓉锡矿田地质特征的研究,认为芙蓉锡矿田与东坡和香花岭两大锡多金属矿田具有相同的成矿特征和相同的成矿时代,所不同的是芙蓉锡矿田的矿体主要位于大岩基中,其矿体的展布和矿脉(体)的形态及其产状等严格受断裂构造控制.铅同位素组成显示其成矿以壳源物质为主,锡多金属成矿与燕山早期晚阶段侵入的细粒花岗岩有关.  相似文献   
88.
李聪  梁婷  陈永康  丁亮 《地质与资源》2019,28(6):526-534
锡矿是青海省找矿潜力较大的有色金属矿之一.青海锡矿成矿时代分布较为集中,主要为印支期和海西期.锡矿床与锡矿点主要分布于东昆仑成矿带,成因类型主要为夕卡岩型.结合前人研究与地质资料介绍了青海地区锡矿的成矿地质背景、资源概况、矿床成因类型、控矿因素、成矿时代以及锡矿成矿带的划分,总结了青海锡矿的成矿特征及成矿规律,并对青海锡矿下一步找矿的研究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89.
李学燮 《华东地质》2019,(3):179-187
通过研究福建省将乐新路口花岗岩体岩石学、地球化学和同位素年代学特征,探讨了该岩体的形成时代、岩浆成因及与钨锡矿的成矿关系。新路口花岗岩体高硅,属于准铝质-过铝质花岗岩;富碱质,贫铁镁,Ba、Sr、P、Ti和Nb强烈亏损,球粒陨石标准化稀土元素配分模型为Eu强烈亏损的“海鸥型”,属于高分异S型花岗岩。Nd同位素研究表明,该花岗岩体主要源自地壳。LA-ICP-MS锆石U-Pb年龄结果表明,该岩体形成时代为147~145Ma,属晚侏罗世,钨锡矿的成矿时代也为晚侏罗世,是伸展构造环境下构造-岩浆活动的产物。经历新元古代和志留纪岩浆作用后形成富含钨锡的残留体,晚侏罗世岩浆热液活动对残留体再次熔融,形成富含硅、碱质及F的岩浆-热液,钨锡从残余矿物中迁移,聚集于岩浆房中,经过结晶分异,形成富含矿质的高分异岩浆,沿构造有利部位向浅部运移、结晶,形成钨锡矿体。  相似文献   
90.
与花岗岩有关锡矿成岩成矿作用研究若干问题讨论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袁顺达  赵盼捞  刘敏 《矿床地质》2020,39(4):607-618
文章基于近年来大量典型锡矿床和成矿区带成岩成矿作用及高温高压实验研究成果,对锡矿成矿年代学、成矿花岗岩类型、物质来源、源区物质的熔融条件及锡在岩浆中的存在形式、熔体-流体相间分配行为及热液流体中的存在形式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及存在问题进行了系统综述,指出:①锡石原位U-Pb测年已成为直接测定锡成矿年龄的有效手段,近年来发展起来的多种矿石矿物U-Pb测年方法与传统蚀变矿物测年方法的结合,将为研究锡多金属矿床多期次成矿作用叠加、矿集区内不同类型矿床成因联系及区域矿床组合模型的建立提供关键的年代学依据;②锡的富集成矿不仅与花岗质岩浆的高程度的结晶分异密切相关,而且受源区组成及部分熔融条件的制约;③全球锡多金属矿床的不均匀分布、与准铝质花岗岩有关锡矿的富集成矿机制以及各类复杂的锡-钨-铜-钼-铅-锌银多金属矿种组合差异及其金属元素富集机制亟待查明;④已有的关于锡在花岗质熔体、热液流体相中的存在形式及两相间的分配行为的高温高压实验结果受锡与贵金属容器间合金效应的影响,人工合成流体包裹体等新的实验方法的开发及XAS同步辐射和激光拉曼等原位分析技术的应用,将为研究花岗岩浆-热液过程锡的迁移、富集及沉淀成矿机制提供更为直接、可靠的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