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2篇
  免费   35篇
  国内免费   124篇
测绘学   6篇
地球物理   5篇
地质学   452篇
综合类   29篇
自然地理   9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32篇
  1991年   43篇
  1990年   40篇
  1989年   28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72年   1篇
  1950年   1篇
  1948年   1篇
  1944年   1篇
  1943年   2篇
  194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41.
张达  吴淦国  陈金水  谢承涛 《矿床地质》1998,17(Z3):591-594
通过对中甲锡多金属矿床围岩地层含矿性、稀上元素、微量元素、流体包裹体、稳定同位素的研究以及矿化时代的厘定,可以得出中甲锡多金属矿床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燕山早期的黑云母花岗岩及其后期分异的石英斑岩体,部分来源于奥陶系罗峰溪群变质石英砂岩;成矿热液早期以岩浆水为主,后期有外来水的参人;Re- Os同位素测年结果表明锡多金属矿床成矿年龄为193x l06~195×106 a,属燕山早期阶段成矿;锡多金属成矿历经高温-中高温热液交代的演化过程。  相似文献   
442.
桂西北盆-山构造系与大厂锡石多金属成矿作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通过对区域地形形态、地质构造格架、大厂矿田的矿床地质、地球化学特征的研究,阐明了大厂矿区所处的构造位置为一盆-山构造系。大厂锡石多金属硫化物矿床的生成、发展和演化是该盆一山构造系发展演化的产物,受盆-山构造系的控制。本矿床按矿体形态、矿床特征可以分为层状矿化和脉状矿化两大类。层状矿化是盆-山构造系形成早期同生沉积的,严格受地层层位和岩性的控制。脉状矿化是盆-山构造系发展演化的晚期不同阶段中受岩浆热液作用的叠加、改造而成,受构造和层位的双重控制。  相似文献   
443.
个旧塘子凹锡多金属矿床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塘子凹矿床位于个旧老厂矿田的西北部,矿体按产出方式可分为接触带原生硫化矿和脉状氧化矿。本文着重从微量元素地球化学和矿物地球化学角度探讨了本区脉状氧化矿的成因问题,认为该区脉状氧化矿与接触带原生硫化矿具有同源性,而与围岩大理岩没有成因联系;在成矿后期,地表流体对脉状矿体中多种微量元素特别是V、As、Sb、Bi等有强烈的富集作用。  相似文献   
444.
个旧锡矿高松矿田原生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个旧锡矿高松矿田原生晕为研究对象,选择Sn,Cu,Ag,Pb,As,Mn等六个元素,用含量一距离法等多种方法综合确定了各元素的异常下限。将高松矿田分成四个区域,对各区域原生晕进行了R型聚类分析,并对硫化矿床和氧化矿床分别进行了元素垂直分带研究。在此基础上,结合构造、地层、花岗岩等信息特征,在高松矿田圈定了3级共18个预测区。经过已知矿床和工程验证,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445.
广西大厂地区笼箱盖黑云母花岗岩与区内晚白垩世锡多金属成矿作用在时空上密切相关。岩相学特征表明,笼箱盖黑云母花岗岩中的电气石可以分为三类:1)浸染状电气石; 2)石英-电气石囊; 3)电气石-石英脉。本文利用电子探针和激光剥蚀等离子体质谱系统测定三种不同产状电气石的化学组成。分析结果显示,三种产状的电气石均具有高的Fe/(Fe+Mg)和Na/(Na+Ca)比值,主体属于碱基亚类铁电气石。浸染状电气石为岩浆晚期结晶,其Fe/(Fe+Mg)比值变化于0. 85~0. 94,随着岩浆分异,电气石逐渐富集Li、F、Fe和Sn等元素。与浸染状电气石相比,石英-电气石囊中早阶段电气石具有低的Fe/(Fe+Mg)比值,高的V、Co和Sr含量,可能反映了岩浆演化晚期出现的不混溶富硼熔/流体对早期黑云母和长石的交代作用,从而使囊中早阶段电气石继承部分被交代矿物的化学组成特征;石英-电气石囊中晚阶段电气石的化学组成变化较大(如Li、F、Mg、Al、V、Fe和Zn),与热液成因电气石的推论一致。与浸染状和囊状电气石相比,石英脉中的电气石具有高的Fe/(Fe+Mg)和Na/(Na+Ca)比值;微量元素组成与囊状电气石相似。就成矿元素锡而言,三种产状的电气石均具有相对高的锡含量,与其他地区锡成矿花岗岩中电气石的成分特征相似。但是,从岩浆晚期到热液阶段,大厂地区电气石的锡含量并没有显著升高,可能反映了早期岩浆热液流体对熔体锡有限的萃取作用。  相似文献   
446.
对云龙锡矿流体包裹体及氢、氧同位素的研究表明 ,该矿床至少存在两个矿化阶段 :早期的高温 (≥40 0℃ )及晚期的中—高温 (30 0~ 40 0℃ )矿化阶段。早期的矿化流体的δ1 8OH2 O(7.7‰~ 9.0‰ )和δDH2 O(- 5 8‰~ - 43‰ )值相对较高 ,主要是由岩浆水或 和变质水组成 ;晚期由于有大量演化了的大气降水的加入 ,使流体的δ1 8OH2 O值 ,特别是δDH2 O 值降低。在此期间 ,大气降水与岩浆水或 和变质水不同比例的混合 ,使流体的盐度产生不同程度的波动 ,并在石英中形成了不同类型的流体包裹体。  相似文献   
447.
构造分析,遥感,物化探方法综合研究腾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成彦  王豪 《云南地质》1991,10(4):394-416
  相似文献   
448.
腾冲—梁河地区砂锡矿形成条件及富集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华慧  何科昭 《云南地质》1991,10(4):337-361
在充分研究区域的地貌、第四纪地层及新构造的基础上,分析了腾冲-梁河地区砂锡矿的形成条件和富集规律。本区形成砂锡矿的有利条件为:砂锡矿的物质来源——含锡母岩;有利于砂锡矿堆积的控盆构造;有利于含矿母岩不断破坏的控风化剥蚀构造;配套的剥蚀地貌、侵蚀地貌和堆积地貌;有利于含矿母岩风化的湿热气候;有利于砂锡矿富集的水流动力条件。砂锡矿的富集规律为:云英岩发育的地区很可能富集砂锡矿;靠近原生锡矿的活动断裂带附近有利于富集砂锡矿;风化壳砂锡矿底部及粘土细粒层的表层,砂锡品位相对较高;坡积砂锡矿在接近含矿母岩处品位最高;冲积砂锡矿在区内最为发育,在接近含矿母岩处品位最高。以山寨盆地为代表,洪积及冲-洪积砂锡矿在盆地西缘极其发育,湖滨砂锡在近岸粗碎屑物中较为富集。  相似文献   
449.
个旧层间赤铁矿型锡矿热液成因之否定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6  
个旧采矿业始于汉代,先采银,继而采锡.据蒙自海关记载,1889~1940年累计出口锡314316t,其中在1917年后有6个年份出口量均在万吨以上,若再加上内销部分,则产量更大.本区锡矿大体上可分为砂锡、脉锡两类.后者又可分产于接触带的硫化矿、氧化矿及产于层间的氧化矿.若按矿物组份划分,前者属锡—铜型,后者又有铅(银)—锡型和锡型.(储量甚少的类型本文不加论述).本世纪30年代,孟宪民在老厂锡矿进行调查后,提出原生接触带硫化矿及与其同源同质的矿液侵入上覆的中三叠统个旧组碳酸盐岩地层,经氧化淋滤而形成氧化矿.时至今日,虽经各方研究,仍维持着一种矿源、一个成因的结论.这种认识有悖于事实,今  相似文献   
450.
界牌岭锡矿床蚀变矿化分带及其成因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彭振安 《矿产与地质》1991,5(4):293-299
湖南界牌岭锡矿床蚀变矿化可分为条纹状云母萤石岩化—铍矿化带,细脉状云母萤石化—铅锌矿化带、黄玉—萤石—云英岩化—锡铜锌多金属矿化带和弱—无蚀变矿化带.不同蚀变矿化带物质组分迁移规律有不同的特点.其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花岗斑岩,该矿床是与陆壳重熔型花岗岩类斑岩体有成因联系的斑岩型锡矿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