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502篇
  免费   2292篇
  国内免费   5423篇
测绘学   677篇
大气科学   2281篇
地球物理   1490篇
地质学   9479篇
海洋学   751篇
天文学   183篇
综合类   741篇
自然地理   615篇
  2024年   132篇
  2023年   466篇
  2022年   555篇
  2021年   629篇
  2020年   557篇
  2019年   701篇
  2018年   599篇
  2017年   577篇
  2016年   611篇
  2015年   656篇
  2014年   882篇
  2013年   713篇
  2012年   813篇
  2011年   665篇
  2010年   750篇
  2009年   570篇
  2008年   501篇
  2007年   532篇
  2006年   514篇
  2005年   930篇
  2004年   406篇
  2003年   603篇
  2002年   636篇
  2001年   450篇
  2000年   276篇
  1999年   196篇
  1998年   149篇
  1997年   189篇
  1996年   119篇
  1995年   126篇
  1994年   121篇
  1993年   70篇
  1992年   98篇
  1991年   112篇
  1990年   58篇
  1989年   53篇
  1988年   22篇
  1987年   12篇
  1986年   10篇
  1981年   7篇
  1979年   8篇
  1950年   7篇
  1948年   10篇
  1946年   7篇
  1944年   5篇
  1943年   8篇
  1942年   16篇
  1941年   15篇
  1936年   9篇
  1935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贵州气象》2005,29(3):F003-F003
为进一步加强对突发性气象灾害的预防工作,贵州省气象部门于2005年5月19日与省广播电视局联合召开“突发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发布”新闻发布会,宣布预警信息发布工作正式启动。发布会上,贵州省气象局副局长张书余向新闻媒体介绍了贵州省突发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发布的意义,并回答了记者的提问。  相似文献   
992.
陈培善 《地震学报》2005,27(2):235-236
本目录中的地震参数来自"中国地震台临时报告"(简称"月报").其中,国内及邻区给出M≥4.7的事件,全球给出M≥6的事件."月报"由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七室按月做出.  相似文献   
993.
新疆哈密维权银(铜)矿床地质特征和成矿时代   总被引:18,自引:2,他引:18  
维权银(铜)矿床是2000年发现的一个独立中型银矿。经过野外及室内研究,发现矿床产于塔里木板块北缘活动带觉罗塔格晚古生代岛弧带的南侧,赋矿地层为中石炭统土古土布拉克组浅海相中酸性、基性火山岩、碎屑岩和碳酸盐岩,受区域早期热蚀变作用而发生不含矿的角岩化;受晚期岩体侵入活动作用形成Ag、Cu等矽卡岩矿化;容矿岩石为钙铁榴石矽卡岩,是一个远离侵入体的以银为主的多金属矽卡岩型矿床。采集维权银(铜)矿东南部花岗岩进行单颗粒锆石的SHRIMPU_Pb年龄测定,结果为(297±3)Ma,是矿床成矿年龄的上限。  相似文献   
994.
分析了2004年7月10日北京城区暴雨、灾情及其成因,提出了既能缓解城市短历时暴雨灾情、又能充分利用城市雨水的减灾措施。  相似文献   
995.
沉积物14 C的年龄测定一直是第四纪年代学研究的热点。文章对中国干旱、半干旱地区的内蒙古库伦泥炭剖面的泥炭全样、植物残体和孢粉浓缩物进行了AMS 14 C测年比较研究。从泥炭沉积物中提取用于AMS 14 C测年的孢粉浓缩物的关键步骤包括:过筛(125μm,63μm和10μm),重液浮选(比重1.9)及在180倍的体视显微镜下进行手工挑选。测年结果表明:孢粉浓缩物的测年值比同一层位的泥炭沉积物全样或植物残体的测年值老225~340年; 植物残体与孢粉浓缩物的测年结果较为接近。但是,距地表24~27cm处孢粉浓缩物给出了610~780A.D.的年龄值,远老于其下样点的年龄,而泥炭全样为现代样品,二者相差1255年,这可能与该样品孢粉纯度较低、掺杂有一些老碳物质燃烧后形成的微粒杂质有关。因此,提高孢粉纯度对孢粉浓缩物14 C测年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996.
岱海14 C测年的现代碳库效应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碳库效应的复杂性是影响建立湖泊沉积物高精度年代序列的一大障碍。本项研究通过我国内蒙古半干旱区封闭湖泊表层沉积物、湖水、现生沉水植物狐尾藻、现生鲤鱼鱼骨和湖岸表层土壤等一系列样品的14 C年代测定,表明现代岱海确实存在碳库效应。碳库效应年龄因湖水盐度在湖区的不均而有所变化,岱海西部湖区弓坝河径流补给量大,湖水盐度较东部稍低,碳库效应年龄也略小于东部湖区。表层沉积物中有机质包含浮游生物和沉水植物的混合信息,因而其碳库效应年龄较沉水植物年龄轻,岱海湖心表层沉积物碳库效应年龄在2000a左右。这一碳库效应年龄较通过沉积钻孔14 C年龄线性回归获得的年龄偏大,可能的原因是在时间序列上碳库效应并非恒定。  相似文献   
997.
博斯腾湖湖泊沉积物光释光年代测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使用光释光年代学的单片再生法测量了博斯腾湖沉积剖面中碳酸盐泥及粉砂质泥底部的浅湖相灰色粉细砂和风成沙的年龄,对剖面上部碳酸盐层中陆生植物残体进行了AMS 14 C测年。通过不同测片的等效剂量(De)值的分布状况评价了样品的晒褪程度,选择不随灵敏度校正后的自然释光信号变化的相对集中的等效剂量(De)值计算了样品的埋藏年龄。通过这些年龄结果的对比,发现石英矿物的OSL年龄和AMS 14 C年龄在地层上是一致的,表明尽管在浅湖相细砂中存在不完全晒褪,但根据相对较小而集中的De值计算得到的年龄结果是可靠的。这些年龄结果和地层资料揭示末次冰消期以来至早全新世,博斯腾湖处于无水干盆地向深水湖泊转化的浅水湖泊状态,现代深水博斯腾湖大约形成于距今8ka前后。  相似文献   
998.
详细的LA-ICPMS锆石U-Pb年代学研究表明,位于郯庐断裂(郯城—庐江断裂)带上张八岭隆起东侧边界上的滁州火山岩形成于早白垩世,具体年龄为132~116Ma,岩浆具有多期喷发的特点。该岩浆活动中132Ma的喷发年龄是郯庐断裂带上同期钙碱性岩浆最早出现的时间,代表了该断裂带上岩石圈伸展运动的开始时间。尽管滁州火山岩在构造位置上属于扬子克拉通,但岩浆岩中的古老锆石指示岩浆来源于古老的华北克拉通,这一现象可以用大陆碰撞后楔入模型来解释。该火山岩形成于中国东部岩石圈减薄的动力学背景之下,为岩石圈减薄及壳幔相互作用造成的早白垩世大规模岩浆活动的同期产物。与华北克拉通内部的同期火山岩年代学资料相比,断裂带上火山活动具有相对较早的开始时间和较长的演化历史,表明断裂带内岩石圈具有较克拉通内部强烈的减薄程度和长期的减薄历史,这一特点可能与郯庐断裂带于早白垩世初的大规模左行平移有关。  相似文献   
999.
饶阳凹陷古近系层序发育的控制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分析饶阳凹陷古近系层序类型和发育模式的基础上,根据层序的结构特点,对每种层序发育的控制因素进行了分析。认为在沉积物供应速率变化不大的情况下,盆地基底的的沉降速率和沉降高峰期的时间决定着裂谷期层序的结构、各体系域开始发育和结束的时期。沉积物供应速率和可容空间变化的速率的比值决定着准层序组的类型,局部高速率的沉积物供应回在湖侵期发育进积式准层序组。气候的变化也是层序发育的控制因素,在干旱期,湖平面变化和层序的结构主要受气候控制。  相似文献   
1000.
1999年夏季中昆仑山北坡诸河冰雪大洪水及其成因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1999年盛夏中昆仑山北坡大多数河流出现了有正式水文记录以来的最大洪峰,各河流最大洪峰出现时间存在不一致性,洪峰变化复杂.应用主要河流出山口水文站的逐日流量和降水量,和田气象站的逐日0℃层高度,500 hPa气温以及NCEP/NCAR 500 hPa高度场资料,分析了1999年夏季中昆仑山北坡诸河出现的历史特大洪水特性及其气象成因.这次特大洪水是高空持续高温引起的冰雪融水与产流区出现的暴雨共同作用下的混合型洪水.洪水前期春季到初夏该区域山区降水偏多,高空气温和0℃层高度持续偏低,对高山区的积雪积累极为有利;7月底至8月初和田高空气温和0℃层高度迅速上升并维持数日,使冰雪快速消融,同时山区出现大降水是引发洪水的直接气象成因.在青藏高原东部柴达木盆地上空存在有500 hPa稳定高压,使中亚副热带大槽东移中昆仑山北坡是这次特大洪水发生的环流系统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