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51篇 |
免费 | 9篇 |
国内免费 | 11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15篇 |
大气科学 | 12篇 |
地球物理 | 3篇 |
地质学 | 18篇 |
海洋学 | 8篇 |
天文学 | 3篇 |
综合类 | 4篇 |
自然地理 | 8篇 |
出版年
2022年 | 1篇 |
2021年 | 1篇 |
2020年 | 1篇 |
2019年 | 2篇 |
2018年 | 3篇 |
2015年 | 1篇 |
2014年 | 5篇 |
2013年 | 3篇 |
2012年 | 4篇 |
2011年 | 5篇 |
2010年 | 7篇 |
2009年 | 6篇 |
2008年 | 2篇 |
2007年 | 3篇 |
2006年 | 3篇 |
2005年 | 5篇 |
2004年 | 3篇 |
2003年 | 3篇 |
2002年 | 1篇 |
2001年 | 2篇 |
1999年 | 1篇 |
1998年 | 1篇 |
1997年 | 2篇 |
1994年 | 1篇 |
1993年 | 1篇 |
1992年 | 2篇 |
1990年 | 1篇 |
1989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热带印度洋偶极子的季节性位相锁定可能原因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1960年1月~1999年12月Hadley气候预测和研究中心的全球海表温度资料和改进的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大气科学和地球流体力学数值模拟国家重点实验室的第三代海洋环流模式,以及1949年1月~1999年12月NCEP/NCAR月平均海表面大气距平资料,采用资料合成分析和数值试验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热带印度洋偶极子从发展到成熟的特征。海表温度异常的分析结果表明,正、负热带印度洋偶极子的强度和发生强偶极子事件的次数都在北半球秋季达到最强、最多,与季节循环存在位相锁定。偶极子的数值模拟结果与此分析结果一致,表明海洋表面的大气强迫对激发印度洋偶极子有重要作用。对比试验的结果表明,赤道印度洋上空风应力异常是偶极子形成的主要原因。文中还设计了12个敏感性试验研究在相同大气异常强迫下1~12月大气气候基本态对印度洋偶极子的作用,结果发现大气气候态对偶极子的强度有很大影响,其中9月的大气气候态最有利于印度洋偶极子达到最强。这是由赤道东南印度洋地区东南风和海洋之间的正反馈过程决定的,因此大气基本态是偶极子成熟位相锁定在秋季的一个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62.
用一个中等复杂程度的热带海气耦合模式研究了气候基本态的季节变化在ElNi o事件成熟位相锁定中的作用。结果表明 ,模式模拟出了ElNi o事件成熟位相锁定在年底左右的基本特征。由海洋气候基本态的季节变化所引起的平流的季节变化是ElNi o事件成熟位相锁定在年底的机制。在ElNi o事件期间 ,1~ 5月份 ,赤道中东太平洋地区的海洋气候基本态所引起的暖平流较弱 ,较弱暖平流造成海表温度异常降低 ,使海气耦合不稳定度较弱 ,从而使ElNi o事件衰减。 6~ 1 2月份 ,赤道中东太平洋地区的海洋气候基本态所引起的暖平流较强 ,较强暖平流造成海表温度异常升高 ,使海气耦合不稳定度加强 ,从而使ElNi o事件发展。这样 ,在年底左右 ,赤道中东太平洋地区形成海表温度异常的一个极值点 ,形成ElNi o事件成熟位相。海洋垂直 (经向 )平均流的季节变化产生的平流的季节变化最 (次 )强 ,因此 ,海洋垂直 (经向 )平均流是ElNi o事件成熟位相锁定在年底的主 (次 )要因子。 相似文献
63.
64.
65.
66.
川滇地区断层形变模型与应变积累分析 总被引:2,自引:5,他引:2
用改进的断层形变模型和GPS资料对川滇地区主要断层的地表水平滑动(沿断层走向)和沿断层方向的应变进行了计算。结果显示小江断裂的中南段和楚雄断裂的东南段锁定程度较高,其它分段锁定程度偏低;沿断层方向应变积累的高值区为鲜水河的炉霍段、乾宁至色哈拉、雅拉河段,小江断裂北段与则木河断裂的交会处、东川南侧及小江断裂南段的宜良一带;鲜水河断裂及小江断裂北段下盘的应变值、应变梯度均高于上盘,而小江断裂中南段上下盘没有明显的差异;红河断裂应变水平偏低;楚雄断裂其应变的高梯度带集中在东南段小江断裂附近。 相似文献
67.
波、流联合作用下海洋平台张力腿的涡激非线性振动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7
本文研究深水张力腿平台(以下简称TLP)的张力腿在波、流联合作用下涡街激起的振动.在所建立的数学模型中既考虑平方流体阻尼项,同时又计及中心激振影响,文中假定微幅波和线性分布的不均匀流是沿同一方向的.事实上,此方法可扩展到波、流呈任意角度的情况下,沿流向或垂直流向动力响应的研究.采用了多项伽僚金法和综合数值解法,以Conoco's Hutton张力腿平台为例,计算了当涡激频率与张力某固有频率相近发生谐振时,张力腿涡激非线性动力响应,给出一些重要结果. 相似文献
68.
冰与结构动力相互作用的理论分析模型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2
在过去20年中,北极地区不同型式近海结构均发生过严重的冰激振动.这些结构包括独腿灯塔(70年代的芬兰波兹尼亚湾)、多腿采油平台(1969、1977和1988~1990年我国渤海湾)以及大尺度的人工岛(1986年加拿大波弗特(Beauforts)海Molikpaq人工岛).这些振动在不同程度上造成了结构损坏或影响正常生产.因此,认识和抑制近海结构的冰激振动是一个迫切和现实的问题.基于研究者从不同角度观察的结果,解释这类振动的观点各不相同. 相似文献
69.
利用改进的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大气科学和地球流体力学数值模拟国家重点实验室的第三代海洋环流模式,以及1949年1月-1999年12月NCEP/NCAR月平均海表面大气距平资料,采用数值试验的方法,研究了1997--1998年热带印度洋偶极子从发展到成熟的特征,以及在相同大气异常强迫下1—12月大气气候基本态对印度洋偶极子的作用。结果表明,海洋表面的大气强迫对激发1997--1998年印度洋偶极子有重要作用;大气气候态对1997--1998年印度洋偶极子的强度有很大影响,其中9月的大气气候态最有利于印度洋偶极子达到最强;赤道印度洋上空风应力异常是1997--1998年印度洋偶极子形成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70.
路径依赖理论及其地方经济发展隐喻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路径依赖是理解经济社会系统演化的重要概念,同时也有着明显的地理学涵义。但相对于在经济管理等领域的研究,路径依赖理论在经济地理学和区域经济领域的研究还相对较少。本文系统梳理了路径依赖理论的起源及其在技术变迁、制度变化与社会政治文化等领域的扩展;回顾了该理论在经济地理学中的引入及其发展;并重点探讨了如何运用路径依赖理论分析区域经济演化的机理。本文认为地方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着两种路径依赖效应:一种是以企业衍生、聚集经济为驱动力的路径依赖;一种是由于过度专业化、忽略外部联系而导致的路径依赖,即锁定。最后文章还分析了现有经济地理里路径依赖研究的不足以及未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