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6篇
  免费   46篇
  国内免费   79篇
测绘学   6篇
大气科学   1篇
地球物理   7篇
地质学   209篇
海洋学   18篇
天文学   38篇
综合类   8篇
自然地理   3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26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1年   1篇
  197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本描述了上海天台长铯束管束光学系统的改进情况,得出了选态磁头的长度、磁场强度、磁场梯度和选态磁头到铯炉及检测器间的距离,以及从选态磁头至中央狭缝间距离的参数值。  相似文献   
102.
本介绍了上海天台实验室型铯束频标的改进工作,主要有:采用单根波构成的低Q的U型微波腔取代原来九段波导组合的腔结构;把能态选举器由电磁铁改为永久磁铁;新研制了铯炉准直器和检测器;改善了导轨的支撑结构;调整了C场结构;改善了束管的真空状况;改进了装调和测试方法;研制了脉冲测速装置。同时,章也给出了改进后铯束频标的初步测试结果,小时稳定度由6×10^-13提高到3×10^-13,准确度由2×10^-12提高到6.5×10^-13。其他指标也都相应有所改善。  相似文献   
103.
近年来,我们对东南沿海大量火山非金属矿床作了较为广泛、深入的研究,在国内首次发现了珍珠岩中的铯矿化.铯最高含量可达210ppm,达到或接近伟晶岩型铯矿床的工业品位(200ppm).含铯珍珠岩的成矿地质背景东南沿海是我国珍珠岩资源比较丰富的地区之一.多数矿床分布在江—绍断裂以东的浙—闽—粤东沿海中生代火山喷发带,且  相似文献   
104.
首次对山东招远灵雀山金矿床富金石英脉Rh—Sr等时线年龄测定,获得(116±12)Ma成矿年龄。这与胶东地区主成矿期为(120±10)Ma相吻合,从而说明招-平断裂带上盘金矿大规模成矿期发生于早白垩的构造体系转折期,由此可以看出招一平断裂带上盘具有良好的成矿条件。  相似文献   
105.
铷和铯分析分离的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相似文献   
106.
火焰发射光谱法测定卤水中铷和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择LaCl3 作电离缓冲剂,用火焰发射光谱法测定卤水中的Rb和Cs,有效地降低了基体干扰,提高了方法的灵敏度。方法的测定下限为: 18μg/LRb, 1. 8μg/LCs;加标回收率在92. 4% ~105. 0%。方法用于实际样品分析,结果与KCl电离缓冲剂原子吸收光谱法相吻合,且减少了预先测定K 的操作。对卤水样品中Rb和Cs11次平行测定,计算方法的RSD分别为5. 78%和8. 11%。  相似文献   
107.
胶东地区破碎带蚀变岩型金矿时代的测定及其地质意义   总被引:30,自引:4,他引:26  
通过对胶东半岛西北部超大型破碎带蚀变岩型金矿 -新城金矿的强烈热液交代成因黄铁绢英岩 Rb- Sr等时线法测年 ,获得 116 .6± 5 .3Ma成矿年龄。结合本区焦家、仓上等大型 -超大型金矿蚀变矿物、石英流体包裹体的 Rb- Sr等时线年龄、K- Ar年龄 (10 5± 7Ma;10 6± 2 Ma;113.5± 0 .6 Ma)等前人成果 ,确定胶东半岛西北部破碎带蚀变岩型金矿成矿时代主要集中在 10 0~ 117Ma。与围岩花岗岩、花岗闪长岩的成岩年龄 (16 0~ 15 0 Ma;130~ 12 6 Ma)存在着近 10 Ma的时差 ,并根据(87Sr/ 86 Sr) i比值以及已有的 C、H、O稳定同位素资料表明 ,即使成矿物质部分来源于围岩花岗岩类 ,但成矿作用与岩浆活动无明显的成因关系 ,而是深部循环的大气降水或幔源 C- H - O流体参与成矿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08.
苏北东海地区片麻岩的Nd—Sr同位素定年及其地质意义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樊金涛  李金玉 《江苏地质》2000,24(4):193-199
苏北驼峰、牛山片麻岩的原岩是造山后拉张环境下形成的碱性花岗岩。其全岩Rb -Sr等时线法地质年龄为(80 4 8± 0 39)Ma、(797 7± 1 5 )Ma ,此值代表原岩的形成年龄 ,表明苏胶造山带于新元古代中期 (距今 80 0Ma± )已开始向裂解转化。由此推断碰撞造山运动应发生于新元古代早期 (距今 10 0 0Ma~ 90 0Ma)。其时代可与北美格林威尔造山带相当 ,应是Rodinia超大陆汇聚和裂解的组成部分。此外 ,其Nd模式年龄为 186 9Ma~ 1915Ma、1417Ma~ 144 0Ma ,揭示物质来源于前中元古代地壳重熔岩浆与上地幔物质的不同比例混合。  相似文献   
109.
In isotope 137 Cs tracing studies, it is a premise to determine suitable 137 Cs reference inventory(CRI) plots and the CRI values. Owing to the heterogeneous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137 Cs deposition in the ground and diverse, or even irregular, operations in sampling and testing procedures, CRI determination is usually faced with many difficulties and uncertainties. In addition, more difficulties occur in an investigation of a large-scale region because of time constraints and measurement cost limitations. In this study, traditional CRI acquiring methods were summarized first, and then a new complex scheme was established, involving seven core steps and coupling the model estimate and sample measurement. The above CRI determination methodology was implemented in the central-eastern Inner Mongolia Plateau. The case study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CRI in the dark chestnut soil sub-region, located in the east and south of Xing'an City, exhibited 2447 Bq·m–2; the CRI in the aeolian sandy soil sub-region, positioned in the south central Tongliao City and central Chifeng City, showed 2430 Bq·m–2; the CRI in the sandy chernozem soil sub-region, situated in the northwestern Chifeng City, presented 2384 Bq·m–2; and the CRI in the chestnut soil sub-region, in the southern Xilin Gol City, was 2368 Bq·m–2. The newly proposed CRI determination scheme was proved effective, and the determined CRI plots and CRI values were convincing. The methodology offered a framework for 137 Cs tracing studies in large-scale regions or long-distance transects.  相似文献   
110.
铷原子钟能够为卫星导航定位系统地面监测站的稳定运行提供时间标准和频率基准,但其频率漂移特性会对观测数据质量造成影响,因此需要定期对铷原子钟进行校准;目前常用的校准方法包括传统实验室校准、小型测试仪校准和远程在线校准,分析了三种方法的原理和特点,讨论了各种方法的优缺点,为卫星导航系统监测站铷原子钟校准的工程实现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