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7篇
  免费   48篇
  国内免费   175篇
测绘学   4篇
大气科学   1篇
地球物理   7篇
地质学   491篇
海洋学   39篇
天文学   2篇
综合类   30篇
自然地理   16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26篇
  2001年   24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22篇
  1998年   19篇
  1997年   23篇
  1996年   23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22篇
  1993年   23篇
  1992年   20篇
  1991年   19篇
  1990年   16篇
  1989年   16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2篇
  1975年   1篇
  1974年   2篇
  1973年   1篇
  197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01.
为了解决宁波地区电镀场地重金属污染问题,研究利用自配固化剂开展铬污染土的毒性浸出试验、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动荷载作用下的长期稳定性试验以及扫描电镜试验。在此基础上分析固化土的力学特性、浸出特性等随养护龄期、固化剂掺量、固化剂配比、铬污染水平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自配固化剂对铬污染土的固化率均达85%以上,固化率大体上随...  相似文献   
102.
为掌握某化工厂Cr6+污染状况及风险水平,在研究区布设土壤与地下水采样点各19个,测定Cr6+含量,分析污染特征与成因,并开展健康风险评估。结果表明:表层土壤(0~0.5 m)Cr6+超标率为42.11%,其浓度随深度增加总体上降低,但在地下水位附近(15~20 m)回升,主要因长期淋溶作用使污染物向下迁移至含水层位富集。浅层地下水Cr6+超标率为73.68%,深层地下水超标率为37.50%。整体而言该区土壤和地下水Cr6+污染形势不容乐观,应开展水土协同治理。空间上表层土壤Cr6+分布受人类活动影响,与投产期厂内功能区的划分相关性较低。地下水Cr6+受水动力场影响,表现为西北高东南低,污染羽中心向下游方向迁移。土壤致癌风险均值为1.85×10-6,介于10-6~10-4,风险中等,应引起必要重视。非致癌风险低于1,无慢性毒害影响。经口摄入土壤为主要暴露途径。地下水致癌...  相似文献   
103.
氢化物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富马酸中的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乐爱山 《岩矿测试》2000,19(2):155-157
用氢氧化钠溶液分解富马酸使其转化为水溶性富马酸钠 ,然后用氢化物发生 -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了试样中的砷。方法的检出限为 0 .2 μg/L ,对富马酸中As的测定结果与国标法结果相符 ,对w(As) =1 .5× 1 0 - 6的试样测定 1 2次 ,RSD为 4.8% ,加标回收率为 97.9%~ 1 0 7.5%。  相似文献   
104.
水样经王水分解,在酸度10%—25%介质中,As(v)用硫脲-抗坏血酸预还原,使As(Ⅱ)与硼氢化钾溶液生成气态氢化物(AsH_3),在原子荧光光度计上测定砷量。方法简便、快速、灵敏。方法检出限为0.08μg/l,相对标准偏差(R.S.D.)为5.05%,回收率为94.3%—105.4%。  相似文献   
105.
氢化物—无色散原子荧光法测定茶叶中的微量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106.
107.
铬尖晶石以在风化过程中稳定性高,分布广等特征作为寻找金刚石的重要指示矿物已在找矿中取得了较满意的结果。根据普查找矿中的水系重砂样品所获取的大量铬尖晶石的分布特征、晶体形态、化学成分,以及辽宁已知金伯利岩中铬尖晶石的物理化学特征,将水系重砂中铬尖晶石与金伯利岩中铬尖晶石进行对比。研究表明,辽东北部、中部地区的铬尖晶石基本上不是来自有价值的金伯利岩,而南部地区的铬尖晶石许多是来自有价值的金伯利岩。  相似文献   
108.
微型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度法测定调味品中痕量铅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赵延庆 《岩矿测试》2008,27(4):319-320
采用微型氢化发生技术,在自行改造的XDY-Ⅲ原子荧光光度计上测定调味品中痕量铅。结果表明,在酸性介质中氢化反应体系稳定;Fe、Co、N、iCu和氢化元素等干扰元素均允许较高含量。方法的检出限达到0.30ng/g,精密度(RSD,n=11)为1.1%,样品加标回收率为87.5%~100.0%。方法用于调味品中痕量铅的检验,结果满意,改造后的原子荧光光度计可用于实际样品的测定。  相似文献   
109.
刘平  杨军红 《岩矿测试》2008,27(1):33-36
使用可见光谱数字化自动分析系统对铁基合金中铬元素可见光谱进行了分析测定。研究了铁基合金中铬元素的Cr 520.60 nm和Cr 534.58 nm分析谱线组的特征,并制作了数字化彩色图谱。探索了铁基合金中铬元素的数字化分析技术,结果可用于铁基合金中铬元素的定性、定量分析和牌号鉴别。  相似文献   
110.
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法直接测定锑及其化合物中的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在样品处理阶段用HBr除去大量锑基体,实现了不需再通过其他化学分离直接运用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法测定锑及其相关产品中的微量铅,并用于实际样品的分析.该方法对样品检测下限小于10-6,在实际样品分析中,分析结果与原子吸收法测定结果之间无显著性差异,RSD<2.0%(n=4),对样品分析的加标回收率在95%~10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