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951篇 |
免费 | 110篇 |
国内免费 | 478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24篇 |
大气科学 | 13篇 |
地球物理 | 49篇 |
地质学 | 1226篇 |
海洋学 | 161篇 |
综合类 | 59篇 |
自然地理 | 7篇 |
出版年
2024年 | 6篇 |
2023年 | 35篇 |
2022年 | 27篇 |
2021年 | 27篇 |
2020年 | 25篇 |
2019年 | 35篇 |
2018年 | 35篇 |
2017年 | 32篇 |
2016年 | 24篇 |
2015年 | 28篇 |
2014年 | 64篇 |
2013年 | 51篇 |
2012年 | 70篇 |
2011年 | 96篇 |
2010年 | 52篇 |
2009年 | 49篇 |
2008年 | 61篇 |
2007年 | 57篇 |
2006年 | 48篇 |
2005年 | 44篇 |
2004年 | 41篇 |
2003年 | 35篇 |
2002年 | 36篇 |
2001年 | 45篇 |
2000年 | 40篇 |
1999年 | 49篇 |
1998年 | 46篇 |
1997年 | 32篇 |
1996年 | 48篇 |
1995年 | 43篇 |
1994年 | 22篇 |
1993年 | 28篇 |
1992年 | 51篇 |
1991年 | 50篇 |
1990年 | 53篇 |
1989年 | 31篇 |
1988年 | 2篇 |
1987年 | 5篇 |
1986年 | 4篇 |
1985年 | 2篇 |
1984年 | 1篇 |
1981年 | 2篇 |
1980年 | 1篇 |
1976年 | 1篇 |
1956年 | 2篇 |
1948年 | 1篇 |
1946年 | 1篇 |
1941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5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2.
江西武山侵入型块状硫化物铜矿床的成矿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成矿地质条件、矿床地质特点、成矿温度及同位素组成等方面讨论矿床的成矿特征,指出矿床与花岗闪长斑岩体不仅空间上紧密共生,且成因上也有关,为浸入型块状硫化物矿床.该矿床与火山型块状硫化物矿床有着完全不同的成矿特征. 相似文献
93.
常规GC/MS只能分析饱和烃和芳烃馏分中具有挥发性的小分子化合物,以此技术研究原油中含硫杂原子的分布具有明显的局限性.本文采用具有超高分辨率的傅里叶变换离子回旋共振质谱(FT-ICR MS)技术,从分子层次研究中国下第三系典型盐湖相膏盐沉积盆地原油中的硫化物,从分子中杂原子类型、碳原子数和缩合度(以等效双键DBE表示)等方面整体描述有机硫化合物的分子组成.有机硫化合物的杂原子类型十分丰富,鉴定出S1,S2,S3,OS,OS2,O2S,O2S2,NS和NOS等类型(S1表示化合物分子中的杂原子仅含有1个硫原子的杂原子化合物).江汉原油中高丰度有机硫化合物以硫醚类为主,主要是一环环硫醚类化合物;晋县凹陷高硫重质稠油中有机硫化合物主要是苯并噻吩和二苯并噻吩类化合物,缩合度和碳数范围大大增加.晋县凹陷和江汉盆地虽然同属下第三系盐湖相膏盐盆地,发育碳酸盐-蒸发岩沉积,但在不同微生物作用下硫的化学成岩演化明显不同,导致具有明显不同的生物标志物组合特征、有机硫化合物分布乃至不同的未熟油-低熟油生油机理. 相似文献
94.
EPR 9-10°N热液烟囱体的结构特征与生长历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Alvin深潜器采集的4个EPR9-10°N热液烟囱体样品进行了结构和矿物地球化学研究,建立了不同烟囱体的形成环境和生长历史. EPR9-10°N热液烟囱体在形态、结构和组成上的差异, 反映了不同的两类热液沉积环境: 类型Ⅰ烟囱体形成于高温、较强酸性、强还原性热液集中流环境, 类型Ⅱ烟囱体则形成于相对低温、较弱酸性、富锌的还原性热液环境. 类型Ⅰ烟囱体的生长始于硬石膏的形成, 在此基础上, Cu-Fe-Zn硫化物在烟囱内各方向上的交代和沉淀过程决定了类型Ⅰ烟囱体的最终结构. 早期、中期、晚期硫化物形成阶段的建立恢复了类型Ⅰ烟囱体形成过程中温度变化和化学反应变化的历史. 与类型Ⅰ烟囱体不同, 类型Ⅱ烟囱体早期黄铁矿淬火结晶和闪锌矿结晶为烟囱体的生长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95.
以成矿组分活化地质理论、金属离子浓度综合平衡方程和硫化物离解平衡方程为基础,提出了成矿深液活化矿物中成矿组分的理论模拟方法。从定量分析的角度,为硫化矿物中成矿组分的活化及成矿作用研究中一些不易直接观察到的环节提供了新认识,探讨了这一方法的影响因素精度问题。 相似文献
96.
海底多金属硫化物矿床的主要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海底多金属硫化物由于含有贵金属而具有潜在的经济价值并,受到国际地质学家们的广泛关注。已经发现的矿点和矿床有一百多处,然而规模比较大的不足20处。相对于锰结核,多金属硫化物在海底产出的部位较浅,矿石中含有Cu、Zn、Ag和Au等,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据粗略估计,已发现的大型矿床共含有一百万到五百万吨的块状硫化物。世界海底多金属硫化物矿床主要分布在东太平洋海隆、西太平洋构造活动带、西南太平洋以及大西洋中部的大洋中脊。海底多金属硫化物属于海底热液烟囱物,它是热液活动的产物,其成因机制涉及构造和岩浆活动与热液活动的关系,海水及水深以及沉积物与热液成矿的关系,岩水反应,热液地球化学,生物活动等。 相似文献
97.
银沙银矿(Silver Sand silver deposit)是玻利维亚锡矿带内新探明的一个超大型中硫型浅成低温热液银矿床,已探明银金属资源量约1万t,平均银品位约120 g/t,并伴有少量铅、锌、铟、镓.银矿化与中新世中酸性侵入岩和次火山岩有关.矿体赋存于白垩系蚀变褪色石英砂岩中的密集构造裂隙带内.成矿作用可以划分... 相似文献
98.
多元统计分析在金川铜镍矿床两类矿石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应用聚类分析和因子分析对金川铜镍硫化物矿床样品及其微量元素进行了分析和科学分类,并对分类的样品进行R型因子分析,找寻在成矿作用过程中对成矿贡献起关键性作用的因子。因子分析结果表明,富矿类型的网状矿石与贫矿类型的星点状矿石的Ni,Cu矿化期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性;网状矿石在成矿作用过程中,经受了晚期晚阶段的中、低温热液作用,使矿石中的主要成矿元素Cu产生了进一步的叠加和富集,并伴有Bi,Se,Te及贵金属元素的富集。因子分析的研究为脉动式多期多阶段的成矿机制模式提供了新的依据,同时,也为矿床中有用伴生元素的赋存状态及找寻提供了有用的成因信息。 相似文献
99.
地质调查在浅部矿床勘查中获取找矿信息具有明显优势,而对深部隐伏矿床,一般需做大量的钻探工作才能达到目的。在经费不允许大量采用深部钻探的情况下,对物探技术的充分利用是地质找矿中的必然选择。在目标区域确定时,地面高精度磁测和激电法组合勘探是降低风险、缩短工期、快速有效获取找矿信息的最经济的物探方案。 相似文献
100.
2005年4月2日至2006年1月22日,我国首次环球大洋科学考察历经297天,航程43230海里,相当于环绕地球两圈,出色地完成了多学科、多领域、综合性的三大洋考察任务。首次成功地获取了三大洋中脊热液硫化物和在极端环境下的生物样品,成为中国人探索人类未知科学领域的一大壮举。[第一段]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