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488篇
  免费   2693篇
  国内免费   5429篇
测绘学   2187篇
大气科学   1169篇
地球物理   1064篇
地质学   16331篇
海洋学   2799篇
天文学   199篇
综合类   1816篇
自然地理   1045篇
  2024年   171篇
  2023年   702篇
  2022年   794篇
  2021年   936篇
  2020年   625篇
  2019年   877篇
  2018年   578篇
  2017年   596篇
  2016年   738篇
  2015年   910篇
  2014年   1383篇
  2013年   1148篇
  2012年   1313篇
  2011年   1396篇
  2010年   1031篇
  2009年   993篇
  2008年   937篇
  2007年   1038篇
  2006年   952篇
  2005年   781篇
  2004年   720篇
  2003年   525篇
  2002年   516篇
  2001年   617篇
  2000年   514篇
  1999年   592篇
  1998年   590篇
  1997年   510篇
  1996年   558篇
  1995年   534篇
  1994年   512篇
  1993年   533篇
  1992年   521篇
  1991年   424篇
  1990年   446篇
  1989年   378篇
  1988年   69篇
  1987年   55篇
  1986年   18篇
  1985年   11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7篇
  1980年   7篇
  1979年   5篇
  1976年   4篇
  1973年   4篇
  1972年   5篇
  1957年   3篇
  1950年   3篇
  194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本文将Barban定理中和式形式加以推广,得到关于函数μ(n)的这种和式的估计。  相似文献   
102.
鮸鱼胚胎发育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人工繁殖时鮸鱼(Miichthys miiuy)胚胎的发育过程。鮸鱼受精卵呈圆球形,浮性,卵径为0.99~1.15 mm,中央大多具有1个油球,少数为2~3个或较多个油球。在水温为24.5~24.7℃,盐度为24的天然海水中,鮸鱼胚胎发育历时约21h 48 min孵化出膜。整个胚胎发育分为5个阶段,共21个发育期。  相似文献   
103.
一个简单食物链的能流实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食物链能量转换是生态系统的主要功能之一。海洋生物生产就是海洋食物链能量流动的一种表现形式。它把来自以藻类为主的植物性生产,通过被食-取食多级转换,形成了贝、虾、鱼等各级动物性生产,这就为人类提供了丰富的渔业资源。海岸带水域是我国目前海洋开发的主攻目标,揭示这个海区中食物链能流转移过程,对其经济生物生产力估算和开发前景预测有着重要意义。测定自然条件下海洋食物链能流是极其困难的。借助实验结果进而推算,就比较方便。本研究选择我国海岸带水域中属于不同营养级的4个经济种,构成一个简单的人工食物链,即金藻(…  相似文献   
104.
作者引入 I(L)值完全下半连续映射 ,研究其性质。利用 I(L)值完全下半连续映射定义I(L)值完全诱导空间 ,给出 I(L)值完全诱导空间的拓扑基的表达形式 ,证得两个 I(L)值完全诱导空间的映射是连续映射的充分必要条件 ,并建立了乘积空间的 I(L)值完全诱导空间与 I(L)值完全诱导空间的乘积空间的联系  相似文献   
105.
本文选择酒石酸消除海水基体对铜信号的干扰,用塞曼石墨炉原子吸收法直接测定海水中的铜。从Cu的原子化曲线可知,加入酒石酸后,背景值减小,Cu原子吸收信号增强,且出现时间提前,表明酒石酸是有效的海水基体改进剂。用P.E.Z3030光谱仪测得双蒸水及海水中的元素Cu的特征质量(m。)分别为12.5pg及12.7pg;检测限分别为0.18μg/L和0.19μg/L,表明基体效应已消除,符合海洋监测要求。可用纯Cu标准溶液作校正曲线,以国家海洋局的两个标准海水样品中的Cu评定本法的准确度,相对偏差为0及-4.6%,与经典的经富集后的FAAS法的结果相比,相对偏差在3.0—6.5%范围内。用不同类型的光谱仪测定了30个海水样品,回收率在89—104%范围内。本法操作简便、快速。  相似文献   
106.
本文就山东省海积型硅砂资源的开发应用现状及今后进一步的开发应用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7.
Diagnosis of iridovirus in large yellow croaker by PCR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A rapid and sensitive PCR-based method for the detection of the large yellow croaker iridovirus(LYCIV) is described,which involves the amplification of a 295 bp fragment of the LYCIV ATPase gene from DNA isolated from naturally infected fish spleen.Sequencing of LYCIV ATPase gene fragment showed it shared 100% nucleotide sequence homology with the corresponding region of the ATPase gene of red sea bream iridovirus(RSIV) and sea bass iridovirus(SBIV),suggesting that LYCIV was homologous with RSIV and SBIV at least in part of the gemone.The specificity and sensitivity of the PCR procedure were tested on the iridovirus-infected fishes,the expected fragment was detected from spleen DNA samples of infected fishes,whereas no fragments were amplified from healthy fish spleen DNA,white spot syndrome baculoviruses(WSBV) DNA and pseudorabies virus(PRV) DNA.Detection limit of this method was 10-7 ng positive plasmid DNA containing target sequence,equal to about 100 virions.In the infected experiment,first positive detection(1/4) appeared at Day 3 post-infection,all fish(4/4) tested positive at Day 7,however obvious symptoms were observed at Day 8,so LYCIV infection could be detected prior to the appearance of obvious symptoms.Thes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is PCR method could be used for early,rapid and specific detection of LYCIV infection.  相似文献   
108.
徐钟良  陈启发 《台湾海峡》2001,20(Z1):207-211
据开发应用水产饲料膨化机实践,初步论述了膨化机生产能力与动力匹配,螺杆设计参数长径比,物料在腔内滞留时间,膨化腔设计及其温度调控,并提出改进设计的见解.  相似文献   
109.
在水温20 ℃和盐度30的条件下研究摄食水平对(魚夋)碳收支的影响.摄食水平分为饥饿(不投喂)、1、2、3、4(指日摄食量占鱼体重百分比)和自由摄食共6组,实验持续21 d.结果表明:摄食水平对碳消化率没有影响.碳转化率、净生长率与摄食水平之间呈显著正相关关系,在自由摄食状态下分别达到9.29%和10.41%.非粪便流失碳随摄食水平增加而显著降低.粪便碳占摄入碳比例变化不大,与摄食水平间无规律性关系.在自由摄食状态下,大部分摄入碳量均通过非粪便途径流失,其中大部分是呼吸过程消耗的.余下的部分中,粪便流失量和鱼体保存量各占一半.鱼体每增长1 g体重伴有979.56 mg碳流失.在自由摄食状态下(魚夋)碳收支方程式为:100摄入碳=9.29生长碳+9.69粪便碳+79.94非粪便流失碳.  相似文献   
110.
台湾海峡野生牙鲆人工育苗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报道了2004年3月对产自台湾海峡的野生牙鲆(Paralichthys olivaceus)进行人工育苗的研究结果。共获153万粒受精卵,孵出仔鱼140.8万尾,孵化率达92%,在育苗水温为20~24℃,海水盐度为26~31的条件下,经63 d培育,育出全长3.8~5.5 cm的幼鱼53.39万尾,成活率为37.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