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63篇
  免费   1503篇
  国内免费   2000篇
测绘学   220篇
大气科学   136篇
地球物理   1070篇
地质学   6550篇
海洋学   934篇
天文学   48篇
综合类   433篇
自然地理   375篇
  2024年   88篇
  2023年   265篇
  2022年   360篇
  2021年   400篇
  2020年   303篇
  2019年   327篇
  2018年   271篇
  2017年   282篇
  2016年   285篇
  2015年   329篇
  2014年   502篇
  2013年   356篇
  2012年   493篇
  2011年   405篇
  2010年   382篇
  2009年   366篇
  2008年   352篇
  2007年   321篇
  2006年   263篇
  2005年   254篇
  2004年   205篇
  2003年   192篇
  2002年   226篇
  2001年   223篇
  2000年   205篇
  1999年   220篇
  1998年   175篇
  1997年   198篇
  1996年   218篇
  1995年   172篇
  1994年   187篇
  1993年   155篇
  1992年   162篇
  1991年   159篇
  1990年   145篇
  1989年   105篇
  1988年   38篇
  1987年   33篇
  1986年   24篇
  1985年   17篇
  1984年   10篇
  1983年   13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12篇
  1980年   7篇
  1979年   4篇
  1976年   6篇
  1974年   5篇
  1964年   10篇
  194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97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 毫秒
31.
为研究内孤立波与沙波的相互作用,本文对基于OpenFOAM的SedWaveFoam求解器进行改进,建立了内孤立波-泥沙运动欧拉两相流模型。在利用试验资料对模型进行验证的基础上,在南海北部典型代表性条件下,模拟分析了500 m水深位置沙波床面上内孤立波作用下的水动力变化和泥沙运动。结果表明,内孤立波逐渐离开沙波时,海底沙波背流面处出现与内孤立波背景流速反向的流速,在内孤立波导致的流场作用下,沙波床面上的泥沙悬起并运动到床面以上的水体中。振幅100 m的内孤立波可以导致床面以上14 m高的位置处出现约0.07 kg/m3的悬沙浓度。  相似文献   
32.
陆力 《水科学进展》1991,2(3):162-170
本文导出了固液两相流体中球空泡的振荡方程,并用数值方法讨论了固体颗粒对它泡运动及泡壁压强的影响,得到了固相浓度、颗粒尺寸等因素与空泡运动之间的定性关系。在分析过程中,考虑了液体与颗粒之间力的双向耦合作用。  相似文献   
33.
"成都粘土"由Thorp和Dye于1936年命名,用以指示分布在四川盆地西部、西北部丘陵及高阶地上的含钙质结核粘土。Thorp和Dye并提出,"成都粘土"可能是遭受风化的风尘堆积。在四川盆地西北部,发育完整的第四纪粘土剖面,自上而下可分为三层:"成都粘土"、褐色粘土及网纹红土。在Thorp和Dye之后的70多年间,"成都粘土"成为土壤学家、地理学家和地质学家所共同关注的研究对象。但是,"成都粘土"的成因、物源、时代及其古环境意义,以及"成都粘土"与青藏高原黄土、黄土高原黄土的关系是一个长期争论的、有待解决的科学问题。"成都粘土"作为可能的风成堆积,针对其的研究,对认识和了解地质时期,尤其是冰期和冰消期四川盆地西部及其周边地区风向、大气环流格局及强度,以及风尘源区的植被覆盖及干旱化等古环境变化是十分有意义的。此外,"成都粘土"及其下伏的褐色粘土和网纹红土是著名的超固结性、胀缩性和裂隙性粘土,对于这一特殊土体的研究亦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为此,就有关成都粘土的研究历史进行了回顾,并对今后的研究工作提出如下建议:1.深入调查成都粘土的分布范围及其地貌分布特征;2.开展成都粘土的精细年代学研究并建立标准剖面;3.褐色粘土和网纹红土的成因及物源的深入研究;4.确认"成都粘土"、褐色粘土及网纹红土三者间的关系及可能存在的沉积间断;5.阐明"成都粘土"与川西高原黄土、黄土高原黄土之间的物源关系;6.重建"成都粘土"的风尘传输过程及机制;7.探索各层粘土的成因及后期风化改造对其超固结性、胀缩性和裂隙性发育的影响。  相似文献   
34.
长江三角洲地区是寻找长江历史演化信息的关键地区之一。本文通过DY03孔长时间序列元素地球化学的研究,利用元素地球化学特征示踪物源变化,初步揭示长江三角洲地区物源变化的总体情况,分析讨论长江三角洲地区沉积记录对长江贯通的指示意义。研究发现,在晚上新世31Ma左右时期,钻孔中指示物源变化的 K2O/Al2O3, SiO2/Al2O3, Zr/Ti,Th/Sc,Th/Co,Th/Cr,Nb/Co等元素比值都发生由高到低的显著变化,而3.1Ma之后元素比值变化不大。化学风化A-CN-K图解也进一步说明在3.1Ma前后,沉积物具有不同的化学风化趋势。以上特征说明,在晚上新世时期本区物源曾发生重大变化,表现为沉积物来源由近源转变为远源,源岩由酸性长英质矿物为主转变为基性矿物为主。这次物源变化很可能说明最早在晚上新世长江上游物质已经通过长江三峡输送到现代长江三角洲地区。  相似文献   
35.
提要:成都平原晚更新世成都粘土地球化学分析表明,不同剖面样品的化学组成具有较好的一致性,以SiO2(平均75.24%)、Al2O3(平均14.12%)、Fe2O3(平均5.81%)为主,地球化学特征与UCC基本相似。与北方黄土相比,成都粘土具有较高的TiO2/Al2O3、Zr/Al、Zr/Ti和Y/Al以及较低的Eu/Eu?鄢、LaN/SmN和LaN/YbN比值,这些特征与成都平原第四系深层土壤样品组成一致,表明成都粘土来源于当地,与北方黄土物源不同。成都粘土CIA平均值为78.59,高于北方黄土平均值(69.34),经历了中期的K迁移阶段,在风化过程中Ca、Na、Mg和K是主要的活动性元素。与北方黄土相比,成都粘土Na、Mg、K和Ca亏损较大,表明经历了更强的化学风化。  相似文献   
36.
北黄海盆地东部坳陷火成岩地震相识别与分布预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北黄海盆地东部坳陷火成岩分布复杂并具有多期性,直接影响了油气成藏作用,然而目前对其空间分布尚缺乏深入认识,制约着该区勘探开发的部署。利用全三维地震资料,根据地震反射特征识别出了不同类型的火成岩地震相模式,并对其不同特征进行了分析,通过地震相识别进行平面追踪,结合时间切片三维地震技术及属性分析对火成岩分布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北黄海盆地东部坳陷主要发育柱状、尖峰状、蘑菇状和丘状4种火成岩反射地震相;研究区火成岩分区性较明显,主要发育3处火成岩体,分别位于东部隆起剥蚀区、坳陷中部和坳陷的西北部。  相似文献   
37.
冲绳海槽沉积物物源示踪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冲绳海槽作为浅水陆架与深海大洋之间联系的过渡地带,其海底的厚层沉积物记录了晚第四纪海平面波动、构造活动、气候变化,以及冲绳海槽古环境演化信息,因此,对于冲绳海槽沉积物的研究一直是边缘海研究中的热点问题之一,而识别沉积物物源成为解决这一系列问题的关键。众多学者已对冲绳海槽沉积物的来源进行了诸多探讨,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在综合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系统地总结了冲绳海槽沉积物的来源及示踪方法,包括矿物学、地球化学以及环境磁学,评述了目前研究存在的问题,并对未来沉积物物源的识别工作提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38.
乌干达Albert地堑中新—上新统沉积特征及控制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乌干达Albert地堑位于东非裂谷西支北段,是晚中新世开始发育的陆内裂谷盆地。盆地油气资源丰富,中新—上新统砂岩是盆地的主要储层。综合运用录井、测井、岩心、孢藻和地震等资料分析认为,该时期气候温湿,湖平面振荡式上升;盆地物源体系复杂,发育Victoria Nile、Albert Nile和Kafu等多条主水系;盆地构造分带差异明显,由北至南依次发育缓坡带、中部断阶带、南部陡断带、断阶带和高角度斜坡带。北部缓坡带发育沿盆地长轴方向的正常三角洲;中部断阶带、南部陡断带及南部断阶带发育一系列垂直于盆地轴向的扇三角洲及湖底扇;高角度斜坡带发育沿盆地长轴方向的扇三角洲及近岸水下扇。沉积体系的类型及展布特征与物源体系、构造分带、湖平面升降和气候特征密切相关。综合分析认为盆地北部区域、东部边界断层下降盘及盆地南部是良好的储盖组合发育区。  相似文献   
39.
江陵凹陷南斜坡新沟嘴组下段薄互层滩坝砂储层预测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莉 《海洋地质前沿》2016,32(12):46-53
江陵凹陷南斜坡古近系新沟嘴组下段岩性岩相变化大,储层厚度薄,岩性圈闭的识别难度大。此次针对凹陷南斜坡金家场三维区,以古地貌与成藏分析为基础,以砂组或单砂层为单元,以薄互层砂体预测为核心,以地震地质复合微相为指导,建立了一套利用地震地质复合相控和地质统计学反演相结合的薄互层砂岩储层预测技术,开展了南斜坡地区的砂岩展布规律预测,为江陵凹陷新领域的油气勘探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40.
大川中地区须家河组二、四段地震相与沉积相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四川盆地上三叠统须家河组油气勘探开始于20世纪40年代,其中须二段、须四段是主要探目的层段,也是盆地周边地区寻找新气源最有利层位之一。依据地震地层学方法和理论,结合钻井与测井资料,将大川中地区须家河组划分成7个地震层序边界,分别为SB1—SB7,与之对应6个最大湖泛面,分别为MFS1—MFS6,并对层序界面的地震反射特征进行了总结。利用地震反射内部结构、外部形态和反射波终止类型,在大川中地区须家河组须二段与四段内共识别出平行—亚平行、前积、丘状、透镜状及发散状地震反射特征等5种地震相,并对18条二维地震测线进行了剖面地震相的综合解释,编制了须二段与四段的地震相平面分布图。通过地震相与沉积相的转换,分别划分出冲积扇、扇三角洲、辫状河三角洲以及湖泊等沉积体系,编制了大川中地区须家河组二段与四段沉积相平面图,对大川中地区须家河组构造格局的演化规律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