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58篇
  免费   549篇
  国内免费   583篇
测绘学   37篇
地球物理   744篇
地质学   3583篇
海洋学   81篇
综合类   121篇
自然地理   24篇
  2024年   49篇
  2023年   140篇
  2022年   170篇
  2021年   163篇
  2020年   117篇
  2019年   127篇
  2018年   69篇
  2017年   105篇
  2016年   124篇
  2015年   102篇
  2014年   170篇
  2013年   152篇
  2012年   168篇
  2011年   174篇
  2010年   149篇
  2009年   149篇
  2008年   201篇
  2007年   179篇
  2006年   158篇
  2005年   175篇
  2004年   131篇
  2003年   139篇
  2002年   115篇
  2001年   100篇
  2000年   108篇
  1999年   89篇
  1998年   98篇
  1997年   83篇
  1996年   98篇
  1995年   73篇
  1994年   59篇
  1993年   64篇
  1992年   61篇
  1991年   171篇
  1990年   153篇
  1989年   106篇
  1988年   25篇
  1987年   16篇
  1986年   15篇
  1985年   14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4篇
  1965年   2篇
  1959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4年   2篇
  194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井中激电在金矿床上应用的地质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有太 《物探与化探》1990,14(3):202-208
本文是长江中下游铁铜成矿带中洋鸡山硫化物型金矿床上井中激电成果之一。通过在矿区初勘阶段中激发极化测井,不仅为地面激电异常解释提供了客观真实的物性参数(η、ρ)依据,合理地评价了地面激电异常,而且在岩矿心采取率不高或空段,发现了漏编的矿层,正确指导补斜。特别是地一井方式方位测量,发现了孔旁盲矿(极化体),所推断引起异常的盲矿体相对钻孔的空间位置,大致深度和产状均与钻探结果相符。在矿区矿床勘探中发挥了良好作用,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效果。  相似文献   
992.
油页岩是一种很有前景的油气资源,测井技术是油页岩矿勘探开发的关键技术。该文依托姚庄地区油页岩矿钻孔的测井工作,通过对典型钻孔zk002的测井资料进行分析对比,得出测井曲线的变化与岩层有机质含量的关系,识别出地层岩性,并定出含油页岩层厚度,其结果与地质岩心钻探结果基本一致,因此,测井技术能较好地识别含油页岩层。  相似文献   
993.
994.
新疆东北部乌伦古河地区位于天山-兴蒙造山系东-西准噶尔弧盆系,涵盖准噶尔洋内弧(萨吾尔山-加波萨尔岛弧)、科克森他乌-阿尔曼泰蛇绿岩混杂岩带、塔尔巴哈台-三塘湖复合岛弧带(卡拉麦里-莫钦乌拉岛弧带)等3个Ⅲ级构造单元(潘桂棠等,2009),属哈萨克斯坦波谢库尔-成吉斯到我国雪米斯坦-沙尔布提Cu-Au-Be-U成矿带(申萍等,2015)的东延,相邻的雪米斯坦山地区已发现有白杨河铍铀矿床等一系列的铀矿床、矿点和矿化点,乌伦古河地区虽未发现成规模的铀矿床和铀矿点,但已发现大量的铀矿化点和异常点,具有较大的铀成矿潜力。根据其铀矿化赋存主岩、矿化特征及控制因素,乌伦古河地区铀矿化类型主要见碳硅泥岩型、伟晶岩型、花岗岩型和表生富集型,其中以碳硅泥岩型铀矿化为主。  相似文献   
995.
黑龙江大兴安岭地区HFU-09号航放异常特征及找矿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奎城 《地质与勘探》2016,52(3):556-563
利用大兴安岭地区1/5万高精度航放资料,对圈定的HFU-09号航放异常开展了综合查证,采用的工作手段包括剖面、面积性查证及深部钻探验证。在钻孔中发现了低品位铀矿体、铀矿化体、铅锌矿化体及铌钽矿找矿线索。根据查证结果认为,1:5万航空物探调查圈定的航放异常与地面伽玛能谱测量圈定的U、Th异常对应性较好,异常再现性较明显。区内岩石破碎铁染发育部位一般存在矿化。在对赋存于花岗岩中的航放异常进行查证时,需结合岩石的具体矿化蚀变特征进行贵金属、有色金属矿产的评价,以期发现多金属矿床。  相似文献   
996.
徐国栋  金斌  葛建华  董俊  程江 《岩矿测试》2016,35(2):134-137
目前采用酸溶分解试样,以硫脲或磷酸氢二铵为基体改进剂,应用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GFAAS)可以直接测定各类地质样品中的痕量银;但应用于测定碳酸盐岩中的痕量银时,基体元素钙镁会产生干扰,同时影响石墨管的使用寿命。本文采用盐酸-硝酸-氢氟酸-高氯酸四酸溶样,硝酸提取,以草酸铵(45.5 g/L)作基体改进剂,试液中的钙镁与草酸铵快速反应生成白色沉淀物而分离,并形成了具有挥发性的铵盐介质环境,可显著提高石墨炉的灰化温度进一步除去铵盐介质,从而消除了基体元素的各种影响。本方法操作简单,经国家标准物质验证,其测定值与标准值的相对偏差均小于10%,检出限为0.010μg/g,精密度(RSD,n=12)小于1.0%。本方法不仅分离了干扰基体,而且比前人采用的一米光栅发射光谱法的检出限(0.04μg/g)更低。  相似文献   
997.
砂岩铀矿主要指形成于层间氧化还原过渡带的层间氧化型砂岩铀矿(王正邦,2002),一般产于中新生代盆地内,具品位低、储量大的特点(侯惠群等,2015)。四川盆地是西南地区最大的中生代盆地,铀矿成矿地质条件优越,其找矿前景备受关注,其基底由上、下两部分组成,下部为前震旦纪结晶基底或褶皱基底,上部为震旦纪—中三叠世上扬子陆表海相碳酸盐岩和碎屑岩沉积建造,和盆地周边的火山岩、侵入岩组成了盆地的基底和蚀源区,广泛出露于盆地周边。前人曾在四川盆地内开展过大量的基础地质及矿产地质工作,以石油、煤炭工作程度较高,而铀矿地质工作程度较低。总体来说,铀矿勘查工作以四川盆地北部研究多,南部研究少;盆缘研究多,盆中研究少;局部研究多,全盆研究少;沉积相研究多,构造研究少;矿床研究多,成矿带研究少;矿床工作多,外围工作少。近年来,随着技术进步、工作手段及研究手段的丰富,对四川盆地、川北砂岩型铀矿的成矿理论有新的认识(巫声扬,1989;张金带,2005;荣建锋,2009;黄昌华,2015)。目前较为流行的观点认为,川北砂岩铀矿化经历了沉积成岩和热液改造富集两个阶段,在某种程度上肯定后生成矿作用的重要性。上述这些研究为在四川盆地开展砂岩型铀矿找矿工作中提供了信息,为四川盆地砂岩型铀矿远景预测及找矿方向提供了新的找矿思路。  相似文献   
998.
氧化还原障在热液铀矿成矿中的作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铀是变价元素,氧化还原条件控制铀的迁移和沉淀。铀在氧化环境中呈U~(6+)形式存在,在还原条件下则以U~(4+)形式存在。氧化态六价铀主要以可溶的碳酸铀酰/氟化铀酰络合物形式在水溶液中迁移,还原态四价铀主要以沥青铀矿和铀石等形式富集沉淀成矿。热液铀矿的形成需要一对空间上密切共生的氧化障/氧化剂和还原障/还原剂,二者缺一不可。首先,氧化障中氧化剂将富铀岩石中的铀大量氧化形成U~(6+),溶解进入水溶液迁移;第二,高氧化性富铀溶液遇到还原障,U~(6+)还原成U~(4+)沉淀下来,富集形成铀矿。前人虽然对铀的地球化学性质及氧化还原反应在铀成矿中作用已比较了解,但如何在实际铀矿成矿系统中准确识别氧化还原障,有效利用氧化还原障的控矿机理指导找矿,还存在一些模糊认识,制约了铀成矿理论的发展和找矿方法的提升。本文以我国最重要的砂岩型铀矿、火山岩型铀矿、花岗岩型铀矿和变质型铀矿为例,总结了与铀矿化有关的氧化还原障的主要类型,探讨了红层等蒸发盐地层(氧化障),有机质、煌斑岩等中基性岩脉(还原障)与铀矿之间的关系及控矿机制,揭示了成矿盆地中铀-煤、铀-气(油)共生的机制,阐明了翁泉沟硼、铁、铀矿共生原因,建立了不同类型铀矿成矿模型。  相似文献   
999.
沉积岩的微量元素及稀土元素对沉积环境的水介质变化有着较高的敏感度,是研究古沉积环境及沉积物源构造背景的有效手段。本文采用ICP-MS和扫描电镜(SEM)对鄂尔多斯北缘早-中侏罗世延安组、直罗组不同层位的28件泥岩、粉砂质泥岩样品进行了微量、稀土元素测试和粘土矿物分析,结合古生物化石组合及宏观沉积特征,旨在探讨延安组、直罗组氧化-还原条件、源区构造背景及古气候演变对铀成矿的影响。研究表明:1元素B、Sr/Ba、B/Ga组合及U/Th、V/V+Ni、V/Cr、Ni/Co组合指示延安组、直罗组沉积时的古水体介质均为富氧的淡水环境,直罗组古水体盐度相对偏高;Fe~(2+)/Fe~(3+)指示延安组成煤、成岩阶段形成了区域性的原生还原层,而直罗组上段红层为强氧化背景。2沉积学研究表明延安期至直罗期,鄂尔多斯盆地北缘岩相古地理演化经历了河流-冲积扇、湖泊三角洲-沼泽、辫状河-曲流河,Sr、Cu、Sr/Cu、FeO/MnO、Al_2O_3/MgO等比值和粘土矿物组合垂向变化总体上反映古气候经历了温暖潮湿—干湿交替—干旱-半干旱的转变过程,直罗组底部不整合及上段红层广泛发育期为转换的关键时期;3CIA、ICV指数反映延安组物源区构造环境相对稳定,中侏罗世直罗期,鄂尔多斯盆地周缘构造活动性迅速增强;4沉积岩La-Th-Sc、La/Yb-ΣREE及F1-F2判别图解显示本研究区延安组、直罗组沉积物源主要来自上地壳长英质源区,同时具有一定量的碱性玄武岩的混合,其构造背景以大陆边缘型为主,部分物源显示来自大陆岛弧构造背景。以上综合研究表明:延安期-直罗期古气候的转变和富氧古水体条件对本区煤、砂岩型铀大规模成矿作用有着重要的地质意义。  相似文献   
1000.
酸性含Fe3+溶液作用下铀的溶解迁移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不同Fe~(3+)浓度的酸性溶液,对取自新疆伊犁盆地的砂岩铀矿石进行了溶浸对比试验,探讨了铀在酸性含Fe~(3+)溶液作用下的溶解迁移动力学特征及其与Fe~(3+)的关系。结果表明,在Fe~(3+)的氧化作用下,铀从矿石向溶液的迁移于10小时内快速达到平衡,溶解速度衰减迅速;铀的溶解速度与Fe~(3+)向Fe~(2+)转化速度呈正相关的指数函数关系,当Fe~(3+)向Fe~(2+)转化速度趋近零时,铀的氧化溶解基本停止,溶液中的铀达到平衡浓度;Fe~(3+)向Fe~(2+)浓度达到2g/L可使铀强烈溶解迁移,而溶液酸度增高会弱化铀溶解速度与Fe~(3+)转换速度的关系,但酸度在2g/L~4g/L(对应pH值1.65~1.33)之间变化不会对铀的浸出产生显著影响;保持Fe~(3+)浓度为2g/L、酸度为2g/L(pH值1.65)的水化学条件对铀的溶浸是经济且足够有效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