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2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66篇
测绘学   3篇
地球物理   1篇
地质学   202篇
综合类   1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2篇
  1976年   1篇
  1975年   2篇
  1974年   1篇
  197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71.
湖南仁里5号花岗伟晶岩是1条分异程度很高的伟晶岩脉,其岩相带分为2类:外部带(Ⅰ—Ⅱ)和内部带(Ⅲ—V).文章用电子探针定量分析(EPMA)和背散射电子图像(BSE)研究了 5号脉中的铌矿物.研究揭示:铌铁矿-铁矿存在于大部分结构带中,而铌锰矿和细晶石主要局限于V带.Ⅰ—Ⅲ带的铌铁矿在结构上表现为中心富集Nb元素...  相似文献   
172.
陈宝泉 《福建地质》2007,26(2):88-99
通过特征分析模型分析和变量选取及关联度分级,对闽北地区头—下柳源一带伟晶岩型铌矿产进行远景预测研究。运用特征分析模型(Ⅰ-Ⅳ)计算统计矿床的关联度,对已知矿床模型单元进行检验及对未知统计矿床进行预测,并进行远景预测分级。  相似文献   
173.
尼日利亚中生代环状杂岩中产出丰富的含锡(铌)等多金属的花岗岩,其中与成矿相关且占主体的2种岩石类型是碱性花岗岩和黑云母花岗岩,前者具有含碱性暗色矿物过碱质特征,后者具有含黑云母过铝质特征。前人对2种共生的岩石对锡(铌)成矿作用可能的制约机制还未深入探讨,综合分析前人研究资料,为理解非造山A型花岗岩锡(铌)成矿作用提供新视角,进一步明确找矿方向。2种岩石绝大多数在侏罗纪侵位,但在同一杂岩体中,碱性花岗岩锆石结晶普遍稍早于黑云母花岗岩,且前者分异程度稍弱于后者。碱性花岗岩是起源于富集地幔岩浆在极端分离结晶作用下的产物,但此过程中有部分地壳物质的混染。过铝质黑云母花岗岩并非与造山型过铝质花岗岩一样来自地壳物质的熔融,它更可能是来自于碱性花岗岩同一母岩浆演化的另一个混染了更多地壳物质的晚期分支。与俯冲背景的成锡花岗岩一样,尼日利亚锡多金属富集主要与弱过铝质黑云母花岗岩有关,受岩浆后期出溶流体的显著影响。碱性花岗岩对锡(铌)元素的富集程度,大致代表了未受出溶流体影响时共生黑云母花岗岩的锡(铌)含量。成矿物质来源为泛非基底围岩,元素的富集成矿主要被分离结晶和流体出溶行为控制。尼日利亚不成...  相似文献   
174.
川西花岗- 伟晶岩型锂矿科学钻探:科学问题和科学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松潘-甘孜造山带是一条锂-铍-稀有元素超常富集的地带。针对锂矿资源上游勘探开发的瓶颈,实施川西锂矿3000m科学钻探,穿过变质岩、伟晶岩和花岗岩,建立多学科地壳锂柱。围绕"花岗-伟晶岩型锂矿的构造成因"、"与锂矿有关的花岗岩属性和成因类型"、"花岗岩与伟晶岩的关系及分异作用"、"稀有金属的"源-运-储-剥"过程"、"变形-变质-岩浆-成矿的造山过程:从热量耗损到锂的富集",以及"含稀有元素极端条件下微生物的特异性、多样性及与深度关系"等关键科学问题,实现为锂矿的找矿突破提供构造背景、制约要素、参考数据和科学依据,为找矿远景预测靶区提供科学标志,并力图建立创新性锂矿成因理论,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5.
为提高碾子山地区铌、矿的地球化学特征研究程度,通过1:1 万土壤地球化学测量,对区内地球化学元素含量特征、单元素异常特征、综合异常特征等进行研究分析。结果表明: 碾子山地区Nb、Ta等元素在研究区位于高背景场,在土壤中分布不均,存在局部富集成矿的可能; R型聚类分析将18种元素分为贵金属、有色金属元素,稀有、稀土元素和分散元素3组,显示为正长花岗岩体元素聚类组合特征,表明铌、矿与花岗岩体关系密切; 研究区共圈出土壤单元素异常521处,综合异常12处,其中碾-2012-Ht-2、碾-2012-Ht-7和碾-2012-Ht-11 3处综合异常为重点异常,成矿潜力较大。经槽探及钻探工程验证,共发现铌、低品位矿体3条,铌、矿化体11条,呈脉状分布于早白垩世碱性花岗岩、正长花岗岩中。  相似文献   
176.
对黄山铌矿区含矿岩体(黑云母二长花岗岩、花岗伟晶岩、细粒黑云母花岗岩)的主量元素、微量元素进行地球化学分析,并与成矿带典型A型花岗岩对比,发现它们属于高分异花岗岩,具富硅高碱、贫钙低镁的特征,A/CNK值均>1,属于准铝质—过铝质岩石。岩石富集高场强元素Nb、Th、Ta、Zr、U、Hf及大离子亲石元素Rb,亏损大离子亲石元素Ba、Sr、P及高场强元素Ti。球粒陨石标准化稀土元素配分形式属于“海鸥型”,具强烈的Eu负异常。10 000×Ga/Al值均>2.60、Zr+Nb+Ce+Y总量远高于350×10-6,岩石成因类型为板内花岗岩A1亚类,推断岩体是在拉张构造背景下由于地幔物质上涌导致底侵作用,促使下地壳部分熔融形成了初始岩浆,在上侵过程中有地壳物质的混染。岩浆在侵位过程中发生的结晶分异作用,使铌等成矿元素与岩浆熔体分离,高分异演化熔体、富挥发份流体(主要是F、Cl)共同作用是铌富集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77.
寻找传统化石燃料的替代能源已成为全球性议题。受动力电池消费的拉动,锂资源需求急剧上升,伟晶岩型锂矿勘查热度持续攀升。虽然众多伟晶岩型锂矿地质特征尚不清晰,已有证据表明锂辉石是大多数大型-巨型伟晶岩型锂矿床的主要含锂矿物。与许多近直立的伟晶岩脉群不同,世界范围内大多数太古代伟晶岩矿脉往往呈近水平或缓倾斜在角闪岩相围岩中产出,它们往往具有复杂的三维形态并发育明显的矿物和地球化学分带。这些太古代伟晶岩脉通常形成于挤压或压剪构造体制下同变质环境中,成岩期最小主应力(σ;)近竖直。因此,伟晶岩常常侵位于近水平的构造局部引张区而形成复杂的几何学形态。压性的构造环境为富锂熔体多次脉动式注入和富含挥发分熔体垂向结晶分异提供了充足的时间;锂辉石在中高温压条件下结晶成为缓倾富锂带中最为常见的含锂矿物。  相似文献   
178.
江西葛源黄山铌(钽)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西葛源黄山铌()矿床位于灵山花岗岩体西侧的内外接触带上,受赣东北深大断裂及其次级北东向和北西西向断裂的控制。围岩蚀变主要为角岩化、矽卡岩化和黑鳞、铁锂云母岩化等。总体矿化特征,近岩体富铌,远岩体而富。  相似文献   
179.
报道了利用一次溶样和同一化学流程分离富集地质样品中铂族元素(Pt、Pd、Os、Ir和Ru)和Re的方法.该化学流程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 Carius管溶样法分解岩石样品中富集铂族元素的矿物;(2)四氯化碳萃取法分离出Os;(3)微蒸馏法进一步纯化Os;(4)阳离子交换树脂法将铂族元素(Pt、Pd、Ir和Ru)以及R...  相似文献   
180.
文章利用黄铁矿流体包裹体惰性气体同位素,探讨了广西栗木锡铌矿田成矿流体的来源.黄铁矿流体包裹体的3He/4He比值为0.14~0.97 Ra,远远低于地幔流体的比值,接近饱和大气水的比值,并与地壳流体的比值处在相同的数量级上;40 Ar/36 Ar比值为555.98~ 855.11,平均705.55,显然偏离大气氩的同位素组成;40Ar*/4He比值为0.08~0.27,平均值为0.153,接近地壳值;20Ne/22 Ne=9.671~9.748和21Ne/22 Ne=0.0306~ 0.0330,具有饱和大气水的Ne同位素比值特征.结果表明,广西栗木锡铌矿田老虎头、牛栏岭和金竹源3个矿床的成矿流体是大气水和地壳流体的混合流体;水溪庙矿床的成矿流体也主要是大气水和地壳流体的混合流体,但可能有少量地幔流体的加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