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992篇
  免费   1608篇
  国内免费   3940篇
测绘学   239篇
地球物理   189篇
地质学   16027篇
海洋学   70篇
综合类   846篇
自然地理   169篇
  2024年   85篇
  2023年   335篇
  2022年   339篇
  2021年   344篇
  2020年   329篇
  2019年   341篇
  2018年   257篇
  2017年   299篇
  2016年   375篇
  2015年   396篇
  2014年   705篇
  2013年   482篇
  2012年   602篇
  2011年   713篇
  2010年   511篇
  2009年   479篇
  2008年   462篇
  2007年   380篇
  2006年   438篇
  2005年   316篇
  2004年   346篇
  2003年   365篇
  2002年   400篇
  2001年   500篇
  2000年   464篇
  1999年   564篇
  1998年   718篇
  1997年   710篇
  1996年   694篇
  1995年   683篇
  1994年   563篇
  1993年   588篇
  1992年   763篇
  1991年   836篇
  1990年   477篇
  1989年   449篇
  1988年   75篇
  1987年   54篇
  1986年   23篇
  1985年   11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7篇
  1977年   4篇
  1975年   5篇
  1973年   3篇
  1972年   5篇
  1950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971.
湘西北地区镍钼多金属矿床成矿物质来源的新论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湘西北地区产于下寒武统底部黑色页岩中的镍钼多金属矿床,由于它严格地受区域断裂构造控制,在岩石学,矿物学,地球化学,以及矿床具有两套成矿系统等方面,都反映出并非陆源搬运沉积产物,而且有海底喷气作用的特征,其成矿物质来源应与海底喷气作用紧密相关。  相似文献   
972.
中国与花岗岩有关的萤石矿床地质特征及成矿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曹俊臣 《地质与勘探》1994,30(5):1-6,13
我国的萤石矿床主要产于火山岩系和硅酸盐岩石中。空间上多与中生代火山岩和酸性浸入岩有关,少部分产于沉积碳酸岩地区。成矿方式多为热液脉状充填(交代)式。重点讨论了与花岗岩有关的我国萤石矿床的地质特征及其成矿作用。  相似文献   
973.
滇中郝家河砂岩铜矿的地球化学及其成因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秦德先  马宏 《地质论评》1994,40(2):183-192
本文论术字滇中生代地层与矿区及春外围马头山组中铜的时空分布与迁移富集规律,揭示了矿床的沉积-后期叠加改造成因。成矿作用经历了同生沉积形成矿源层,后期叠加改造形成矿体的过程。后期改造中铜元素发生了大量迁移,矿质主要来自矿体之下伏紫色矿源层。  相似文献   
974.
钨、锡流-熔分配实验结果及其矿床成因意义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陈子龙  彭省临 《地质论评》1994,40(3):274-282
本文用实验确定了钨、锡在成分不同的花岗质熔体相与共存水热流体相的流-熔分配系数(D_(Me)~(V/L))及其与介质溶液(NaF,KF,HF,NaCl等水溶液)摩尔浓度间的函数关系。实验结果表明,钨、锡的分配行为明显不同。在相同条件下,随体系的不同,D_W~(V/L)比D_(Sn)~(V/L)大几倍至二十倍。钠和钾对钨、锡的流-熔分配行为的影响基本相同,而氟和氯对钨、锡的分配行为的影响相差甚远,花岗质熔体的主成分对D_W~(V/L)和D_(Sn)~(V/L)有复杂的影响。利用这些结果探讨与花岗岩有关的钨、锡矿床的成矿机理,得出了一些与前人不同的新认识。  相似文献   
975.
通过对该区银矿床地质特征、成矿地质条件和成矿规律的研究,将区内银矿按成因、成矿作用、矿床地质特征等划分为三类六型。指出了火山-次火山热液型银矿是本区银矿的重要类型。总结了银矿的找矿标志,提出了本区银矿的主攻类型和主攻地区。  相似文献   
976.
福建省上杭县罗卜岭斑岩型铜(钼)矿床地质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谢承涛  周美进 《福建地质》1994,13(3):151-158
罗卜岭异常区处于成矿有利部位,本文通过对该区的热液蚀变分带、岩石化学特征、包裹体特征等的初步研究以及对化探异常进行深部验证,认为罗卜岭异常区存在着斑岩型铜(钼)矿床,是寻找斑岩型铜(钼)矿床的有利靶区。  相似文献   
977.
益阳南郊金矿是一个以石英脉型为主的金矿床.它赋存于冷家溪群玄武质科马提岩与浅变质细碎屑岩的过渡部位,其产出受片理化带控制.矿石物质组分简单,除石英外尚有自然金及少量硫化物矿物.从矿床的地质特征、地层和岩浆岩的含矿性以及稳定同位素特征可知,该矿床具有多物质来源、多成因方式、多成矿阶段的特征,是一个多因复成矿床.矿体的产出受构造控制,与断层相伴的片理化带是良好的找矿标志.  相似文献   
978.
详细叙述了富文金矿床的地质特征,探讨了其成因,认为该矿床属于沉积—岩浆热液改造形成的层控矿床。  相似文献   
979.
李荣清 《湖南地质》1994,13(1):25-28
对湘南多金属成矿区方解石的研究表明,产于钨矿床中的方解石以层状晶体发育为特征,晶体形态主要为{0001}和{012}+{1010},晶体表面具有菱形生长阶梯;产于铅锌矿床中的方解石一般不出现层解石,晶体形态主要为{2131},{0112}+{1010}和{0001}+{1010}+{0112},晶体表面平行纹发育;远矿正常灰岩内方解石晶体形态主要为{4041}。  相似文献   
980.
王本淳 《湖南地质》1994,13(1):49-51,40
于桃矿探采材料中,总结了综合勘探、综合评价、高级储量的分布位置,矿体边界轮廓的准确控制及合理的矿床储量比例等有关改革矿床勘探方法规定的一些认识和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