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3篇
  免费   114篇
  国内免费   309篇
测绘学   6篇
大气科学   8篇
地球物理   35篇
地质学   707篇
海洋学   139篇
天文学   4篇
综合类   31篇
自然地理   66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31篇
  2021年   55篇
  2020年   32篇
  2019年   23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20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38篇
  2013年   38篇
  2012年   43篇
  2011年   31篇
  2010年   42篇
  2009年   32篇
  2008年   29篇
  2007年   26篇
  2006年   27篇
  2005年   27篇
  2004年   31篇
  2003年   37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23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22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25篇
  1996年   25篇
  1995年   37篇
  1994年   24篇
  1993年   17篇
  1992年   29篇
  1991年   20篇
  1990年   26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5年   2篇
  1974年   1篇
  1972年   3篇
  1951年   1篇
  194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61.
西藏地热活动中铯的富集过程探讨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硅华铯矿是青藏高原独特的铯矿床,它赋存在高温地热活动的产物——硅华中,主要分布在高原的强烈地热活动区。为什么硅华铯矿目前仅在青藏高原发现,别的地方尚未见报导,显然跟青藏高原在近期的构造运动有关。本文详细研究了Cs元素在地热流体和泉华中的特征,以及与Rb、Cl等离子的相关关系,探讨了Cs元素的地球化学行为,总结Cs元素在地热活动中的富集过程:地壳的局部重熔作用导致了Cs的预富集;岩浆的结晶、分异使Cs再次浓集;大规模的水/岩反应使流体中Cs更加富集。  相似文献   
962.
笔者对钻井和测井资料综合分析认为:陇东华池油田延长组长3油层组形成于湖盆逐渐萎缩、三角洲沉积不断向湖盆进积期,主要发育有三角洲平原分流河道、洪泛平原、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河口坝、复合式坝、远砂坝和分流间湾等沉积微相,沉积环境由三角洲前缘演变为三角洲平原,储层砂体主要为三角洲前缘的水下分流河道、河口坝和复合式坝砂岩。沉积微相对城华地区延长组长3油层组含油气性的控制主要表现在3个方面:①沉积微相控制着生储盖的组合;②沉积微相控制着储层砂体的展布;③沉积微相影响着储层的储集性能。  相似文献   
963.
江苏发现的硼锡钙石及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硼锡钙石是一种罕见的岛状硼酸盐矿物,其化学式为CaSn[BO_3]_2。一轴晶,负光性,折光率No=1.774,Ne=1.661,比重为4.09,发育{0001}解理,乳白色。矿物产于苏州花岗岩与大理岩接触带矽卡岩中的一个萤石矿床内。它是一种富含硼、氟的高温气液流体作用于钙质围岩而发生交代的产物。它的发现,不仅对矿物产状提供了新的资料,而且对锡、硼的地球化学以及硼酸盐矿物的研究也具有一定的学术意义。  相似文献   
964.
在白云鄂博地区发现的水磷钙钍石呈脉状产于元古代变质石英砂岩中,共生矿物有透辉石、金红石、磷灰石、重晶石、赤铁矿和黄铁矿等。颜色从浅黄色到红褐色乃至黑色,从透明至半透明以至不透明。红褐色水磷钙钍石为玻璃光泽,比重3.42,摩氏硬度4.28—4.29,磁化率(2.34—3.99)×10~(-6)C·G·S·m cm~3/g,平均折光率No=1.65,Ne=1,66,一轴晶(+)。 水磷钙钍石的化学式为:(Ca_(0.5751)Th_(0.4502)U_(0.0070)La_(0.0030))_(1.0353)(P_(0.7578)S_(0.0928))_(0.8506)O_4(CO_3)_(0.1603),0.9H_2O。六方晶系,晶胞参数a=6.94A,c=6.51A。  相似文献   
965.
西藏阿里地区火山岩的岩石系列及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西藏阿里地区冈底斯构造带分布有早白垩世的玄武岩-安山岩-英安岩系列及晚白垩—第三纪的玄武岩-安山岩-流纹岩系列,它们分别属于拉斑玄武及钙碱性系列。前者主要由地幔导源的玄武岩浆经分离结晶作用形成,而钙碱性系列主要由混合作用及同化作用形成。此外其岩浆房的fO_2与fH_2O高,液相线温度偏低并与地壳导源的岩基活动有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966.
本文对中国十四个接触交代钙夕卡岩矿床和钙-镁夕卡岩矿床中的三百多个样品的石榴子石和辉石成分进行了电子探针分析。不同矿床类型的石榴子石和辉石成分代表着钙夕卡岩矿床的十个矿种(Fe、Fe-Cu、Pb-Zn、W、Sn、Sn-Mo-Bi-W、、W-Bi-Cu-Mo、Cu-Zn、Cu-Sn、W-Zn-Cu)和钙-镁夕卡岩矿床的三个矿种(Fe-Cu、Mo、Pb-Zn)。石榴子石和辉石成分变化范围大,大多数石榴子石是含锰铝榴石+铁铝榴石+镁铝榴石小于15%(摩尔百分数)的钙铝榴石-钙铁榴石固溶体;大多数辉石是含小于5%的锰钙辉石的透辉石-钙铁辉石固溶体。有些Pb-Zn钙-镁夕卡岩矿床中的辉石显示出Mn含量有所增加。只有Sn和W钙夕卡岩矿床及Pb-Zn钙-镁夕卡岩矿床含(Sps+Alm+Pyr)总量大于15%的石榴子石。石榴子石和辉石成分与夕卡岩矿床金属矿化类型之间有某些联系。  相似文献   
967.
川西坳陷中段须家河组四段钙屑砂岩气层的成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钙屑砂岩在川西坳陷须家河组四段分布特别广,几乎每个构造、每口井都能见到。岩石大部分致密,目前只在局部井段见到孔隙发育能成为有效储集层。在大量岩石薄片鉴定及资料统计的基础上,对丰谷地区钙屑砂岩的岩石学、成岩作用、储集物性和孔隙发育特征进行了详细的研究。结果表明,丰谷地区钙屑砂岩气层单层砂体厚度大,碳酸盐岩岩屑含量高,方解石胶结物含量低,次生孔隙发育,孔隙类型主要为溶蚀粒间孔。天然气主要来自下三叠统马鞍塘组、须家河组三段、须家河组四中亚段烃源岩。本区钙屑砂岩气层与所经历成岩作用密切相关,属于成岩圈闭型气层。丰谷地区钙屑砂岩气层的形成过程对于勘探类似岩性气藏具有借鉴与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68.
苏北浅滩钙结核的特征及其环境指示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颖  韩喜球  刘杜娟 《海洋学报》2014,36(12):103-110
对采自苏北浅滩的钙结核样品进行了岩石学、矿物学和碳氧同位素的分析。样品富含石英和长石砂屑,碳酸钙胶结,其碳和氧同位素组成分别为-8.38‰~-8.19‰V-PDB及-5.23‰~-5.03‰V-PDB。根据样品的氧同位素组成,利用碳酸盐-水体系氧同位素方程,结合现今底层水温度,并考虑可能存在的温度变化,计算得到古沉淀流体的δ18 O水范围为-4.72‰~-4.52‰VSMOW,较正常海水偏负,认为钙结核的形成可能受到了淡水影响。根据结核中碎屑矿物的成分及其成熟度,判断其包含的碎屑矿物源自古黄河,认为这些结核样品可能形成于海陆交互环境,形成时间约为7~6.5ka BP左右,当时古海平面高度比现今低10m左右,古黄河河道可能位于苏北浅滩附近。  相似文献   
969.
春季东海有害藻华高发区仔稚鱼时空分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2011年春季(3月29日—5月27日)海洋综合调查,对东海有害藻华高发水域(28°15′36″~30°30′16″N、121°52′36″~123°15′6″E)的仔稚鱼种类组成、时空分布以及主要优势种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进行了探讨。调查共采集到仔稚鱼27种,前几位优势种分别为日本鳀Engraulis japonicus、鰕虎科sp.(Gobiidae sp.)、六丝钝尾鰕虎Amblychaeturichthys hexanema、小黄鱼Larimichthys polyactis,该4种占据了总丰度的91.23%。优势种丰度和发育阶段组成的时空变化显示,日本鳀在调查期间有两次产卵小高峰,其仔鱼孵化后向岸漂流;小黄鱼和六丝钝尾鰕虎在此期间只有一次产卵高峰,其仔鱼在舟山群岛邻近水域进行保育。可以看出,调查水域及邻近水域是部分鱼类产卵,仔稚鱼保育、向岸漂流的场所或途径,是鱼类早期生活史中重要生境,一旦暴发有害藻华,补充群体将受到不良影响。多元分析结果显示,所选环境因子对几位优势种仔稚鱼的分布影响不大,推测产卵场位置和保育方式可能是更重要的原因。  相似文献   
970.
为探究富营养河口水体藻华粒级结构的调控机制,本研究利用枯水期珠江口上游河水、下游海水及其等比例混合水进行培养实验,跟踪监测水体中叶绿素a和营养盐的浓度变化,并利用稀释实验估算藻类生长速率(μ)和小型浮游动物的摄食速率(m),以阐明上行控制(营养盐刺激)和下行控制(摄食影响)对藻类粒级结构的影响。结果显示:营养加富能增加藻类的生物量,藻类群落的优势粒级由超微型和微型转换为小型;加富河水中μ维持2~3 d高值后下降,速率为(1.13±0.37)d?1,加富海水中μ逐步增加,速率为(1.06±0.16)d?1,加富混合水中μ轻微波动,速率为(0.58±0.14)d?1,总体上小型藻类μ最大。3组加富水体中m总体均先增大后下降,粒级差异不明显。藻类被小型浮游动物摄食率(m/μ)随粒级增大而减小,说明富营养刺激大粒级的生长,大粒级面临的被摄食压力较小。m/μ随藻类每日的比生长速率(μChl a)降低而增加,说明藻华前期由上行控制主导,后期下行控制作用相对加强。本研究表明,富营养化不仅能够改变藻华的生物量,而且能影响其粒级结构,初步阐明了富营养河口水体中藻华粒级结构的调控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