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3篇
  免费   114篇
  国内免费   309篇
测绘学   6篇
大气科学   8篇
地球物理   35篇
地质学   707篇
海洋学   139篇
天文学   4篇
综合类   31篇
自然地理   66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31篇
  2021年   55篇
  2020年   32篇
  2019年   23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20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38篇
  2013年   38篇
  2012年   43篇
  2011年   31篇
  2010年   42篇
  2009年   32篇
  2008年   29篇
  2007年   26篇
  2006年   27篇
  2005年   27篇
  2004年   31篇
  2003年   37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23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22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25篇
  1996年   25篇
  1995年   37篇
  1994年   24篇
  1993年   17篇
  1992年   29篇
  1991年   20篇
  1990年   26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5年   2篇
  1974年   1篇
  1972年   3篇
  1951年   1篇
  194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1.
单连芳 《矿物学报》1990,10(3):255-258
在河北省沙河县坡山铁矿区见到一种白色钙铝榴石。呈致密块状产在黑云母闪长岩中钙夕卡岩团块中。与黑榴石、钙铁榴石、硅灰石、符山石、透辉石以及其它钙铝榴石共生。此矿物呈半自形粒状,粒径为5—40mm。本文介绍了它的物理性质,化学成分,X射线衍射和红外吸收光谱等一系列分析资料。  相似文献   
912.
周光煦 《地质论评》1940,5(Z1):57-60
石灰岩中含有小顆粒物,狀如魚卵,故名魚卵石Oolite。Gümbel氏以具有層理之薄層,作同心圆狀而包有一核心者,爲外層魚卵石(Extcolithes),内中含許多結晶小粒狀物質者,爲内層魚卵石(Entoolithes)。兩種常產生於一處。其詳細分類另有  相似文献   
913.
由鳕鱼排制备活性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充分利用鳕鱼排这一丰富的钙资源,本文对干鱼骨粉在不同的酸浓度、温度条件下,用盐酸、乳酸和乙酸提取骨钙的效果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盐酸对鳕鱼鱼骨中钙的提取效果最好,可高达60%以上;乳酸次之,提取率约为30%;乙酸的提取率最低。以鱼骨制取的活性钙粉含钙38.27%,含磷为17.73%,Ca/P比约为2:1。活性钙粉中Cu、Mn、Mg、Fe、Zn、Se等微量元素在鱼骨活化处理后有一定的损失。  相似文献   
914.
A mid-Holocene tufa section at 3,815 m altitude in the Qilian Mountains at the northeastern margin of the Tibetan Plateau was tested as a possibly important new climate archive. The tufa carbonate displays a distinct alternation of white and dark layers most probably representing annually deposited sparry and microgranular calcite which is formed during the warm and relatively wet summer and the drier and cooler spring and autumn season with an interruption of tufa formation during the freezing period. The δ^18O record of the tufa site comprises probably 357 years of annually deposited car-bonate-about 4, 000 years bejCore present, which indicates the prevalence of wetter climatic con- ditions in comparison to the present-day situation. This inference is confirmed by palynological data and lake-level reconstructions from a number of sites in the northern foreland of the Qilian Mountains, highlighting the large potential of longer tufa sequences for high-resolution palaeoclimate studies in the future.  相似文献   
915.
用水化学仪器自动记录、现场滴定及取样室内分析等方法,对四川黄龙沟钙华景区水的物理化学动态变化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黄龙钙华的沉积主要起因于水中CO2的大量释放,造成溪流自黄龙泉泉口向下游方向水的二氧化碳分压(p(CO2))和电导率(EC)降低,pH值和方解石饱和指数(SIc)升高。但仔细分析发现,水化学的这一空间变化主要发生在SIc〈1.0时;当SIc〉1.0后,向下游方向,水化学趋于稳定。同时,黄龙沟地表融雪水和沿途泉水分别产生的稀释和浓集作用对溪流水化学的这一空间变化产生了明显的影响。此外,源头黄龙泉的水化学稳定,没有明显的日变化,而下游的池水则出现pH值、EC和SIc及p(CO2)的显著日变化,即白天p(CO2)、EC较低,而pH和SIc较高,反映了白天较快的碳酸钙沉积,其中温度和水生生物光合作用的影响可分别达到19%和81%。  相似文献   
916.
藏北羌塘中部吉瓦地热田的特征及其资源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方斌  杨运军  王根厚  周训  陈胜男 《地质通报》2009,28(9):1335-1341
吉瓦温泉位于西藏尼玛县绒马乡吉瓦村北。温泉出露于一个新生代断陷盆地之中,受江爱藏布活动断裂带的控制。地下热水矿化度为5.54×103~5.58×103mg/L,水化学类型属Na-Cl·HCO3型。温泉水中H2SiO3、Li+、F-等含量较高,这3项指标满足医疗矿水的标准。热水系统的热源来自于地壳中的部分熔融层,热水的补给来源主要为大气降水,伴有深部热液加入。混合模型研究显示,温泉水为地下热水和冷水的混合物,冷水占的比例介于77%~95%之间,混合水的循环年龄约31a,利用SiO2温标法计算出浅部热储温度为120℃,深度为832m。混合前热水温度为215~280℃,对应深部热储深度为1466~1900m。吉瓦热田面积约6km2,天然放热量为7.53×1013 J/a,地热资源量为32606×1014 J。  相似文献   
917.
同华煤矿三区小窑积水的防治方案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方小煤矿越界开采被关闭后,留下了数万立方米的积水,对下方同华煤矿2132N采面的掘进和回采影响较大。通过矿区水文地质条件的分析,结合小煤矿开采和排水情况的调查,估算积水量为61024m^3,积水底部水压为0.784MPa。经计算,采区K1、K2、K3煤层开采后形成冒落裂隙导水带高度分别为48.4、58.9和48.4m,三层煤开采后的冒落裂隙导水带已导通为一个整体。提出了留设防水煤柱和疏水开采两个方案,从技术、经济和安全性比较,选择了疏水开采方案。  相似文献   
918.
宁镇中段铜多金属矿床与矽卡岩、尤以石榴子石矽卡岩关系密切,故从矿物学角度研究该区矽卡岩的石榴子石与成矿的关系具有现实找矿意义。通过现场观察、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分析、微区能谱分析及成矿元素含量分析等,对宁镇中段矽卡岩石榴子石的形貌、结构、成分、种类及其与成矿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本区石榴子石属钙铝-钙铁榴石系列,但铜矿化区的石榴子石均属其中的钙铁榴石亚种,并且铜矿化区石榴子石的铜含量远远低于无矿化区石榴子石。研究认为,成矿元素在矽卡岩期的富集或分散趋势是石榴子石成矿元素含量高低的关键原因,若岩浆分异出来的成矿元素总量相同,则在矽卡岩期即富集到石榴子石等矿物使其成矿元素较高不利于成矿,反之则石榴子石成矿元素较低而矽卡岩期后热液具有利物质条件利于成矿。  相似文献   
919.
黄龙主沟露天钙华分布面积为634 712m2,最大厚度为19.72m.在3.5万年以来的演化过程中形成了绚丽多姿的钙华彩池、钙华滩流、钙华瀑布、钙华洞穴等景观.它被誉为"人间瑶池",是世界著名的旅游胜地.其中钙华彩池105 932m2,钙华滩流157 882m2.根据钙华在演变过程中所处的阶段可划分为成长区、平衡区、消退区、非沉积区等4个演化分区.钙华景观的发展演化不由其形成时代的新老决定,而与自身所处的地质背景、水循环系统控制下的钙华源泉的稳定性密切相关.目前,黄龙钙华景观主体处于青壮年期.  相似文献   
920.
世界自然遗产-四川黄龙钙华景观的形成与演化   总被引:15,自引:4,他引:11  
本文对作者十余年来在四川黄龙(世界遗产地)的钙华研究成果和最新的一些监测发现进行了综述, 目的是为公众更好地了解黄龙、保护黄龙提供科学基础。主要结果和结论是: (1)黄龙钙华的形成是由于地球深部高分压的CO2在碳酸盐岩补给区产生富含碳酸氢钙的地下水, 当其以泉的形式出露地表时, 由于泉水的CO2分压远远高于空气, 泉水中的CO2大量逸出, 结果导致碳酸钙过饱和而发生沉积; (2)黄龙钙华的颜色以黄色为主色调, 主要是在雨季因雨水冲刷土壤向水中混入泥沙的缘故; 而在旱季, 钙华主要形成于清亮干净的泉水, 因此, 钙华的颜色呈现出纯净碳酸钙沉积的本色-白色。这也是黄龙洞钙华剖面年层中出现黄-白相间亚层的原因; (3)高精度的铀-钍同位素测年表明, 黄龙钙华主体是全新世以来形成的; (4)地表水向地下河的漏失是黄龙地表水日益减少, 导致钙华体表面干涸, 从而气生蓝藻大量滋生, 致使某些钙华变黑的主要原因, 因此, 有必要尽早采取防渗补水措施; (5)旅游活动已对黄龙钙华景观产生影响, 包括上游人为践踏使下游钙华池淤塞, 以及磷酸盐污染使硅藻等过度繁殖和钙华沉积速率可能降低等, 因此, 必须尽早采取相应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