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6篇
地质学   15篇
自然地理   1篇
  2023年   3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2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南岭西段金鸡岭复式花岗岩基地质及岩浆动力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8  
对南岭西段金鸡岭复式花岩岩基进行的Rb-Sr同位素定年研究,确定Ⅰ阶段黑云母二长花岗岩的等时线年龄为169.5MaⅡ、Ⅲ阶段黑云母花岗岩和二云母花岗岩为150.7Ma,其ISr值分别为0.7163和0.7206,表明该复式岩基属燕山早期。金鸡岭复式花岗岩基岩石属钙碱性系列,从Ⅰ阶段到Ⅱ、Ⅲ阶段表现出有规律的演化特征:岩石由准铝质(Ⅰ),演化为过铝质(Ⅱ)和强过铝质(Ⅲ);钾长石有序度由0.33(Ⅰ),增高到0.69(Ⅱ)和0.80(Ⅲ);斜长石油An37(Ⅰ)降低到An26(Ⅱ)和An7(Ⅲ);黑云母由铁质黑云母(Ⅰ)向铁叶云母(Ⅱ)和铁白云母(Ⅲ)方向演化;氧化物(SiO2,Al2O3,TFeO,MgO,TiO2,CaO)-DI图解上呈良好的线性演化关系;成岩温度逐阶段降低,由745℃(Ⅰ)降低到673℃(Ⅱ)至505℃(Ⅲ)。采用地质地球化学方法估算出金鸡岭岩基的侵位深度约为6.3km,成岩压力为180MPa,具中深成相特征,属S型花岗岩并形成于华南板块内部的碰撞构造环境。  相似文献   
12.
汪志杰  闫峻  徐琳玉  陶克勤  李全忠 《地质论评》2023,69(4):2023040006-2023040006
湖南晚侏罗世金鸡岭花岗岩体是南岭地区典型W—Sn成矿岩体之一,内部发育黑云母花岗质伟晶岩团块和文象花岗质条带状伟晶岩脉。金鸡岭花岗岩和黑云花岗伟晶岩中的黑云母具有相似的地球化学特征,均表现出高的FeO、TiO2、Al2O3含量和低的MgO、CaO、Na2O、MnO含量,以及富集成矿元素Nb、Ta、W、Sn,亏损Sr、Ce、Eu等微量元素特征,从花岗岩体到黑云花岗伟晶岩,岩浆的形成温度和氧逸度降低,云母中Al2O3、Li2O*含量升高,TiO2、MgO含量降低,黑云母由铁叶云母演变为黑鳞云母。结合前人资料,金鸡岭花岗岩与黑云花岗伟晶岩均源于元古宙地壳的深熔作用,伟晶岩为花岗岩浆在晚期分异演化的产物,形成于岩浆—热液转化阶段。伟晶岩阶段是稀有金属元素显著富集,乃至进一步成矿的重要阶段。  相似文献   
13.
金鸡岭滑坡在暴雨后发生明显变形,通过现场勘察、钻探、物探、深部位移监测以及水平位移监测得出初步结论。为进一步查明该滑坡成因机制,通过解译现有勘察监测资料,结合Midas-GTS软件分析不同工况下滑坡的渗流场、位移场、稳定性计算,综合评价其成因机制。结果如下:(1)物探解译得出金鸡岭滑坡为岩土混合、含水滑坡,滑动面位于T2b1泥灰岩和T2b2泥岩分界线;(2)深部位移监测揭示该滑坡为浅表层土体在发生滑移,滑动面与物探解译得出的滑动面位置一致;(3)水平位移监测表明浅表分布的后梆滑坡和潘家岭滑坡变形速率较快,变形强烈;(4)数值模拟结果显示金鸡岭滑坡在现状工况下处于基本稳定状态;在排干地下水工况下处于基本稳定状态;在暴雨工况下处于欠稳定状态,可能产生整体滑移,其上的潘家岭滑坡及后梆滑坡产生土体次级滑移。(5)金鸡岭滑坡的地形地貌、地质构造、地层岩性、为滑坡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物源和场地条件,暴雨和人类工程活动作为诱发因素,进一步加剧滑坡变形。该研究成果将为三峡库区类似滑坡的成因机制与稳定性分析提供理论依据,对后期防治措施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大兴安岭中南段布敦化铜矿床金鸡岭矿段流体包裹体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内蒙古布敦化铜矿床位于大兴安岭中南段,包括金鸡岭和孔雀山2个矿段,前者属于斑岩型,后者属于热液脉型,文章对金鸡岭矿段开展了详细的流体包裹体研究。金鸡岭矿段成矿过程可分为早、中、晚3个阶段,即毒砂-黄铁矿(黄铜矿)-石英阶段(早)、黄铜矿-磁黄铁矿-石英阶段(中)、碳酸盐-黄铁矿-石英脉阶段(晚)。其中,中阶段为主成矿阶段。流体包裹体研究表明,早阶段主要发育富气相包裹体、气液两相包裹体和含子矿物多相包裹体,中阶段以气液两相包裹体为主,并发育少量含子矿物多相包裹体,晚阶段仅发育气液两相包裹体。早、中、晚阶段流体包裹体的均一温度和w(NaCleq)变化范围分别为320~550℃、240~550℃、140~300℃和12.2%~43.2%、6.3%~17.2%、0.5%~9.7%。激光拉曼探针分析显示,早、中阶段包裹体气相成分为CH4和H2O,而晚阶段的包裹体气相成分只含H2O。早阶段多种类型包裹体共生,且均一温度相近,指示早阶段流体发生过沸腾作用。笔者认为早阶段成矿作用主要与高温、高盐度、含CH4流体的沸腾作用有关,中阶段的成矿作用则主要是流体混合而导致黄铜矿等金属硫化物的析出,晚阶段基本不成矿,只形成少量的黄铁矿。  相似文献   
15.
粤北金鸡岭丹霞地貌发育与地质构造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陈国能  梁百和  朱素琳 《第四纪研究》1991,11(3):229-236,T002
本文讨论了粤北金鸡岭地区各种破裂构造的特征及其与该区丹霞地貌发育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近东西向和近南北向的两组构造破裂面控制着该区条、块、面、线和点五种地貌形态的发育,而层状洞穴的发育则与成岩节理有关。沿着构造破裂面的机械崩塌、化学溶蚀和流水冲刷是形成金鸡岭丹霞地貌的三种主要地质作用。通过对各种实际资料的归纳和抽象,笔者还初步建立起金鸡岭丹霞地貌的演化模式,并得出该区丹霞地貌目前整体处于壮年期的认识。  相似文献   
16.
湖南金鸡岭铝质A型花岗岩的厘定及构造环境分析   总被引:47,自引:4,他引:43  
湘南九嶷山中生代金鸡岭复式花岗岩体出露面积约 390 km2,由螃蟹木和金鸡岭岩体组成.该岩体以富 Si(SiO2 75.00%~ 76.86% )、富碱 (ALK 6.60%~ 8.88% )、贫 Mg (MgO 0.01%~ 0.19% )和 Ca (CaO 0.30%~ 0.93% )以及高 FeO /MgO比值 (7~ 86,平均 39)为特征.其 K2O/Na2O > 1、 NK/A=0.70~ 0.92(平均 0.86),A/CNK=1.00~ 1.20,属偏铝-过铝质钙碱-弱碱性岩石. 在微量元素和同位素组成上,岩石富 Ga、 Th、 Y、 Zr、 U和 Nb等高场强元素及亏损 Ni、 Cr、 Eu、 Ti、 V、 P和 Sr等元素. 10 000× Ga/Al比值 (2.9~ 4.9,平均 3.3)较高, Isr值 (0.713 01~ 2.957 41)变化大.在 Zr、 Nb、 Ce和 Y对 Ga/Al以及 FeO /MgO 和 (Na2O K2O)/CaO对 (Zr Nb Ce Y)等 A型花岗岩多种判别图上,投影点主要落在 A型花岗岩区,而与高分异的 I、 S型花岗岩明显不同.上述特征表明,金鸡岭复式花岗岩与国内外铝质 A型花岗岩 (如广东南昆山、江苏苏州和澳大利亚 Lachlan褶皱带铝质 A型花岗岩 )十分相似.与一般 A型花岗岩相比,金鸡岭复式花岗岩的ε Nd(t)(- 6.7~- 7.5)较低, Nd模式年龄 (1 486~ 1 556 Ma)小于区域上变质基底和中国东南部中生代花岗岩类的平均 Nd模式年龄,表明其主要来源于地壳物质的熔融,但可能有少量新生地幔物质加入.区域岩石地球化学和岩石组合特点显示 ,研究区铝质 A型花岗岩形成于大陆边缘裂谷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