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4715篇 |
免费 | 2647篇 |
国内免费 | 3757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903篇 |
大气科学 | 1218篇 |
地球物理 | 1869篇 |
地质学 | 12849篇 |
海洋学 | 1101篇 |
天文学 | 188篇 |
综合类 | 1432篇 |
自然地理 | 1559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56篇 |
2023年 | 550篇 |
2022年 | 757篇 |
2021年 | 701篇 |
2020年 | 615篇 |
2019年 | 659篇 |
2018年 | 453篇 |
2017年 | 508篇 |
2016年 | 617篇 |
2015年 | 680篇 |
2014年 | 1064篇 |
2013年 | 755篇 |
2012年 | 942篇 |
2011年 | 931篇 |
2010年 | 787篇 |
2009年 | 708篇 |
2008年 | 734篇 |
2007年 | 698篇 |
2006年 | 669篇 |
2005年 | 635篇 |
2004年 | 496篇 |
2003年 | 489篇 |
2002年 | 429篇 |
2001年 | 440篇 |
2000年 | 443篇 |
1999年 | 495篇 |
1998年 | 477篇 |
1997年 | 394篇 |
1996年 | 409篇 |
1995年 | 356篇 |
1994年 | 328篇 |
1993年 | 279篇 |
1992年 | 581篇 |
1991年 | 631篇 |
1990年 | 513篇 |
1989年 | 429篇 |
1988年 | 63篇 |
1987年 | 28篇 |
1986年 | 22篇 |
1985年 | 19篇 |
1984年 | 18篇 |
1983年 | 11篇 |
1982年 | 26篇 |
1981年 | 17篇 |
1980年 | 19篇 |
1979年 | 13篇 |
1978年 | 9篇 |
1977年 | 10篇 |
1976年 | 9篇 |
1975年 | 10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 毫秒
71.
72.
河北平原非地热异常区地热资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多年来 ,由于人们对地热资源认识的局限性 ,只把注意力集中在地热异常区 ,即地温梯度大于3.5℃/100m或大地热流值大于62mW/m2的地区。因此 ,地热异常区内的地热资源大部分已得到开发利用 ,而非地热异常区的地热资源远远没有得到开发利用。非地热异常区面积占平原区总面积的80%以上 ,所蕴藏的地热资源潜力巨大 ,如能得到开发利用 ,必将对地方经济的发展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73.
近30年来长江源区土地覆被变化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长江源区是我国重要的水源涵养地。本文利用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90年代初期、2004年和2008年共4期土地覆被数据,通过土地覆被转类途径与幅度、土地覆被状况指数和土地覆被转类指数,分析评价了长江源区近30年来土地覆被与生态状况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草地是长江源区主要的土地覆被类型,2008年草地面积占该区总面积的66.93%。在70年代中后期-90年代初期、90年代初期-2004年和2004-2008年的3个时段内,土地覆被状况指数变化率分别为-0.15、-0.24和0.01;土地覆被转类指数分别为-0.20、-0.66和0.08。近30年来,长江源区土地覆被和生态状况总体经历了变差-显著变差-略有好转的过程。2004-2008年,长江源区年平均温度比前期(70年代中后期-2004年)升高了0.57℃,年平均降水量比前期增加了17.63mm。区域气候变化有助于自然生态系统的恢复。后期生态保护与建设工程的实施,对植被恢复产生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74.
对青海省五龙沟含碳、砷、硫、锑微细粒难选冶金矿石的浮选金精矿进行二段焙烧——焙砂氰化浸出提金的试验研究,获得了金浸出率89.90%的较好指标,为该矿山浮选金精矿的提金提供了一种可选择的工艺流程。 相似文献
75.
基于太湖31个站点的逐月监测数据,分析了2007-2019年太湖藻型湖区和草型湖区的叶绿素a变化特征,并分析研究不同环境因子对不同类型湖区叶绿素a的影响.结果表明,近年来太湖不同类型湖区的总磷浓度和叶绿素a浓度变化基本一致,均呈波动上升趋势.不同类型湖区的总磷浓度拐点均为2015年,叶绿素a浓度拐点均为2016年.最低月平均水温、前冬积温、年平均水温、年均风速与藻型湖区和草型湖区叶绿素a浓度均呈显著相关.沉水植物分布面积与草型湖区叶绿素a浓度之间呈显著相关.湖西区年内和年度降雨剧烈变化,湖西区年降雨量与不同类型湖区当年叶绿素a浓度的关系不明显,5日极端降雨量与不同类型湖区下年度叶绿素a浓度均呈显著正相关.太湖蓝藻水华强度在短期内可能仍会处于较高水平,迫切需要高度重视高温时段太湖蓝藻打捞处置工作,保障饮用水安全;同时,要进一步加强湖西区强降雨期间的非点源污染防控措施研究,推动入湖污染通量稳步降低,并探索东西山之间及东茭咀附近水域沉水植物生态修复技术,降低风浪扰动作用,尽快恢复相关重要水域的沉水植物. 相似文献
76.
大兴安岭北段争光金矿英安斑岩地球化学特征、锆石U-Pb年龄及Hf同位素组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争光金矿位于大兴安岭北段多宝山矿集区内,矿区内火成岩的成岩时代、岩石成因及成岩背景研究薄弱。因此,本文对矿区内英安斑岩进行了主微量元素、锆石U-Pb年龄和Hf同位素组成的系统研究,以期为探讨同时代火成岩的成因及矿床成矿背景提供帮助。锆石LA-ICP-MS U-Pb测年结果表明,争光金矿英安斑岩形成于早奥陶世(478~481Ma)。岩石地球化学特征显示,英安斑岩属准铝-过铝质高钾钙碱性系列,具有SiO_2≥56%(平均为63.91%)、高铝(Al_2O_3平均14.85%)、低镁(MgO平均2.70%)、低Y和Yb(Y=6.00×10~(-6)~7.74×10~(-6),Yb=0.70×10~(-6)~0.92×10~(-6))、高锶(平均368×10~(-6))、高Mg#(56.84~60.60)、轻重稀土分馏明显[(La/Yb)N=8.74~11.54]和Eu异常不明显的特点,类似于俯冲洋壳成因埃达克岩。锆石εHf(t)介于13.03~13.31之间,两阶段模式年龄(tDM2)为605~624Ma。综合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和锆石Hf同位素组成,我们认为争光英安斑岩由俯冲的新生洋壳发生部分熔融形成。本文研究结果也表明,早奥陶世,兴安地块和松嫩地块之间存在洋壳,并且该洋壳向兴安地块俯冲。 相似文献
77.
尕海镇幅位于柴达木盆地东北缘的巴音河山前平原,是1:50 000国际标准图幅。其水文地质图是根据中国地质调查局组织编制并即将颁布实施的《水文地质图编制规范(1:50 000)》的基本要求,结合区内发展建设的需求,利用2016年1:50 000水文地质调查最新获取的尕海镇幅钻孔抽水试验成果数据(本次施工以及收集已有钻孔资料共48个钻孔),水化学(61个水样)、同位素(12个同位素样)和土壤易溶盐(55个土样)分析成果数据,地下水位统测成果数据(68个统测点),以及已有资料与成果数据编制而成。编图以地下水系统理论和生态水文地质理论为指导,按地下水系统、水文地质结构、含水岩组及富水性、地下水补给-径流-排泄条件、地下水化学特征、地下水水位埋深与流场、地下水与生态植被关系、地下水开发利用等分类加工处理数据形成水文地质图数据集,使大量的信息在图面上以主图结合镶图的形式主次分明、层次清晰地加以展现,以便为当地水资源开发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提供直观易用的地下水资料支撑。 相似文献
78.
为了探索播卡深部的找矿空间及找矿方向,本文在播卡矿区钻孔样品分析数据的基础上,研究了播卡金矿床的元素富集规律、元素组合、元素异常在地表及空间的分布特征,建立了播卡金矿的原生晕分带模型、地球化学勘查模式,提出了不同深度的原生晕判别指标,在此基础上对播卡金矿的深部隐伏矿体进行了预测。结果显示播卡金矿的深部及邻区具有寻找隐伏矿体的良好前景。 相似文献
79.
极轨气象卫星局部数据集的精地标导航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家气象局卫星气象中心极轨气象卫星微机资料处理系统对AVHRR/HRPT资料进行处理,可生成(512×512)和(401×401)两种局部数据集。该文着重介绍对这两种局部数据集进行精地标导航的原理与方法,并用实测资料进行了检验。 相似文献
80.
西天山喇嘛苏铜矿成矿斑岩的岩石学、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探讨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位于西天山别珍套-科古琴晚古生代岛弧西段的喇嘛苏铜矿床是区内最大的铜矿床,与成矿作用有着密切关系的斑岩体为英云闪长斑岩、花岗闪长斑岩,是同源岩浆分异演化的产物,且花岗闪长斑岩可能属于岩浆演化晚期的产物。本区成矿斑岩的主量、微量元素和Sr-Nd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表明,其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而相对亏损高场强元素,出现了较为明显的Ta、Nb负异常,初始锶同位素ISr和εNd(t=390Ma)值分别为0.7072~0.7076和-0.32~0.17,显示壳幔混合源的特征,利用Sr和Nd同位素估算其源区物质约有50%来源于地壳。岩石地球化学特征指示了其为典型钙碱性火山弧花岗岩,暗示其形成于大陆弧环境。结合区域地质背景,推测本区成矿斑岩是在洋壳俯冲作用下发生部分熔融,交代原先的地幔楔,并混合了部分下地壳的物质,经历分离结晶作用的产物,其形成可能与晚古生代准噶尔洋板块向南的俯冲作用有关。结合东西天山的成矿斑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对比研究,岩浆源区的差别可能导致不同类型斑岩型矿床的形成,斑岩型铜矿床的形成较斑岩型钼矿床可能有更少的地壳物质贡献。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