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7873篇 |
免费 | 1064篇 |
国内免费 | 1993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508篇 |
大气科学 | 556篇 |
地球物理 | 423篇 |
地质学 | 6575篇 |
海洋学 | 1508篇 |
天文学 | 43篇 |
综合类 | 554篇 |
自然地理 | 763篇 |
出版年
2024年 | 97篇 |
2023年 | 277篇 |
2022年 | 342篇 |
2021年 | 399篇 |
2020年 | 305篇 |
2019年 | 341篇 |
2018年 | 234篇 |
2017年 | 202篇 |
2016年 | 268篇 |
2015年 | 290篇 |
2014年 | 521篇 |
2013年 | 333篇 |
2012年 | 480篇 |
2011年 | 446篇 |
2010年 | 413篇 |
2009年 | 403篇 |
2008年 | 498篇 |
2007年 | 451篇 |
2006年 | 537篇 |
2005年 | 386篇 |
2004年 | 309篇 |
2003年 | 322篇 |
2002年 | 302篇 |
2001年 | 265篇 |
2000年 | 220篇 |
1999年 | 222篇 |
1998年 | 263篇 |
1997年 | 253篇 |
1996年 | 267篇 |
1995年 | 231篇 |
1994年 | 187篇 |
1993年 | 173篇 |
1992年 | 164篇 |
1991年 | 183篇 |
1990年 | 129篇 |
1989年 | 96篇 |
1988年 | 33篇 |
1987年 | 18篇 |
1986年 | 4篇 |
1985年 | 17篇 |
1984年 | 3篇 |
1983年 | 7篇 |
1982年 | 5篇 |
1981年 | 3篇 |
1980年 | 4篇 |
1975年 | 3篇 |
1973年 | 3篇 |
1972年 | 3篇 |
1962年 | 4篇 |
1960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102.
建筑垃圾是城市市政垃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其堆填处理可能造成场地及周围一定范围内的地下水污染。传统观念认为,建筑垃圾中多为惰性或无害成分,对地下水影响有限,缺乏关于建筑垃圾堆填对地下水水质造成影响的研究。选取2处建筑垃圾堆填场地,通过对场地周围地下水采样分析,得到场地周边地下水化学指标空间分布特征,并利用正定矩阵因子分解法(PMF)识别研究区地下水化学组分来源,从而定量评价建筑垃圾填埋对周边地下水水质变化的贡献。结果表明,建筑垃圾填埋会显著影响周边区域地下水组分的浓度和质量,尤其是TDS、TH、Ca2+、SO42-等组分显著受到影响,填埋时间越长、填埋体量越大,影响程度越深。两场地区域范围内Na+、Ca2+、Mg2+、SO42-和TDS 5个组分或指标的空间分布整体变化趋势较一致,均表现为垃圾填埋场附近沿地下水流下游方向的点位浓度较高,其他点位浓度较低,验证了建筑垃圾填埋对区域地下水质量的影响。PMF来源解析确定两场地周边地下水化学组分来源有建筑垃圾填埋、岩石风化溶解、水岩相互作用和农业活动,在场地一来源贡献占比分别为29.2%、21.6%、24.2%和15.1%,在场地二贡献占比分别为15.6%、23.2%、28.4%和18.2%。两场地周围地下水质量受人类活动影响程度较深,人为污染源正在成为地下水中离子组分的重要来源。 相似文献
103.
重庆三峡库区水环境质量好坏直接关系三峡库区乃至长江流域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也是三峡水利枢纽工程是否成功的重要标志。目前,重庆三峡库区水质总体保持Ⅱ~Ⅲ类水质,无明显恶化趋势,但随着三峡水利枢纽工程建成蓄水,水环境形势将十分严峻。在深入剖析水环境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形成原因的基础上,指出工业污水、固体废物、生活垃圾、农业非点源污染是造成近年来水环境污染加重的主要原因,最后提出了可持续水环境保护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4.
以某金矿区农田土壤重金属Pb为研究对象,分别以2004和2012年采集样品的测试结果作为计算农田土壤重金属Pb累积速率的依据,以2004—2012年作为计算时间区间,以农田土壤重金属Pb的累积速率为研究内容,采用对比分析方法,分析区域Pb的累积速率特征,阐明人类工程活动极大地影响着农田土壤重金属Pb的累积过程。研究结果表明,全区农田土壤Pb平均累积速率为31.8mg/kg·a-1。选取选矿厂、冶炼厂、尾矿库、污水灌溉区、车载尾矿弃渣等典型污染源,对周边农田土壤Pb累积的时空变化特征进行分析。结果显示,选矿厂对农田土壤Pb累积的影响最大,其周边农田土壤Pb累积速率相当于全区Pb累积速率的4倍,该结论对防治重金属污染及保障人体健康具有实际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5.
新世纪渤海污染新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渤海的污染状况,在新世纪呈现出若干新特点。从污染程度和区域变化来看,新世纪渤海污染总面积总体上呈波动减小趋势,但近岸海域的污染程度却显著加重。从赤潮发生情况来看,渤海赤潮年发生次数由20世纪90年代的1位数上升至2位数;进入21世纪以来虽然赤潮年发生次数在逐渐减少,但赤潮面积总体上呈增大趋势,而且有毒藻类引发的赤潮次数和面积大幅增加。从渤海的主要污染物——营养盐浓度和比例的变化来看,近年来渤海近岸海域营养盐浓度(N、P)则呈加速增大趋势,N/P比值增幅达50%,而Si/N比值已降至0.5左右。从污染源变化来看,海上污染源的增速明显高于陆源。 相似文献
106.
为了解冲绳海槽南部沉积物的元素赋存状态以及热液活动对沉积物中元素组成的影响,对冲绳海槽南部沉积物岩芯HOBAB4-S2进行了全岩样及顺序提取分析,探讨了该沉积物岩芯中Al、Ti、K、Fe、Mn、Cu、Zn、Pb、Co、Ni及稀土元素的赋存状态,结果表明残留相与碳酸盐相是岩芯沉积物中元素的重要赋存形式,典型的碎屑组分Al、K、Ti在残留相中比例极高。铁锰氧化物相和有机结合相中各元素含量均相对较低,但在铁锰氧化物相中,与热液活动相关的金属元素在岩芯的萃取比例及含量上随着深度变化具有一致性,同时在4个层位出现了异常高值,表明在该层位对应的时期出现了热液活动对元素组成的显著影响,稀土元素总量变化上也可看出明显相同的变化趋势。沉积物的球粒陨石标准化稀土元素配分模式整体显示了轻稀土元素相对重稀土元素更富集的特征,具有极其轻微的Ce正异常和明显的Eu负异常,与南大西洋受热液活动影响较小的沉积物中铁锰氧化物相的配分模式类似,表明其受到热液流体的影响,是铁锰颗粒吸附海水与热液流体中稀土元素的结果。 相似文献
107.
108.
双壳类分子生物标志物对海水重金属的响应评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洋双壳类动物的组织和器官对微量重金属具有高富集能力,诱导机体内的某些分子生物标志物(molecular biomarkers,MBMs)发生变化,可用于指示海水中的重金属污染水平。近10年来,许多学者在双壳类MBMs对海水重金属的响应规律方面进行了研究,其中,金属硫蛋白(MTs)、热激蛋白70(HSP70)、抗氧化防御系统等受到了较多的关注。本文在介绍这些MBMs结构和功能的基础上,重点评述了各种MBMs对海水重金属的响应特征,并提出了影响双壳类MBMs应用于海水重金属监测的因素及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109.
110.
马里亚纳海槽沉积岩心主要元素的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深海沉积物地球化学的早期研究工作证明,岩性不同的深海沉积物中主要元素的含量差别很大,而且某些深海沉积物所聚集的痕量元素则明显不同于大陆和近岸环境下的沉积[1].本文研究的61KL和57KL岩心是在1988年7~8月,中国-联邦德国马里亚纳海槽和西菲律宾海盆海洋地质联合调查期间取得的.对岩心样品进行了9种主要化学元素的分析.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