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36篇
  免费   631篇
  国内免费   495篇
测绘学   598篇
大气科学   205篇
地球物理   437篇
地质学   2620篇
海洋学   244篇
天文学   30篇
综合类   578篇
自然地理   350篇
  2024年   25篇
  2023年   94篇
  2022年   108篇
  2021年   104篇
  2020年   70篇
  2019年   129篇
  2018年   78篇
  2017年   102篇
  2016年   97篇
  2015年   153篇
  2014年   290篇
  2013年   248篇
  2012年   272篇
  2011年   280篇
  2010年   226篇
  2009年   217篇
  2008年   263篇
  2007年   209篇
  2006年   218篇
  2005年   204篇
  2004年   208篇
  2003年   175篇
  2002年   158篇
  2001年   179篇
  2000年   110篇
  1999年   112篇
  1998年   104篇
  1997年   111篇
  1996年   95篇
  1995年   68篇
  1994年   69篇
  1993年   60篇
  1992年   68篇
  1991年   35篇
  1990年   30篇
  1989年   19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4篇
  1979年   4篇
  1964年   2篇
  1961年   2篇
  1960年   2篇
  1951年   2篇
  1948年   3篇
  194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71.
安徽省泾县湛岭钼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何德锋  尚世贵 《安徽地质》2018,28(1):43-46,60
安徽省泾县湛岭钼矿床位于皖南太平复向斜中茂林-龙门次级背斜的茂林花岗岩北侧内接触带,产于燕山期花岗斑岩中,为一中型规模斑岩型钼矿床。本文通过分析、总结该矿区地质特征,探讨矿床成因及找矿方向,为今后寻找同类矿床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972.
安徽省庐枞地区成矿规律及找矿方向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庐枞地区是长江中下游成矿带的一个重要矿集区,已探明的有罗河、龙桥、大鲍庄大型铁矿,大鲍庄、何家小岭大型硫铁矿,沙溪、井边中型铜矿,岳山中型铅锌银矿等。本文根据区内不同类型矿床的成矿地质条件及矿床的空间分布特征,总结庐枞地区区域成矿规律。结合以往地质资料和近年来地质找矿成果的综合分析,提出庐枞地区具有较大远景的找矿靶区有:(1)沙溪铜(金)找矿靶区;(2)清水塘—岳山铁、铅锌找矿靶区;(3)井边—巴家滩铜矿找矿靶区。  相似文献   
973.
王琦  安国堡 《甘肃地质》2006,15(1):53-57
冷龙岭—毛毛山地区位于北祁连东段。为揭示这一地区金成矿规律和控矿因素,从大地构造背景、含矿建造以及成矿构造等几个方面讨论了青分岭金矿床的成矿条件。通过对该区区域地质和构造特征以及金地球化学异常特征分析,提出了进一步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974.
合肥盆地形成机制与油气勘探前景   总被引:19,自引:2,他引:19  
合肥盆地是与大别造山带同因同期形成的山前前陆盆地,在发育过程中盆地东部受郊庐断裂影响较大。盆地基底为华北板块的南缘,岩性主要由古生界组成,沉积盖层发育较全,厚达12000m。是一个中、新生代陆相沉积盆地。该盆地共划分4个一级构造单元,形成“三坳围一隆”的构造格局。主要大断裂4条,南倾、东西走向,横贯全盆,其性质为先逆后正的转换断层。该盆地形成∈-O、C-P、J1-2、K1-2、E五套烃源岩,中央隆起是油气的主要指向,是一个勘探潜力较大的含油气盆地。  相似文献   
975.
本区地壳演化分:太古—早元古代构造基底形成、中晚元古代大陆边缘、早古生代裂谷形成与晚古生代海槽演化四个阶段。重晶石矿床成矿作用有火山喷流作用、大陆边缘沉积作用与裂谷带多种成矿作用的叠加,是形成大型超大型重晶石矿床重要特征。本区寻找重晶石矿前景是乐观的。  相似文献   
976.
绿松石与铀矿找矿方向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涂怀奎 《甘肃地质》1997,6(1):74-79
概述了绿松石矿在国内的分布和成矿特征,并根据秦岭地区绿松石与铀矿化在成因上的联系,进一步总结了找矿方向和找矿标志。认为此类矿床以次生淋滤型为主,多沿古陆边缘分布,并受北西向断裂带控制  相似文献   
977.
包括联合国粮农组织(FAO)认定的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GIAHS)和一些国家农业部认定的国家重要农业文化遗产(NIAHS)在内的农业文化遗产是一种新的遗产类型,通常具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多元的传统知识、独特的资源利用技术、杰出的文化景观,是一个典型的社会-生态系统。文化关键种作为塑造了一个地区的社会文化特征的重要物种,可以作为研究社会-生态系统保护与恢复力提升的一种独特视角和方法。本文通过系统梳理文化关键种概念的起源与内涵,分析了它们与生物文化多样性和社会-生态系统保护之间的关系,并结合农业文化遗产的基本特征和保护需求,尝试对农业文化遗产地文化关键种给出了定义,即"在农业文化遗产系统内,由生物资源和文化实践紧密结合,对当地社会文化的稳定性产生重要影响且能够促进农业文化遗产保护目标实现的生物文化复合体"。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识别农业文化遗产文化关键种对农业文化遗产保护的主要意义:一是通过文化关键种的识别与保护有助于遗产地关键要素的识别和保护;二是利用文化关键种社区认同度高的优势可以调动社区参与遗产保护的积极性;三是以文化关键种的识别与保护为切入点,有助于更好地实现全球或国家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目标,即保障食物与生计安全、保护生物多样性、促进传统知识与技术体系传承以及维持景观特征等。  相似文献   
978.
"十三五"期间,围绕"突破煤层气单井产量低"这一制约我国煤层气高效开发的重大难题,借助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和其他技术攻关研究,煤层气勘探开发理论认识和工程技术都取得明显进展,表现在4个方面:(1)勘探理念从寻找富集甜点区向高产甜点区转变,开发部署由平铺式到精细化调整转变.(2)围绕高效增产技术方面,在实现由二维地震向三维地...  相似文献   
979.
通过对杨立掌锰矿床的杨立掌锰矿段、李家湾锰矿段矿床地质特征和钻孔地质资料综合分析,根据“大塘坡式”锰矿古天然气渗漏成矿系统与成矿理论,阐述了矿石矿物成分、结构构造在平面上的变化特征,总结矿体在平面上及沿成锰沉积小盆地短轴方向上的分布特征,并对含锰岩系厚度、矿石品位与矿体厚度三者关系进行了探讨.在此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总结杨立掌锰矿床矿体空间分布特征,指出该锰矿床北东东向深部及F1断裂北西盘的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980.
文章以黔东北地区1︰200 000区域化探成果资料为基础,对铅锌矿床(点)的分布、成矿物质来源、成矿环境、成矿构造作用的表现形式等作了阐述,探讨了铅锌矿的成矿机理,将黔东北地区铅锌矿的矿床类型归属为中低温热液矿床;对区域铅锌矿找矿远景进行了分析,提出了9个可供进一步地质勘查工作的找矿远景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