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410篇
  免费   1948篇
  国内免费   1224篇
测绘学   9720篇
大气科学   506篇
地球物理   2382篇
地质学   5139篇
海洋学   1637篇
天文学   817篇
综合类   1112篇
自然地理   269篇
  2024年   106篇
  2023年   423篇
  2022年   513篇
  2021年   571篇
  2020年   425篇
  2019年   584篇
  2018年   384篇
  2017年   480篇
  2016年   502篇
  2015年   560篇
  2014年   1006篇
  2013年   722篇
  2012年   931篇
  2011年   836篇
  2010年   747篇
  2009年   805篇
  2008年   841篇
  2007年   761篇
  2006年   698篇
  2005年   602篇
  2004年   577篇
  2003年   682篇
  2002年   547篇
  2001年   554篇
  2000年   538篇
  1999年   556篇
  1998年   650篇
  1997年   675篇
  1996年   602篇
  1995年   522篇
  1994年   477篇
  1993年   432篇
  1992年   546篇
  1991年   458篇
  1990年   441篇
  1989年   359篇
  1988年   62篇
  1987年   36篇
  1986年   42篇
  1985年   46篇
  1984年   46篇
  1983年   28篇
  1982年   46篇
  1981年   18篇
  1980年   25篇
  1979年   32篇
  1975年   8篇
  1966年   8篇
  1964年   6篇
  1958年   1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71.
随着测量技术的发展,获取土石方数据的手段日益多样。除了传统全站仪或RTK离散点获取方式,无人机机载LiDAR及三维激光扫描获取点云方式得到了日益广泛应用;与传统测量手段相比较,激光点云获取土石方数据增加了点密度,理论上可获得更好的测量结果。基于不同手段获取的点云数据,可采用不同的数据处理方法获取土石方测量结果,本文在讲述不同手段获取土石方测量数据的基础上,探讨点云数据密度与获取土方准确率的关系,并与传统方式进行精度比较,得到了一些有益结论,为基于点云的土石方量测量提供良好借鉴。  相似文献   
72.
陈高潮  李玉宏  韩伟  牛亚卓  张乔 《地质科学》2020,55(4):1001-1011
为了认识陕西省洛南地区二叠系石盒子组砂岩特征及其物源,给探索渭河盆地前新生代基底组成提供依据,本文综合分析了洛南二叠系石盒子组砂岩组分和重矿物特征。结果表明,砂岩物源区主要为再旋回造山带和克拉通地块,物源区与北秦岭造山带的演化关系密切,南秦岭构造带北部下古生界也为石盒子组提供部分物源,中二叠世晚期华北、秦岭板块面接触碰撞,北秦岭构造带快速隆升,南秦岭物源区提供物源减少,砂岩物源主要为中酸性岩浆岩+低级变质岩+沉积岩。二叠纪鄂尔多斯盆地南缘向南延至洛南—栾川断裂附近,洛南地区二叠系石盒子组河流沼泽相含煤岩系沉积应该属于鄂尔多斯盆地南缘沉积,结合渭北—渭河—洛南地区晚古生代地层对比成果,认为渭河地区二叠纪至少曾沉积过二叠系石盒子组地层,渭河新生代盆地基底具有残存二叠系的可能。  相似文献   
73.
在二维三分量MHD数值模拟的基础上 ,对地球磁尾不同类型磁结构的形成作磁螺度分析 .研究表明 ,对于由晨昏电场产生的磁尾驱动重联过程 ,通过系统边界输运的磁螺度通量是引起系统总磁螺度变化的直接原因 .不同的初始磁螺度密度分布和磁螺度通量输运 ,可以引起中性片区域磁螺度密度分布的不同演化 ,从而导致具有不同拓扑位形磁结构的形成 .  相似文献   
74.
75.
地球极尖区是太阳风等离子体进入内磁层和电离层的一个重要“窗口”,但其总体结构长期以来尚未确定. 2008年3月8日两个连续亚暴期间,太阳风的整体变化范围较大,基于全球三维数值模拟我们建立了一个由行星际磁场(interplanetary magnetic field, IMF)BY、BZ控制的低高度(1.1个地球半径高度)极尖区的预报模式.该模式由椭圆函数构造而成,拟合函数由极尖区位置和宽度控制并取决于IMF BY和BZ.极尖区地磁纬度(geomagnetic latitude, MLAT)随着向北IMF BZ的增加而增加,随着向南IMF BZ的增加而明显降低.当BY=0时,磁地方时(magnetic local time, MLT)接近12,当IMF为东向(西向)时,极尖区中心将位于北半球下午(上午)侧. MLAT宽度随IMF BZ从北转南而减小,MLT宽度随IMF BZ从北转南而增大.通过...  相似文献   
76.
77.
川西北地区是国内重要的岩金普查靶区。本文对松潘地区的地质特征,泛克立格法原理,及在本区的应用情况作了介绍,对主要计算步骤,给出基本结果,对计算获得的有意义异常区,进行地质解释,并将此方法与趋势面分析进行对比。  相似文献   
78.
4次破坏性地震所伴随的震磁变化用压磁效应作了解释。这睦变化是在日本中部伊豆半岛东部观察到的。大部分数据由重复测量获得,虽然这些数据受到电力火车噪音的影响,但在靠近地震的测点土观测到了有意义的地磁变化。1978年伊豆半岛附近地震与1080年伊豆半岛东部近海地震的同震绪阿由压磁模型得到很好的解释。在靠近1976年河津地震震中的一个测点上观测到高达5nT的总强度变化。该变化不能由单断裂模型解释,由此提出  相似文献   
79.
80.
雷达差分干涉测量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合成孔径雷达(SAR)差分干涉测量(D-InSAR)是利用SAR图像的相位信息提取地表沿雷达视线向的形变信息的一种有效手段,该文阐述D-InSAR的基本原理,分析该技术在地震监测,火山研究和细微的地表形变监测等方面的应用研究,并分析未来D-InSAR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