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674篇 |
免费 | 139篇 |
国内免费 | 188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56篇 |
大气科学 | 126篇 |
地球物理 | 132篇 |
地质学 | 492篇 |
海洋学 | 23篇 |
天文学 | 3篇 |
综合类 | 50篇 |
自然地理 | 119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3篇 |
2023年 | 19篇 |
2022年 | 37篇 |
2021年 | 39篇 |
2020年 | 38篇 |
2019年 | 41篇 |
2018年 | 23篇 |
2017年 | 30篇 |
2016年 | 28篇 |
2015年 | 38篇 |
2014年 | 68篇 |
2013年 | 55篇 |
2012年 | 47篇 |
2011年 | 46篇 |
2010年 | 47篇 |
2009年 | 55篇 |
2008年 | 54篇 |
2007年 | 57篇 |
2006年 | 44篇 |
2005年 | 36篇 |
2004年 | 27篇 |
2003年 | 26篇 |
2002年 | 30篇 |
2001年 | 9篇 |
2000年 | 13篇 |
1999年 | 8篇 |
1998年 | 10篇 |
1997年 | 9篇 |
1996年 | 5篇 |
1995年 | 8篇 |
1994年 | 5篇 |
1993年 | 10篇 |
1992年 | 3篇 |
1991年 | 5篇 |
1990年 | 3篇 |
1989年 | 8篇 |
1960年 | 2篇 |
1954年 | 1篇 |
1943年 | 1篇 |
1941年 | 3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41.
重庆地区岩溶地下河水溶解无机碳及其稳定同位素特征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稳定碳同位素是指示岩溶动力系统碳来源及转化的重要指标。为揭示重庆地区岩溶地下水中溶解无机碳基本特征和碳来源,本文对该地区63条岩溶地下河水样进行了水化学和碳同位素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重庆地区地下河水溶解无机碳主要表现形式为HCO3-,雨季由于稀释作用其浓度低于旱季。重庆岩溶地下河水δ13C-DIC(V-PDB)旱季变化范围为-15.34 ‰~-5.89 ‰,雨季变化范围为-17.40 ‰~-4.23 ‰。根据δ13C同位素质量平衡方法,计算得到重庆地下河旱季碳酸盐岩溶蚀对DIC贡献为45.1 % ~79.7 %,雨季平均为34.6 %~82.1 % 。计算结果表明,在人类活动不断增强的情况下,岩溶水体DIC通量中碳酸盐岩溶解来源的DIC和其参与岩溶地下水δ13C值的形成并不一定是岩溶作用理论方程中所计算的50 %,而是有一定的变化范围。因此在计算岩溶作用碳汇时,建议通过δ13C值扣除碳酸盐岩溶蚀形成DIC的通量后再来推算岩溶作用形成的碳汇量。 相似文献
42.
43.
重庆地面最高气温与最大风速年极值的渐近分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重庆1951-1990年间地面最高气温和1956-1990年间地面最大风速年极值的记录,采用韦伯分布和耿贝尔分布分别对其渐近分布进行拟合.通过统计推断,找出重庆地面最高气温和地面最大风速年极值遵循的最佳渐近分布--韦伯分布. 相似文献
44.
利用图像亚像元互相关分析方法处理了Landsat-8卫星获取的时间序列影像数据,得到中国青藏高原西北部地区西昆仑峰区冰川匀速滑移的时空演化过程。利用亚像元影像互相关技术对Landsat-8光学影像精确配准,配准精度达到0.01像元,即该光学影像的水平形变监测精度达到0.15 m。通过对2013-07~2014-08的15景Landsat-8影像进行互相关和形变时间序列反演分析,获得了西昆仑峰区两条冰川的滑动位移场和速度场。研究表明,该区域的冰川基本处于匀速滑移状态(无明显加速和减速现象);同时也验证了Landsat-8光学影像在监测较大地表位移和地壳形变事件(如沙丘移动、地震、滑坡、火山等)上的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45.
本文基于宾川气枪地震信号发射台激发的地震波信号,利用线性叠加和时频域相位加权叠加方法提高信噪比,通过反褶积、插值拟合和波形互相关等方法,获得2021年漾濞M;6.4地震前后气枪震源初至波信号走时变化特征.结果表明两种叠加方法得到的走时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在沿发震断裂带附近的3个台站观测到的初至波走时延迟为7.3~14.4 ms,在射线路径上平均波速降低了0.08%~0.12%,距离震中位置较远的台站走时延迟为2~6 ms.分析认为,观测到的走时变化主要是漾濞M;6.4地震引起强地面运动造成浅层介质疏松、同震破裂导致震源区地下介质裂隙增加和地下流体侵入等共同作用造成,相关研究成果有助于加深和促进对此次地震震源物理过程的认识和了解. 相似文献
46.
抗战时期,中央地质调查所内迁重庆北碚,中国西部科学院帮助其在纷乱的战时安定下来,开始相对稳定的科研工作,主要在西部地区开展调查、从事科研。地调所的科研血脉得以传承,成为战时国内矿产资源调查研究中心。 相似文献
47.
48.
宜万铁路野三关隧道“8.5”突水事故成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2007年8月5日宜(昌)万(州)铁路野三关隧道发生了重大的岩溶突水事故.在岩溶水文地质调查的基础上,对野三关隧道所处流域两个主要岩溶洼地以NaCl为示踪剂进行了充水水源和充水途径的示踪试验.两次示踪试验结果查明水洞坪岩溶洼地是"8.5"突水事故的主要水源,茅口组灰岩中发育的周家包暗河被F18断裂切割,将暗河水导入隧道形成突水事故.稻子坪的水在隧道突水段西以渗-涌水的形式进入隧道.水洞坪示踪实验得出二叠系栖霞-茅口组岩溶含水层中的地下水流速为50 m/h.稻子坪示踪试验得到茅口组灰岩含水层中的地下水流速为45.5 m/h;大冶组灰岩含水层中的地下水流速为10.8 m/h.本示踪结果为宜万铁路野三关隧道的后期恢复施工和防渗工作提供了依据,并为岩溶地区深埋隧道的设计和施工提供了试验和分析工作的实例参考. 相似文献
49.
华南鹰扬关构造带的大地构造属性与构造演化过程:基于构造解析的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北北东向鹰扬关构造带位于华南板块西南部,其大地构造属性尚存在蛇绿混杂岩、裂谷带与陆内构造变形带之争。笔者等在物质组成与年代学综述的基础之上开展了详细的构造解析,厘定了鹰扬关构造带的大地构造属性和构造演化过程。鹰扬关构造带主体由新元古代中—晚期岛弧型安山岩和玄武岩、裂谷型双峰式火山岩、盖帽碳酸盐岩与泥砂岩等物质组成。不同时代和不同岩性的混杂是新元古代晚期裂谷和伸展构造背景下重力作用的产物。新元古代沉积混杂岩在显生宙经历了广西期、印支晚期与燕山期造山作用的叠加,导致了不同岩块之间往往呈断层接触。广西期(450~415 Ma)造山作用使新元古代沉积混杂岩发育近E—W向紧闭褶皱和逆断层并被花岗岩侵位。印支晚期(227~220 Ma)造山作用导致NNE向鹰扬关构造带的形成,表现为NNE—SSW向褶皱、逆断层与左旋韧性剪切带。燕山期造山作用使鹰扬关构造带中NNE—SSW向断裂发生构造活化,强烈的正断作用和右行走滑控制了白垩纪上叠盆地的发育。综合物质组成、年代学和构造解析证据,鹰扬关构造带不是新元古代或早古生代蛇绿混杂岩,而是印支晚期陆内构造变形带,不具有板块缝合带的大地构造属性。 相似文献
50.
本文按发育岩性(可溶岩和非可溶岩),发育规模(如桥高、拱高、跨度等),桥下河谷的发育特征(常年性、季节性河流和干谷),及发育成因(地表和地下),提出天生桥的4大分类方案,简要介绍和概括了近年来中国发现的典型岩溶天生桥的类型、分布格局、发育规模及景观组合和对比特征.然后以重庆黔江蒲花天生桥群为例,初步分析和探讨了它的形成与演化,系统分析和评价了它的资源系统,通过与黔江区、武陵山区旅游资源及国内其它相似景区的对比,概括其资源特色为“一河两桥三窗”,并结合其市场条件,将旅游开发主题定格为“桥下游暗河,桥上走天桥,上游漂激流”,提出“一心二带一区三环”的功能布局,探讨不同功能区的开发思路,划分出主导、重要和配套3个层次的旅游产品项目,构建连通桥上桥下的三大游览环线,设计出“河-人-桥”三位一体的灯光效果.最后,通过对中国典型岩溶天生桥旅游开发方式的概括、对比和分析,提出岩溶天生桥纵向分层旅游开发方式,并概括出3大分层方式:(1)“桥下观光,桥上保护”式;(2)“桥下桥上观光”式;(3)“桥下保护,桥上观光”式.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