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1篇
  免费   73篇
  国内免费   196篇
测绘学   7篇
大气科学   13篇
地球物理   13篇
地质学   575篇
海洋学   60篇
综合类   55篇
自然地理   7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32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27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33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30篇
  2011年   46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36篇
  2007年   27篇
  2006年   50篇
  2005年   26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24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22篇
  1998年   21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20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17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7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6年   1篇
  1975年   2篇
  1951年   1篇
  194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新疆准噶尔脉岩群地质及成因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齐进英 《岩石学报》1993,9(3):288-299
  相似文献   
42.
阿希地区下石炭统大哈拉军山组4个岩性段均由中酸性火山岩组成。各岩性段火山岩的金元素岩石-地球化学特征有着显著差异,与金矿成矿关系不尽相同。其中的酸性凝灰岩段金元素平均值110.6×10-9,最高值18000×10-9,浓集克拉克值28,标准离差228,变异系数2.06。该岩性段是阿希地区各种类型金矿的重要矿源层。  相似文献   
43.
44.
河北平泉南梁岩体的岩石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南梁岩体主要由斑状花岗岩、流纹斑岩、花斑岩及流纹质角砾熔岩组成。侵位时代为侏罗—白垩纪。岩石属钙碱性系列。斜长石的成分及有序度呈双峰型分布。条纹长石为交代成因。锆英石的标型特征表明岩石结晶作用经历了两个阶段。岩石结晶的温度在780°—1000℃之间。侵位深度<1km。南梁岩体是花岗—流纹岩型的次火山岩,可能是安山岩浆结晶分异的产物。  相似文献   
45.
中酸性侵入岩氧化钾平面分布规律及其与地壳厚度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燕山地区中生代陆内造山作用强烈,形成数百个中生代中酸性侵入体。本区侵入岩的氧化钾分布具有南北分区、东西分带的特征。燕山北区中酸性侵入岩K2O含量普遍较高,平均为5.0%,而燕山南区中酸性侵性岩K2O含量平均为4.0%,统计分析表明,燕山陆内造山带中生代中酸性侵入岩氧化钾与地壳厚度呈线性相关,;地壳厚度是决定燕山地区中生代侵入岩氧化钾空间分布的主要因素,与板块边缘岛弧带火山岩氧化钾空间分布的主要制药  相似文献   
46.
中酸性火成岩岩石化学计算若干问题的讨论及解决方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于中酸性火成岩,CIPW标准矿物与岩石实际矿物成分之间的差别是明显的。为了缩小这一差別,作者讨论了和岩石化学计算有关的若干问题,在此基研上提出了适用于中酸性火成岩的岩石化学计算方案。计算实例表明,本文方案能够弥补CIPW标准矿物分子法的某些不足。  相似文献   
47.
西藏阿里西部地区中、酸性侵入岩广泛分布在冈底斯、北喜马拉雅、高喜马拉雅三个构造带中。钾-氩同位素年龄为189—2.2Ma,可以分为燕山早期、中期、晚期,喜山早期、中期五个侵入期。岩石化学、稀土元素和锶同位素的研究表明,形成本区石英闪长岩和花岗闪长岩的岩浆,来源于下地壳;形成花岗岩的岩浆,来源于上地壳.  相似文献   
48.
张银龙 《陕西地质》2002,20(2):27-38
通过对山阳地区地层、构造、岩浆岩特征的论述 ,归纳总结了区内酸性—中酸性小岩体的空间分布、岩石类型、岩石主要矿物、岩石化学成分、岩石碱度、稀土元素、微量元素等特征 ,从五个方面提出了酸性—中酸性小岩体具有壳幔同熔成因的证据 ,分析总结了山阳小河口地区以酸性—中酸性小岩体成矿作用为主的多金属成矿规律 ,提出了成矿模式。  相似文献   
49.
5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