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572篇 |
免费 | 133篇 |
国内免费 | 89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384篇 |
大气科学 | 16篇 |
地球物理 | 29篇 |
地质学 | 251篇 |
海洋学 | 32篇 |
天文学 | 1篇 |
综合类 | 40篇 |
自然地理 | 41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1篇 |
2023年 | 23篇 |
2022年 | 19篇 |
2021年 | 36篇 |
2020年 | 38篇 |
2019年 | 36篇 |
2018年 | 31篇 |
2017年 | 26篇 |
2016年 | 35篇 |
2015年 | 43篇 |
2014年 | 38篇 |
2013年 | 30篇 |
2012年 | 36篇 |
2011年 | 29篇 |
2010年 | 38篇 |
2009年 | 28篇 |
2008年 | 34篇 |
2007年 | 43篇 |
2006年 | 23篇 |
2005年 | 21篇 |
2004年 | 24篇 |
2003年 | 18篇 |
2002年 | 17篇 |
2001年 | 19篇 |
2000年 | 16篇 |
1999年 | 14篇 |
1998年 | 9篇 |
1997年 | 11篇 |
1996年 | 12篇 |
1995年 | 6篇 |
1994年 | 2篇 |
1993年 | 6篇 |
1992年 | 8篇 |
1991年 | 3篇 |
1990年 | 6篇 |
1989年 | 3篇 |
1972年 | 1篇 |
1931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7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92.
南黄海辐射沙洲主要潮沟的变迁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黄海军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2004,24(2):1-8
利用1966年和1977年海图、1995年和2000年合成孔径雷达影像,结合1980年以来的陆地卫星影像和2000年的岸滩实测剖面资料对南黄海辐射沙洲区主要潮沟的位置进行了解译与分析,得出上述4个时期研究区内主要潮沟深泓线位置图。对不同时期潮沟深泓线位置图进行几何校准与叠加,对比潮沟深泓线的迁移。结果表明:潮沟具有往返周期性摆动的特点,短期摆动速度明显快于长期摆动,主沟槽最大变动速度达127m/a,而支沟槽变动速度更大。潮沟摆动与沙洲变化有明显的相关性,但两者间的关系较为复杂。辐射沙洲目前处于破碎、萎缩阶段,除沙洲中心及陆岸岸滩仍有淤积外,大部分沙洲处于侵蚀状况,同时沙洲有整体向陆迁移的趋势。 相似文献
93.
结构光系统结合数码相机的小物体高质量纹理重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双鸟饕餮纹夔神鼍鼓等小文物或其他小型物体,提出了基于结构光扫描系统结合普通高分辨率单反数码相机的纹理重建方法。该方法具有自动化程度高、效率和质量高的特点,其中主要解决了单张高分辨率影像与物体几何模型的自动配准,以及配准后从多张影像生成无缝纹理模型的问题。实验证明了本文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94.
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高层建筑日益增多增高,基坑降水问题显得尤为重要,通过对兴龙国际城基坑降水工程技术方法的剖析,并预测降水水量,试图为同类深基坑降水工程方案的设计提供参考实例。 相似文献
95.
介绍了南水北调中线穿黄工程盾构法隧洞设计情况,包括隧洞衬砌结构计算分析,隧洞纵向沉降变形分析,隧洞防水设计的基本情况。 相似文献
96.
将全尾砂作为充填料进行充填法采矿,不仅可以降低采矿成本,而且还能够实现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同时将固体废弃物充填地下保护环境,维护生态平衡。由于尾砂粒径较细,需要与棒磨砂、戈壁砂混合作为充填料应用于充填采矿,有必要开展混合充填骨料的配比优化研究。首先,分别测试了棒磨砂、戈壁砂和尾砂3种骨料的粒径级配和不均匀系数。然后进行了9组配比的胶结充填体强度试验,在该基础上对试验样本进行训练,建立了神经网络预测模型。最后采用该预测模型,进行混合充填骨料正交设计方案的充填体强度预测,并分别采用极差分析和回归分析,揭示了充填体强度与混合充填骨料特征值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混合骨料平均粒径和不均匀系数不同,充填体早期和后期强度存在显著差异;平均粒径较小的混合骨料早期强度较高,而平均粒径较大者则更利于提高充填体的后期强度。 相似文献
97.
98.
By taking the Yong River for example in this paper, based on the multiple measured data during 1957 to 2009, the change process of runoff, tide feature, tidal wave, tidal influx and sediment transport are analyzed. Then a mathematical model is used to reveal the influence mechanism on hydrodynamic characteristics and sediment transport of the wading engineering groups such as a tide gate, a breakwater, reservoirs, bridges and wharves, which were built in different periods. The results showed the hydrodynamic characteristics and sediment transport of the Yong River changed obviously due to the wading engineering groups. The tide gate induced deformation of the tidal wave, obvious reduction of the tidal influx and weakness of the tidal dynamic, decrease of the sediment yield of flood and ebb tide and channel deposition. The breakwater blocked estuarine entrances, resulting in the change of the tidal current and the reduction of the tidal influx in the estuarine area. The large-scale reservoirs gradually made the decrease of the Yong River runoff. The bridge and wharf groups took up cross-section areas, the cumulative affection of which caused the increase of tidal level in the tidal river. 相似文献
99.
拖网配纲形状合理性检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卢伙胜 《广东海洋大学学报》1998,18(1):33-38
为正确分析和改进设计网具,采用悬链线与拖网配纲形状比较的方法,引伸配纲形变系数对设计网配纲进行合理性检验,并对有关计算方法进行推导和论证。 相似文献
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