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2272篇 |
免费 | 2818篇 |
国内免费 | 3171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161篇 |
大气科学 | 98篇 |
地球物理 | 1381篇 |
地质学 | 13929篇 |
海洋学 | 1409篇 |
天文学 | 1篇 |
综合类 | 809篇 |
自然地理 | 473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76篇 |
2023年 | 484篇 |
2022年 | 580篇 |
2021年 | 661篇 |
2020年 | 565篇 |
2019年 | 635篇 |
2018年 | 485篇 |
2017年 | 524篇 |
2016年 | 592篇 |
2015年 | 559篇 |
2014年 | 804篇 |
2013年 | 660篇 |
2012年 | 731篇 |
2011年 | 797篇 |
2010年 | 723篇 |
2009年 | 701篇 |
2008年 | 713篇 |
2007年 | 631篇 |
2006年 | 622篇 |
2005年 | 596篇 |
2004年 | 534篇 |
2003年 | 511篇 |
2002年 | 526篇 |
2001年 | 465篇 |
2000年 | 502篇 |
1999年 | 480篇 |
1998年 | 411篇 |
1997年 | 458篇 |
1996年 | 371篇 |
1995年 | 328篇 |
1994年 | 333篇 |
1993年 | 218篇 |
1992年 | 229篇 |
1991年 | 198篇 |
1990年 | 164篇 |
1989年 | 112篇 |
1988年 | 40篇 |
1987年 | 17篇 |
1986年 | 19篇 |
1985年 | 5篇 |
1984年 | 5篇 |
1983年 | 5篇 |
1980年 | 5篇 |
1979年 | 8篇 |
1974年 | 7篇 |
1959年 | 8篇 |
1948年 | 7篇 |
1945年 | 5篇 |
1942年 | 5篇 |
1941年 | 7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1 毫秒
51.
华北克拉通在中生代以来遭受了显著破坏。前人的研究对克拉通破坏的机制和峰期取得了较大共识, 但是关于克拉通破坏的启动时间一直存在争议。本文通过对冀北金台子中生代盆地构造特征及其填充的火山岩地球化学和年代学进行分析, 为华北克拉通破坏启动时间提供新的约束。研究表明, 金台子盆地为一伸展断陷盆地。盆地呈北东-南西向展布, 东侧被正断层控制, 西侧为地层超覆边界。盆地内自下而上发育后城组、白旗组、啕北营组、九佛堂组火山-沉积组合。后城组是一套稳定的河流相红色砂砾岩沉积地层;白旗组和啕北营组主体为巨厚层流纹岩、流纹质凝灰熔岩, 局部夹安山岩和火山碎屑岩;九佛堂组是一套以砾岩、砂砾岩等为主体的碎屑岩。地球化学分析表明金台子盆地中发育的酸性火山岩源于地壳重熔。锆石U-Pb年代学研究显示, 金台子盆地内流纹岩自约145 Ma开始广泛喷发并形成巨厚层的酸性火山岩地层, 表明此时在华北北缘地区的岩石圈减薄和破坏可能就已非常剧烈, 据此华北克拉通在其北缘的破坏至少应早于145 Ma。 相似文献
52.
地处幕阜山西北缘低山丘陵与江汉平原过渡部位的咸宁市北部,分布着大面积的冲洪积物,与江汉-洞庭盆地充填演化密切相关.通过野外路线地质调查和工程地质钻探,查明了冲洪积物的分布范围及发育特征,以泥质充填为主、砾石分选差、磨圆差、混杂堆积等特征表明其为近源快速堆积.ESR年代学测试结果显示,冲洪积物形成于早更新世晚期至中更新世中期,具多期活动特征.结合前人对江汉-洞庭盆地周缘冲洪积扇堆积的研究,认为在江汉-洞庭盆地充填演化过程中,盆地周缘水系由山区进入盆地时普遍发育冲洪积扇堆积,其活动时代不仅限于早更新世,而是一直持续至中更新世中期. 相似文献
53.
54.
55.
加蓬海岸盆地南、北次盆成藏特征对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加蓬海岸盆地属于被动大陆边缘盆地。盆地沉积盖层主要由白垩系、古近系和新近系组成,沉积地层组合具有明显的三分性,包括早白垩世盐下层系、早白垩世晚期阿普特期盐膏层和晚白垩世至新近纪盐上层系。根据目前的油气发现,北加蓬主要富集盐上油气资源,南加蓬主要富集盐下油气资源。从构造沉积背景、油气地质条件、油气发现规模、油气平面分布、油气勘探潜力5方面对南、北次盆进行对比,分析南、北次盆的油气聚集差异,结合勘探现状分析其勘探潜力,并指出南加蓬次盆勘探难点为圈闭识别,北加蓬次盆的勘探难点是砂体预测。 相似文献
56.
根据最新调查获得的北黄海盆地海洋重力、海洋与航空磁力和多道地震资料,结合以往周边地区的资料,编制了北黄海空间重力异常图、布格重力异常图、磁力异常图。在重磁基础图件的基础上,通过解析延拓、任意方向导数计算、离散小波变换等处理,结合地震和地质资料,对北黄海北缘断裂带进行了综合分析。确定了北黄海北缘断裂带的存在,并对该断裂带的延伸长度、切割深度和性质进行了分析,指出北黄海北缘断裂带是辽东隆起与北黄海盆地的界线,断裂带两侧具有明显不同的地球物理场特征;而且断裂带具有多期活动的特点,对北黄海盆地的形成演化具有重要的控制作用。 相似文献
57.
海底管道是海上油气生产的重要设施,而管道悬空是影响其安全运作的主要因素之一。根据海底管道复勘资料,利用ArcGIS对埕岛油田海底管道的在位状态以及分布情况进行分析,重点统计分析了管道悬空特征和悬空规律,并分析了海底管道悬空的原因以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悬空管道占总调查管道总长度的4.03%,主要分布在水深为5~15 m范围内的三角洲前缘斜坡上。近90%悬空管段的长度<60 m,其中以10~20 m最为常见。超过90%悬空管段的悬空高度<1 m,其中以0.2~0.4 m最为常见。研究区海底管道悬空的主要原因为海床冲刷,其影响因素主要包括沉积物特征、地形地貌以及海洋动力条件。 相似文献
58.
59.
随着莺—琼盆地油气勘探开发的不断深入,2 700 m以下的中深层地震资料品质迫切需要提高,而改善信噪比提高成像质量则是需要深入研究的重点内容之一。基于共反射面元(CRS)叠加在改善中深层地震资料信噪比方面具有理论和技术应用优势,由于考虑了反射层的局部特征和第一菲涅耳带内的全部反射,对复杂地质问题的适应性得以增强,真正实现了高信噪比叠加,从而改善中深层低信噪比区的成像质量。通过理论研究分析、模型试处理及莺—琼盆地实际地震资料处理中具体的应用与试验,取得了明显的效果,即该区中深层地震资料信噪比显著增强,大大提高了解释的可靠程度。总之,共反射面元叠加技术在莺—琼盆地具有较高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