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40篇
  免费   668篇
  国内免费   744篇
测绘学   72篇
大气科学   614篇
地球物理   316篇
地质学   2563篇
海洋学   59篇
天文学   9篇
综合类   228篇
自然地理   691篇
  2024年   36篇
  2023年   149篇
  2022年   158篇
  2021年   179篇
  2020年   110篇
  2019年   190篇
  2018年   113篇
  2017年   145篇
  2016年   122篇
  2015年   168篇
  2014年   220篇
  2013年   223篇
  2012年   217篇
  2011年   243篇
  2010年   241篇
  2009年   219篇
  2008年   199篇
  2007年   219篇
  2006年   189篇
  2005年   159篇
  2004年   103篇
  2003年   123篇
  2002年   96篇
  2001年   86篇
  2000年   85篇
  1999年   101篇
  1998年   45篇
  1997年   52篇
  1996年   65篇
  1995年   47篇
  1994年   55篇
  1993年   28篇
  1992年   39篇
  1991年   42篇
  1990年   33篇
  1989年   30篇
  1988年   5篇
  1973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5年   1篇
  1954年   1篇
  1951年   1篇
  1949年   1篇
  1948年   2篇
  1946年   1篇
  1942年   2篇
  1941年   2篇
  1938年   1篇
  1936年   1篇
  193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到目前为止,陨石学者已考察了约2500km2的南极蓝色冰区,并在南极冰盖不同的地区回收到约30000个陨石样品.在过去20年,主要根据36Cl或14C的浓度测定了几百个南极陨石的居地年龄.每个搁浅区的陨石显示不同的居地年龄分布,并提供陨石局部堆积机制的信息,在蓝色冰表面南极陨石的密度取决于许多因素,如陨石的降落率、冰的消融率、雪的堆积率等.大多数南极陨石的居地年龄范围从小于10ka到1000ka,Yamato山地冰区陨石的居地年龄可高达200ka,而Lewis Cliff及Allan Hills陨石的居地年龄分别高达500ka和1000ka,新近发现两个陨石的居地年龄分别为2Ma及2.35Ma,表明它们深埋于靠近冰川底部,且冰流率比表面低得多,同时也表明陨石堆积进入目前的搁浅区至少始于2Ma以前,这与东南极冰盖为稳定和持续性假设是一致的.陨石的居地年龄是确定陨石历史的一个重要参数,同时也可用以估计陨石的搬运时间及平均风化寿命.  相似文献   
42.
川西北高原若尔盖草地沙化及湿地萎缩动态遥感监测   总被引:61,自引:2,他引:61  
应用卫星遥感资料(MSS、TM及spot)对川西北高原若尔盖草地沙化及湿地萎缩的动态监测发现,自1966年至2000年的34年间,草地沙化面积增加307.7%,达到36760.9hm^2,占区域总面积的7.25%,平均每年扩大草地沙化面积816.0hm^2,年均递增率达4.22%。到2000年止,区域内有沙地5083.9hm^2,沙化草地31677.0hm^2。自1985~2000年的15a间,区内17个湖泊面积缩小842.0hm^2,减幅达38.9%,平均每年减少56.1hm^2,年均递减速度达3.34%,该区目前其余11个湖泊总面积仅为1323.1hm^2,只有15年前的61.1%。  相似文献   
43.
塔巴庙地区上古生界砂岩成岩作用特征及其储集性分析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12  
鄂尔多斯盆地北部塔巴庙地区上古生界发育一套低孔低渗致密砂岩储层,储集空间以溶蚀微孔、蜂窝状溶孔和高岭石晶间隙为主,孔喉以细——微细为主。成岩作用决定了砂岩内部储集空间特征和储集性能,主要表现在较强的压实作用和胶结作用使砂岩的原生孔隙很少得到保存;较弱的溶蚀作用和强的蚀变作用使砂岩储集空间以微孔、超微孔为主,具有孔径小喉道细的特征,这是砂岩储集物性特别是渗透率偏低的直接原因。  相似文献   
44.
鄂尔多斯盆地中部存在明显的、东西方向的地球化学异常区带,异常区带有异常范围大、强度高和分布有序等特征,是地下油气信息的反映。从化探烃类指标浓度变化、比值特征和三维荧光图谱特征等方面对异常进行了研究,并结合本区的构造特征和石油地质条件对异常的形成进行了分析,证实了化探异常的形成与盆地中部的大型东西向构造带和东西向气聚集区具有密切的关系,对天然气的勘探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5.
鄂尔多斯盆地中部奥陶系方解石脉中包裹体流体势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结合前人研究成果,归纳出了一种利用盐水包裹体均一温度与盐度确定流体势的方法,并对鄂尔多斯盆地中部气田奥陶系方解石脉中包裹体进行了流体势计算,推算出了古流体运移方向。  相似文献   
46.
鄂尔多斯地块运动的整体性与不同方向边界活动的交替性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基于鄂尔多斯地块周边的GPS资料,我们发现地块南北边界的左旋错动速率比东西边界的右旋错动速率大2~3倍,而基于地质资料和几十年来的测量资料,大多数研究者强调鄂尔多斯地块东西边界的右旋错动和地块的逆时针旋转特征,针对上述矛盾,本文利用地块及其周边地区的地质和地形变测量资料(包括GPS和水准),分析了地块周边的地震活动随时间的变化,认识到鄂尔多斯地块的南北边界与东边界的构造活动存在交替性以及鄂尔多斯地区的构造运动以地块为单元的运动特点。鄂尔多斯地块与周边地块间的相对运动是通过它们之间边界带的变形和相对位移来实现的,近几年来,鄂尔多斯地块的南北边界带处于活动时期,但从长时期来看,鄂尔多斯地块相对阿拉善和阴山地块向东南运动,同时伴随着逆时针方向的旋转。  相似文献   
47.
由小震震源机制解得到的鄂尔多斯周边构造应力场   总被引:8,自引:4,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格点尝试法首先分区对鄂尔多斯地块周边的 30 0 0多个小震震源机制解进行了处理。结果显示 ,在震源机制解覆盖的时段内 ,地块周边地区的平均构造应力场有以下特征 :地块周边主要以水平构造作用力为主 ,且其主压应力轴走向以地块西南侧为中心 ,从北至东呈扇形展布。在分区基础上 ,对各区的平均主应力轴分布进行了扫描 ,得到了其随时间的变化过程。其中渭河、六盘山和银川区的构造应力场相对稳定 ,临汾和同心区的构造应力场变化复杂 ,临河、包头、呼和、大同和太原区的构造应力场变化与该区的几次中强地震有密切关系。另外 ,地块周边除个别区外大多数区域在 1992年和 1996年前后 ,主压应力轴走向有趋近于N75°E的现象  相似文献   
48.
青藏铁路高原多年冻土区片石通风路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葛建军 《冰川冻土》2003,25(Z1):52-53
抛填片(块)石通风路堤具有保护多年冻土的作用, 根据高原多年冻土区路基常见病害及青藏铁路试验路基设计原则, 初步探讨并预测该路基结构的适应性, 并在清水河试验路基段进行了实践应用, 给出了保护效果的定量描述.  相似文献   
49.
鄂尔多斯盆地奥陶系马家沟组溶斑形成机理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鄂尔多斯盆地中部气田奥陶系马家沟组属蒸发边缘海相地层,其风化壳是中部气田的主要产气层段。该层中广泛发育毫米级、厘米级的溶斑,这些溶斑的产状、大小、成分以及溶孔内的充填物十分复杂,有的具多期充填,充填物为石膏、石英、方解石、白云石、高岭石、黄铁矿等多种矿物。溶斑中下半部残留的岩石经溶蚀后的白云石晶粒形成的渗流砂示底构造十分明显。研究表明,溶斑的形成不仅具有适宜的岩相古地理环境和其复杂的生成演化史,而且与原始沉积以及不同地史阶段的岩溶作用相关。  相似文献   
50.
内蒙古苏里格庙地区晚古生代层序地层学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通过岩心观察 ,结合测井曲线和地震反射资料分析 ,并根据层序地层和层序界面的识别标志 ,建立了苏里格庙地区的层序地层格架 ,并将上古生界划分为 3个二级层序 (超层序组 )和 15个三级层序 ,其中本溪组和太原组的层序具二元体系域结构 ,即由海进体系域和高位体系域组成 ;山西组、石盒子组和石千峰组的层序具三元体系域结构 ,包括低位体系域、湖进体系域和高位体系域。剖析了陆表海浅陷沉积、陆表海碳酸盐岩与碎屑岩混合沉积及近岸内陆河流—三角洲—湖泊沉积超层序组 (或层序组 )中层序的发育特征 ,论述了层序的演化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