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4篇
  免费   142篇
  国内免费   323篇
测绘学   61篇
大气科学   63篇
地球物理   100篇
地质学   720篇
海洋学   54篇
天文学   5篇
综合类   63篇
自然地理   33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30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27篇
  2020年   37篇
  2019年   31篇
  2018年   23篇
  2017年   30篇
  2016年   23篇
  2015年   34篇
  2014年   45篇
  2013年   28篇
  2012年   54篇
  2011年   41篇
  2010年   37篇
  2009年   39篇
  2008年   44篇
  2007年   39篇
  2006年   65篇
  2005年   69篇
  2004年   25篇
  2003年   36篇
  2002年   24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29篇
  1999年   23篇
  1998年   19篇
  1997年   33篇
  1996年   26篇
  1995年   24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20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20篇
  1990年   16篇
  1989年   16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5年   1篇
  194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941.
二道沟金矿区出露的火山岩,为一套准铝、弱碱性的英安-流纹质火山岩.其化学成分介于同熔与碱性系列之间.Rb-Sr等时线年龄为155.07士17.74Ma,[~87S_r/~88S_r]为0.7062干0.0021.火山熔岩中的挥发份,包括呈游离气体形式存在于岩浆熔融包裹体、流体熔融包裹体、空穴、空洞中的"物理"溶解,也包括与熔体中某些物质化合或缔合的"化学"溶解.笔者首次选择800°C的高温"热爆"和"热解"温度,利用气相色谱测得二道沟火山熔岩的H_2O/CO_2比值在3.975~7.93之间,CO_2/CH_4值在42.84~134.04之间,CO/CO_2值小于O.04,具有较高的"干"气.H_2O含量及H_2O/CO_2值,随SiO_2含量增高而减小.与流体包裹体中气相成分有显著差别,反映了深源岩浆的特征.  相似文献   
942.
综述了由最初的普通钢筋混凝土抗拔(浮)桩发展到预应力抗拔(浮)桩的历程;总结了对于抗拔桩性能研究的3种方法:现场试验、模型试验和理论分析法。在此基础上为了降低成本,方便施工,环保高效,提出了一种新型的预应力抗拔(浮)桩,即部分粘接预应力抗拔(浮)桩,这将是预应力抗拔(浮)桩一个有意义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943.
建立了一种利用193 nm ArF准分子激光剥蚀-等离子体质谱法直接测定岩石熔融玻璃中Nb和Ta的分析方法。采用常规的碱熔法熔融样品,以29Si为内标、玻璃标准参考物质NIST SRM612为外标进行测定,方法的检出限分别为Nb0.003μg/g和Ta0.006μg/g(n=10)。分析4个不同的地质标准参考物质结果表明,Nb和Ta测定结果的相对误差(RE)和精密度(RSD,n=11)均低于10%。  相似文献   
944.
熔融制片-X射线荧光光谱法测定锰矿样品中主次量元素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李小莉 《岩矿测试》2007,26(3):238-240
采用混合熔剂熔融制备样片,加入碘化铵粉末,有效地驱赶了锰矿熔融制样时产生的大量气泡,用Axios型X射线荧光光谱仪测定锰矿样品中的Mn、Fe、Si、Al、Ti、Ca、Mg、Na、K、P、Ba、Cu、Zn、Ni等元素的氧化物含量,用理论a系数校正基体效应,方法简便快捷。用国家一级锰矿石标准物质GBW 07266验证,结果与标准值相符;以锰矿石考察方法的精澈(RSD,n=12),除CuO为10.05%,其余各组分均≤8%。  相似文献   
945.
老君沟岩体和孟通沟岩体是位于松潘-甘孜地体东部的中生代花岗岩,为碰撞过程中岩浆作用的产物,包含有地壳基底性质的重要信息。两岩体具有中等至较高的SiO_2含量(63.9~75.0wt%),具有准铝质和轻微过铝质(ACNK=0.86~1. 08)特征,属于中钾到高钾钙碱性系列。其中,老君沟岩体富Al_2O_3(14.2~16.0wt%)、K_2O(2.88~4.36wt%),贫MgO(0.38~1.98wt%),并具有高Sr(307~697ppm)低Y(12.2~21.0ppm)特征以及中等至较高的稀土分馏((La/Yb)_N>10),这些特征非常类似于下地壳熔融形成的埃达克岩。孟通沟岩体的主微量元素特征类似于老君沟岩体,但具有相对低的Sr(110~397 ppm)、稍高的Y(12.2~21.0ppm)和明显较低的Sr/Y比值(5~32)。两岩体均具有地壳特征的Nd-Sr同位素组成(ε_(Nd)(T)= -6.02~-3.11;I_(Sr)=0.7053~0.7075),排除了直接来自地幔岩浆的可能性,表明其可能来自于石榴石稳定区地壳物质的部分熔融。两岩体富含Rb(106~202ppm)、Cs(3.79~25.6ppm)而K_2O/Na_2O(0.56~1.12)比值较高,显示其可能来自黑云母的脱水熔融。由于黑云母的脱水熔融温度较高而剪切生热所能达致的温度较低,同造山的滑脱构造难以导致上述两个岩体的形成,地幔岩浆的底侵作用可能是导致下地壳物质部分熔融的主要原因。两岩体的源区成分和Nd模式年龄(T_(DM(Ⅱ))=1.23~1.44 Ga)均反映松潘-甘孜地体具有类似于扬子板块的中元古陆壳基底。  相似文献   
946.
李化启  梁一鸿  马瑞 《地质学报》2006,80(8):1161-11671238
本文以细粒辉长岩、中粒花岗岩、细粒斜长角闪岩和二辉麻粒岩等几种岩石类型为实验样品,进行了高温高压条件下岩石的变形、熔融试验。通过对实验样品详细的变形、熔融特征研究和应力应变分析,得出了共轭扇式变形-熔融模型可能更能反映自然实际条件下动力变形、熔融的平面分布特征。在动力熔融概念和分层熔融模式提出的基础上,本文提出如下几点设想:1岩石圈脆-韧性转变域内的岩石在构造动力条件下可发生动力熔融,并且其平面分布呈共轭扇式变形-熔融结构展布;其作用机理为剪切压熔机制控制下的各种有利促熔条件控熔。2动力熔融概念的提出,大大扩展了熔融的发生域和岩浆源地的分布范围,使得熔融或岩浆的产生不再只限于上地幔或壳幔边界,而是分布在一个相当宽广的温压和组分范围内,其热力来源也不再只受地温梯度控制,而是有热力、动力两种来源。3在造山带分层熔融模式提出的基础上,重新分析了岛弧钙碱性安山岩、类埃达克岩、同构造花岗岩的成因问题,提出了岛弧钙碱性安山岩的分层熔融混合岩浆成因和类埃达克岩、同构造花岗岩的动力熔融成因;并提出了裂谷拉伸环境可能存在分层熔融模式和有关分层熔融模式多类型的设想。  相似文献   
947.
2005年秋季青海省气候特点是:青海大部气温偏高;降水除青海西北部及南部部分地区偏少外,其余地区偏多;全省大部日照偏少。主要气象灾害有洪灾、冰雹、雪灾以及降水天气造成的局部地区山体滑坡及地质水文灾害。1基本气候概况1.1气温秋季平均气温除冷湖、都兰略低,清水河特低外,全省大部以偏高为主,唐古拉山区、玉树大部、柴达木盆地的诺木洪、果洛的久治、黄南的泽库以及海北的门源等地特高,其中玉树、曲麻莱、沱沱河三地偏高1.5-1.7℃,是气温偏高幅度最大的地区,省内其余地区略高或偏高。全省平均气温较1971- 2000年气候平均值偏高0.7℃(图1)。  相似文献   
948.
宋艳玲 《气象》2006,32(5):126-127
2月份,全国平均气温为-1.2℃,比常年同期(-2.8℃)偏高1.6℃;全国平均降水量为22.8mm,略多于常年同期(16.4mm)。月内,我国出现大范围雨雪天气,对改善土壤墒情、净化空气十分有利,但交通运输受到较大影响;新疆、内蒙古、湖北、四川等地的部分地区发生雪灾。’华南大部地区干旱得到不同程度缓解;西藏、云南部分地区干旱持续或发展。我国中东部地区出现大雾天气。  相似文献   
949.
积雪时地面温度表观测应注意事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面气象观测规范》规定地面温度表被雪埋住时的观测是:地面3支温度表被雪埋住时,在降雪或吹雪停止后,应小心将表从雪中取出(勿使水银柱、游标滑动),水平地安装在未被破坏的雪面上,感应部分和表身埋入雪中一半。当发现表身下陷雪内,或在观测前巡视时表身又被雪埋住时,均应将表重新安装在雪面上。读数时若感应部分又被雪盖,可照常读数。  相似文献   
950.
渭河汉江流域秋雨成灾台风龙王造成福建严重损失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姜允迪 《气象》2006,32(1):126-127
10月份,全国平均降水量为33.2mm,比常年同期(37.4mm)偏少4.2mm。西北地区东南部和黄淮等地出现大面积秋雨天气,陕西、湖北遭受严重洪涝灾害;内蒙古、黑龙江和南方的部分地区旱情持续或发展。全国平均气温为10.4℃,比常年同期(9.6℃)偏高0.8℃,为1951年以来同期第三高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