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5篇
  免费   130篇
  国内免费   83篇
测绘学   37篇
大气科学   12篇
地球物理   278篇
地质学   183篇
海洋学   31篇
综合类   30篇
自然地理   17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23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27篇
  2013年   28篇
  2012年   32篇
  2011年   47篇
  2010年   39篇
  2009年   28篇
  2008年   27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26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2篇
  1976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7 毫秒
571.
针对传统水下边坡监测无法快速、直观展现水下边坡的形态、坡度和细部地形特征,以及多期测量成果间客观存在的系统偏差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特征匹配的水下边坡监测新方法。首先将每期多波束三维点云数据生成水下地形曲面,得到水下边坡的多波束声纳影像;然后将多期监测声纳影像采用加速稳健特征算法生成目标特征集,采用快速最近邻逼近搜索函数库和k邻域算法高效找到最优匹配点;最后通过匹配点校正后的声纳影像,可直观反映水下边坡的动态变化,为后期水下边坡整体稳定性分析与治理提供了基础地形数据。与传统监测的方法相比,该方法实现了水下边坡地形监测可视化,具有全覆盖、分辨率高的特点,对及时监测和掌握水下边坡的动态变化具有一定的工程意义。  相似文献   
572.
本地震目录同中国地震台网中心(CENC)提供.中国地震台网中心使用全国90个测震台站的地震数据,记录了中国及邻区M》2.5级的地震,各地震事件的记录台站均在5个以上.  相似文献   
573.
本地震目录由中国地震台网中心(CENC)提供。中国地震台网中心使用全国90个测震台站的地震数据,记录了中国及邻区M≥2.5的地震,各地震事件的记录台站均在5个以上。地震目录使用的走时表为J—B表,发震时刻为国际时,地名为按Flinn、Engdahl和Hill划出的地震分区给出的大致的地理位置(仅作位置参考,不合任何政治意义)。  相似文献   
574.
本地震目录由中国地震台网中心(CENC)提供。中国地震台网中心使用全国90个测震台站的地震数据,记录了中国及邻区M≥2.5的地震,各地震事件的记录台站均在5个以上。地震目录使用的走时表为J-B表,发震时刻为国际时,  相似文献   
575.
江苏及邻区地震重新定位和构造特征分析   总被引:16,自引:5,他引:1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将双差定位和遗传算法定位两种方法相结合,对江苏及邻区1980~2005年的地震进行重新定位研究.重新定位后大大改善了原地震定位的精度,地震在空间上更加集中分布在某些区域,地震震源深度分布结果更加合理.江苏及邻区地震主要发生在上地壳和中地壳;研究区不同构造单元的震源深度统计分析表明,下扬子断块江苏段、冀鲁断块和豫皖断块的地震震源深度特点相似,在10~11 km、15~17 km深处存在二个明显的地震优势分布,推测分别在上地壳底面和中地壳;在25 km深处也存在一小的地震优势分布面,但地震频次较低.大别山地区地震的震源深度与下扬子断块、冀鲁断块和豫皖断块内的地震震源深度存在明显的差异,主要差异为大别山地区10 km以上的浅源地震十分发育,在6~7 km的深处有一地震优势分布,该深度附近地震波速度可能较高,而在10 km以下差异不大.  相似文献   
576.
以Quickbird影像为研究对象,探讨了利用多种特征信息识别地物目标的技术方法.首先采用区域生长法将影像分割为若干个具有语义信息的对象,然后在此基础上提取对象的光谱、形状和纹理特征并进行描述,最后根据提取的特征参数,采用最近邻方法将影像分为建筑物、公路、铁路、水塘、耕地、林地和荒地7类地物目标,综合分类精度达到91.03%.研究表明,多种特征信息的综合利用,在目标分类与识别方面明显优于传统的基于单一光谱特征的方法,在一定程度内提升了遥感信息的智能化水平.  相似文献   
577.
利用Sato模型对宁夏及邻区尾波Q值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师海阔  朱新运  贺永忠  张立恒 《地震》2011,31(1):118-126
本文利用Sato模型,选取2008-2009年宁夏地震台网记录的121次ML≥2.0地震的数字地震波资料,计算宁夏及邻区平均尾波Q值,并拟合了Q值对频率的依赖关系. 结果表明,与国内其他地区相比,宁夏及邻区Q值较低,对频率f依赖性较高. 结合研究区同期地震活动水平及地震地质构造特征,将研究区划分为四个小震密集区:吉兰泰...  相似文献   
578.
蒙古国南部及邻区金属矿床类型及其时空分布特征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根据金属矿床产出的围岩岩性组合和成矿作用特征, 可将蒙古国南部及邻区分布的各类金属矿床(点)划分为6种类型, 即(1)斑岩型铜(金)和铜(钼)矿床(点); (2)矽卡岩型锌和银多金属矿床(点); (3)热液脉型钨、锡、稀有(土)金属和银多金属矿床(点); (4)火山岩型铜(锌)和铀矿床(点); (5)沉积岩型铜多金属和铀矿床(点); (6)砂金和铂矿床(点)。在较详细剖析各类金属矿床(点)基本地质特征和时空分布规律的基础上, 划分了10处矿化集中区, 并且讨论了区域地壳演化与金属成矿作用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 尽管研究区范围内金属矿床(点)成矿作用可从新元古代一直持续到新生代, 但是大规模成矿作用发生的时间分别与海西期和印支期构造-岩浆活动高峰期相吻合, 是地壳特定演化阶段综合性地质作用的产物。  相似文献   
579.
中国东北及邻区 ,在中生代期间是否经历了大规模走滑运动而发生向东的逃逸和地壳加厚 ,是该区乃至碰撞造山带后碰撞地壳构造演化的一个重要问题。在对已有资料的综合分析基础上 ,大兴安岭北段中生代以来的构造变形可以划分为四期 :( 1 )可能发生在侏罗纪晚期的向南逆冲推覆运动 ;( 2 )平行蒙古—鄂霍茨克造山带的左行韧性走滑剪切作用 ;( 3)切割上述韧性走滑剪切带和蒙古—鄂霍茨克造山带的向南东的逆冲断裂作用 ;( 4)新生代北北东走向的正断作用。根据时空展布和运动学特征 ,推测前两期变形与蒙古—鄂霍茨克造山带的形成演化有关 ,第三期变形与古太平洋板块在亚洲大陆下的俯冲有关 ,第四期变形与现今太平洋板块的俯冲有关。对采自第二期构造变形带内的同构造变质矿物黑云母的Ar Ar定年 ,获得了 1 2 7~ 1 30Ma的坪年龄和等时线年龄 ,据此确定该区地壳左行走滑运动的主要活动时期为白垩纪初期。这一研究成果与中国东北南部燕山地区走滑运动资料的结合 ,揭示出在白垩纪初期 ,中国东北及邻区地壳被向东挤出加厚。根据已有的区域地质资料 ,中国东北中生代以来地壳构造演化可以划分为 4个阶段 :( 1 )三叠纪期间与古亚洲洋关闭和杭盖—肯特洋及古太平洋收缩有关的地壳挤压与伸展变动 ;( 2 )侏罗纪至白垩纪初  相似文献   
580.
沉积叠加改造型矿床的物源及富集机制的地球化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通过对长江中下游及邻区震旦系-早生古界内一些沉积叠加改造型锑-金矿床,银多金属矿床的物源及富集机制的地球化学研究认识到,在研究该类矿床的成矿作用时,不能仅仅局限在传统的认识和思维模式上,而是应该从更大的时,空域,用地球化学的思维去观察,去分析,它们的“源,运,储”,该类矿床成矿的有利因素,除了矿源层的物源基础外,其决定因素还在于后期叠加改造作用对成矿元素浓集能力的高低和效率强弱的控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