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1篇
  免费   37篇
  国内免费   5篇
测绘学   2篇
大气科学   2篇
地球物理   90篇
地质学   27篇
综合类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79年   5篇
  1978年   3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2篇
  1975年   4篇
  197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21.
邢台地区历史地震频发,西部山区经济条件差、地质灾害多。为了获得该地区农村房屋抗震情况,以抽样的形式到村到户进行实地调查,得到该地区农村房屋的抗震性能、震害隐患等信息,并得出了房屋抗震性能与经济、人口、交通的关系,通过调查结果给出了房屋抗震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22.
宋伟  马学军  贾国欣 《江苏地质》2011,35(4):405-412
1966年邢台地震发生后,震中所在地隆尧地区多次发生规模较大的地裂缝现象,通过实地调查工作,在隆尧县南(经过震中所在地白家寨村)发现一条断续分布的长约17km的地裂缝,在局部伴有地层错动现象。通过地球物理勘探对华北平原地质构造及断层近期运动规律特征做了进一步调查,认为隆尧地裂缝的地层错断现象主要原因是由于断层蠕滑活动形成的,表现为地壳构造运动产生的内应力的积累与释放。另外,长期干旱和过量开采等自然及人类活动因素也会使地下水逐年下降引起地裂缝。  相似文献   
123.
通过对邢台地震极震区浅层探测、新生代深浅构造运动的分期、地壳上地幔结构特征剖析及其与震源参数的对比等研究,指出邢台地震区控制早第三纪盆岭构造发育的铲形断裂及其下部向东缓倾的滑脱面与邢台地震的发生无关;邢台地震群是在最新构造应力场作用下,受北西向断层或横向障碍体阻隔的不连续“深断裂”依次向上撕裂状破裂扩展、引起相邻斜列状深断裂间应力迁移和加载等三维破裂过程的产物;邢台地震断层是先存地壳“深断裂”向上撕裂状扩展的“新生断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