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992篇
  免费   3399篇
  国内免费   1086篇
测绘学   6844篇
大气科学   1147篇
地球物理   798篇
地质学   3647篇
海洋学   1382篇
天文学   7篇
综合类   1187篇
自然地理   1465篇
  2025年   7篇
  2024年   294篇
  2023年   601篇
  2022年   705篇
  2021年   748篇
  2020年   609篇
  2019年   604篇
  2018年   458篇
  2017年   502篇
  2016年   512篇
  2015年   587篇
  2014年   770篇
  2013年   612篇
  2012年   658篇
  2011年   681篇
  2010年   671篇
  2009年   759篇
  2008年   733篇
  2007年   600篇
  2006年   520篇
  2005年   550篇
  2004年   532篇
  2003年   476篇
  2002年   432篇
  2001年   353篇
  2000年   282篇
  1999年   258篇
  1998年   263篇
  1997年   271篇
  1996年   251篇
  1995年   176篇
  1994年   174篇
  1993年   175篇
  1992年   217篇
  1991年   158篇
  1990年   126篇
  1989年   90篇
  1988年   17篇
  1987年   12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2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2篇
  1966年   2篇
  1957年   4篇
  1956年   4篇
  192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21.
长江全流域性的Cd异常是被中国正在进行的多目标地球化学调查发现的重大生态环境问题。以长江流域安徽段为研究对象,对沿江镉异常源追踪与定量评估的方法技术进行了系统研究。通过对安徽段长江干流及其主要支流悬浮物中元素含量的测量查明:悬浮物是流域内重金属元素大跨度迁移的主要载体;Cd在悬浮物中的富集程度远远大于其他重金属元素,这或许正是Cd可以形成沿江流域性异常的主要原因;长江干流悬浮物中重金属元素含量的变化明显受到沿江支流的影响。安徽段长江干流及其主要支流重金属元素输出通量定量计算结果表明:秋蒲河是安徽段重金属元素输出通量最大的支流,每年在安徽段长江两岸土壤中沉积下约4.45t的Cd。利用悬浮物加密测量、1∶5万土壤测量和岩石测量对顺安河流域Cd异常源追踪结果显示:内生金属矿床特别是铅锌矿是悬浮物中Cd的最大的供应源。采用河漫滩沉积物分层采样技术和同位素测年技术,初步恢复了研究区Cd等重金属元素沉积和污染的地球化学历史,对研究区Cd等重金属元素异常的未来演变趋势进行了预警预测。  相似文献   
922.
结合机载LiDAR数据,提出了一种改进的GLAS光斑点冠层高度地形校正模型,以校正后的GLAS光斑点作为输入样本,结合MODIS遥感影像,利用支持向量回归(SVR)的方法对研究区森林冠层高度进行分生态区估测,并利用野外调查数据和机载LiDAR冠层高度结果对估测结果进行验证。结果显示:研究区的坡度等级直接影响GLAS光斑点森林冠层高度估测精度,改进的地形校正模型可以较好的减小坡度对GLAS光斑点森林冠层高度估测的影响,模型精度RMSE稳定在3.25~3.48 m;不同生态分区的SVR模型估测精度较为稳定,其RMSE=6.41~7.56 m;与算数平均高相比,样地的Lorey's高与制图结果拟合最好,不同生态分区平均估测精度为80.3%。机载LiDAR冠层高度结果的验证平均精度为79.5%,和Lorey's高验证结果呈现较好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923.
中分辨率成像光谱仪(MODLS)是美国对地观测系统(EOS)主要遥感仪器之一,它有36个相互配准的光谱波段、中等分辨率水平(0.25~1Km)、每1~2天观测地球表面一次,获取陆地和海洋温度、初级生产率、陆地表面覆盖、云、气溶胶、水汽和火情等目标的图像,EOS/MODIS的应用前景非常广泛。  相似文献   
924.
初始接缝线网络是影像镶嵌中的重要一环,特别是在遥感影像处理中,它的生成质量对后续接缝线的优化具有重要影响。设计了一种新颖的初始接缝网络线生成方法,它将影像有效区域的重叠拓扑以比特数组的形式进行了封装,并分别赋给了点、线、面这些平面几何要素。一方面,这有助于挖掘影像重叠区之间的空间联系,便于计算接缝线连接的优先关系,使得接缝线的生成不再受制于重叠区域的具体形状,而仅考虑影像的重叠程度,从而大大提高了接缝生成的鲁棒性。另一方面,基于比特运算的高效性也使该方法在接缝线生产效率上体现出优势。与顾及重叠的面Voronoi图的方法进行了对比,该方法在接缝线生成的鲁棒性和效率上都具有一定优势。  相似文献   
925.
1、引言陆地卫星遥感技术的广泛应用始于20世纪70年代,传统上主要有Landsat系列(美)、SPOT系列(法)、IRS(印度)、ALOS系列(日)、RESURSO1系列(俄)、中巴系列等。这些卫星的特点是多波段扫描、地面分辨率为530m,它们为土地利用调查提供了大量的数据资源,并且在土地利用调查过程中得到广泛应用。但这类中低空间分辨率遥感影像只能进行土地利用情况的粗粒度分类。随着技术发展,近年来出现了一些更高分辨率的遥感卫星(如表1),它们能为土地利用调查提供更清晰  相似文献   
926.
中央     
《地球》2012,(10):6-9
温家宝在云南地震灾区慰问受灾群众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9月8日凌晨1时10分许抵达灾情最严重的云南昭通市彝良县后,随即乘车实地察看灾情,到医院了解伤员救治情况,在居民安置点看望转移群众。凌晨4时40分,温家宝在彝良县抗震救灾指挥部主持召开会议部署抗震救灾工作。云南昭通地震是一次震源浅、破坏性较强的地震,加上双震叠加,对灾区造成了很大影响。截至9月8日1时40分统计,地震已造成80人死亡,795人受伤,70多万  相似文献   
927.
1∶25万地图数据库更新中遥感影像的处理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卫星遥感影像已成为快速补充与更新地理信息的主要方法,以对1∶25万地图数据库的更新为例,研究遥感影像选择预处理与变换定位的方法.  相似文献   
928.
基于SPOT VEGETATION数据的中国西北植被覆盖变化分析   总被引:66,自引:16,他引:66  
宋怡  马明国 《中国沙漠》2007,27(1):89-93
 基于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的技术,利用SPOT-VEGETATION NDVI(Normalized Difference Vegetation Index)数据对我国西部地区植被覆盖的情况进行了动态监测。采用MVC(Maximum Value Composites)、一元线性回归趋势分析和变化幅度百分比等方法分析西部地区植被变化特征,并结合西北五省土地利用类型图,分析不同植被类型的年最大化NDVI(MNDVI)变化趋势及特点。其结果是:近7 a来植被覆盖存在普遍退化的趋势,且2000-2001与2001-2002年度的变化幅度较大。在局部区域植被有改善的趋势, 但总的改善幅度小于退化幅度。分析结果表明, 植被改善的区域主要分布在陕西和宁夏的大部分地区以及新疆西北部和西南部地区。大部分地区植被退化。而且不同植被的MNDVI在相同的年份表现出相似的变化特点和趋势。  相似文献   
929.
基于树结构的数字遥感图像存储方法与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数字遥感图像一般是采用栅格结构来存储。图像中地物的结构特征是隐含其中的。该文从图像识别角度,重点研究了基于树结构的数字遥感图像存储方法。这种方法与遥感中常用的四又树等存储方法不同,它注重图像中地物本身的结构特征。通过树结构使像元按地物目标形成一个个的组合体。该文以机场跑道识别为例,介绍了基于树结构的数字遥感图像存储方法的应用以及将图像变为树的算法。  相似文献   
930.
以1995~2015年20 a间塔里木河干流区Landsat TM影像为数据源,利用ENVI遥感图像处理软件对遥感影像进行处理;并利用ArcGIS的空间分析工具对塔里木河干流的耕地数据进行提取,分析其变化原因。结果表明,20 a间人类活动对自然资源和土地利用方式产生了直接影响,对塔里木河干流区的耕地也影响显著。通过对耕地变化的分析,可为塔里木河生态综合治理以及生态环境保护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