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2286篇 |
免费 | 5015篇 |
国内免费 | 1807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11262篇 |
大气科学 | 2097篇 |
地球物理 | 2479篇 |
地质学 | 6383篇 |
海洋学 | 2318篇 |
天文学 | 70篇 |
综合类 | 2321篇 |
自然地理 | 2178篇 |
出版年
2025年 | 14篇 |
2024年 | 539篇 |
2023年 | 987篇 |
2022年 | 1173篇 |
2021年 | 1292篇 |
2020年 | 1063篇 |
2019年 | 1104篇 |
2018年 | 790篇 |
2017年 | 907篇 |
2016年 | 934篇 |
2015年 | 1034篇 |
2014年 | 1481篇 |
2013年 | 1096篇 |
2012年 | 1319篇 |
2011年 | 1276篇 |
2010年 | 1217篇 |
2009年 | 1335篇 |
2008年 | 1319篇 |
2007年 | 1143篇 |
2006年 | 1034篇 |
2005年 | 983篇 |
2004年 | 912篇 |
2003年 | 804篇 |
2002年 | 740篇 |
2001年 | 596篇 |
2000年 | 519篇 |
1999年 | 475篇 |
1998年 | 424篇 |
1997年 | 403篇 |
1996年 | 372篇 |
1995年 | 286篇 |
1994年 | 285篇 |
1993年 | 270篇 |
1992年 | 300篇 |
1991年 | 228篇 |
1990年 | 198篇 |
1989年 | 159篇 |
1988年 | 21篇 |
1987年 | 16篇 |
1986年 | 8篇 |
1985年 | 15篇 |
1984年 | 10篇 |
1983年 | 2篇 |
1982年 | 10篇 |
1981年 | 5篇 |
1980年 | 1篇 |
1979年 | 2篇 |
1958年 | 1篇 |
1957年 | 6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全国第二次土地调查于2007年下半年启动,2009年完成,安徽省于2008年4月率先启动了芜湖县的试点工作,并自行购买了ALOS1B1级数据制作DOM,套合上矢量的原始土地利用现状图,以便于外业调绘的全面开展.下面,是笔者对利用ALOS1B1级数据制作正射影像图以及外业调绘用图的方法进行了探讨,研究发现,此方法易于掌握,调绘底图的生产快速,质量可靠,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72.
随着土地登记制度的逐步完善以及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工作的不断推进,建设土地登记信息动态监管查询系统的条件日趋成熟。根据规划,全国土地登记动态监管查询系统将由国家、省、市、县四级互联互通的网络组成。目前,国家和部分地区正在开展不同层面的土地登记系统建设的试点工作。省级土地登记系统作为全国系统的关键组成部分,它以土地登记簿为线索,以"宗地"为管理对象,通过追溯宗地登记过程的立项、审批、供应等相关权源信息,以此实现对土地登记信息的监管、查询的目的。其数据库的建设将以土地登记信息为基础,叠加土地利用规划、土地利用现状、基本农田保护、遥感监测影像、"一张图"等土地利用业务层数据。 相似文献
73.
通过对山西榆次地裂缝及墙体裂缝的动态监测,发现如下特征:地裂缝总体趋势为增大,年速率小于等于1mm/a。东部地裂缝带地裂平均速率为0.6mm/a,且大于西部地裂缝带,地裂有向东南方向(榆次市区)扩展的态势;从曲线形态看,无论是地面测点还是建筑物上的测点,都不同程度地受气温变化和降水的干扰。裂缝与温度的变化呈负相关,与降水的变化呈正相关。从地裂的分布形状、区域形变场特征及新构造运动的角度看,附近的断裂活动与地裂的发展似有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74.
本文介绍了一种高精度动态频率测量系统。它能以较高的采样频率,对一动态变化的频率进行自动测量,并将数据存盘。即使被测频率比较低,仍能取得很高的测量精度。 相似文献
75.
断层网络方向特征及其自组织演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断层网络可视为一线源构造地震的蕴震系统。地震前兆是该系统在演化过程中所表理现出来的复杂的整体动态行为,是蕴震系统自组织学演化的构造微动态。本文从信息合成观点出发,提出了方向信息合成方法,对京,津,唐地区50条跨断层地形变观测时间序列的计算表明;断层网络牟方向特征(相对张,压,扭动等)临震前出现了运动方式(方向)群体优势异常;该异常可能具有可重复性,该方向特征的时空演化可视为一个自组织过程。 相似文献
76.
2006年3月28日,陕西省地下水监测工作会在西安桃花园山庄顺利召开。陕西省水利厅水资源与科技处王恩庆副主任、各市(区)地下水业务单位的主管领导及泾惠渠、宝鸡峡、交口抽渭、洛惠渠等灌区的技术负责人出席了会议。《地下水》编辑部应邀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77.
结合倾斜摄影技术的地质灾害监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面向广东省地质灾害隐患的灾前预警、灾中评估与灾后重建等灾害防治与救灾抢险工作的需求,基于md4-1000四旋翼无人机系统,探索研究了基于倾斜摄影技术的地质灾害监测技术流程和方法,并对其模型精度进行考察。经试验表明,无人机可以在一定范围内快速获取高空间分辨率、多个角度的航空影像,而基于实景三维进行地质灾害预警与监测,可以通过无人机倾斜摄影获取的影像经过空三加密和绝对定向建立实景三维模型和真正射影像,可以减少人工实地勘察的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同时通过实景三维模型可以直观反映地质灾害隐患点的地形地貌信息,为地质灾害隐患点预警提供有力的依据。通过实测数据表明,整个项目的模型高程精度优于0.5 m,平面精度优于0.2 m。 相似文献
78.
近二十年来,随着海洋环境科学的发展,河口污染和生态问题日益受到重视。关于污水排放对河口内湾浮游植物生态的影响,近年Ketchum, B. H. (1967); McCormick, J.M. 等(1975); Rice, T. R. (1975); Jenkins, S. H. (1978); Thompson, G. B. 等(1981 ); Meyers, V. B. 等(1983)和Joint, I. R.(1984)都做过调查研究和评论。但迄今国内有关这方面的研究报道甚少。
海河口是一个有污染源的生态环境特殊的感潮河口,受自然因素和人类活动的影响很大。由于其地理位置得天独厚,水质肥沃,饵料丰富,历来是许多经济鱼虾类优良的天然产卵、索饵和肥育的场所,在渤海渔业上占有重要位置。但近十多年,由于入海径流量锐减和城市污水排海总量的增加1),其水质逐渐恶化,环境正由半咸水向海洋化方向演变,对河口渔业构成严重威胁。对此,我所曾于1978-1981年对渤海湾的污染状况及影响进行过多学科的综合调查,在渤海湾污染的浮游植物生态效应、海湾富营养化及其与赤潮的关系等方面,也做过初步研究(邹景忠等,1983; 1984; 1985 )。当时由于受调查范围和项目的限制,对河口有机污染及生态效应的研究还很不够,所获得的一些资料尚不足以作出定量的科学论断。
本文着重探讨海河口区浮游植物的生态变化及其与有机污染的关系,旨在为综合分析和评价海河口区目前的生态质量及演变趋势,为河口环境的综合整治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9.
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