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3篇
  免费   55篇
  国内免费   222篇
测绘学   30篇
大气科学   7篇
地球物理   29篇
地质学   53篇
海洋学   535篇
天文学   3篇
综合类   86篇
自然地理   27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30篇
  2015年   32篇
  2014年   31篇
  2013年   32篇
  2012年   56篇
  2011年   37篇
  2010年   38篇
  2009年   44篇
  2008年   69篇
  2007年   39篇
  2006年   45篇
  2005年   32篇
  2004年   27篇
  2003年   34篇
  2002年   23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5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6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3 毫秒
671.
中国对虾黄、渤海沿岸地理群的RAPD分析   总被引:43,自引:1,他引:42  
采用随机扩增多态DNA(random amplified polymorphic DNA,简称RAPD)技术,对中国对虾的黄、渤海地理群的32个个体遗传多样性进行了检测,使用OPI系列的20个10bp的寡核苷酸随机引物,对每个个体的基因组DNA进行扩增,结果为:17个引物获得了谱带清晰且重复性好的产物,扩增片段的分子量在2000~2000bp之间,共检测106个位点,其中多态位点数为39个,占36.8%;平均遗传距离为0.0941+0.0206,有67个标记(占63.2%)在整个群体的32个个体间表观稳定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672.
凡纳滨对虾引进亲虾及其子一代的遗传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Operon公司的16个引物对两个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引进亲本群体及其子一代对虾的基因组DNA多态性进行了检测。第一个亲虾群体对16个引物共获得78个位点,其中多态位点数为48个,占61.54%;其子代对虾共获得89个位点,其中多态位点数为50个,占56.18%。第二个亲虾群体对16个引物共获得97个位点,其中多态位点数为49个,占50.52%,其子代对虾共获得93个位点,多态位点数为28个,占30.11%。单个引物获得的标记数为1~8个。第一个亲本群体及其子代个体间的平均遗传距离分别是0.1959±0.0392和0.1435±0.0268;第二个亲本群体及其子代个体间的平均遗传距离分别为0.0922±0.0189和0.0621±0.0148。两个亲本群体间的遗传距离为0.6546±0.0794,两个子代群体间的遗传距离为0.7087±0.0656。在OPF-09、OPZ-11两个引物的扩增结果中,发现两个亲本群体及其子代有差异标记。  相似文献   
673.
简要介绍和评述了RNA折叠结构(主要是RNA二级结构)的理论方法,对以RNA二级结构为基础RNA三级结构的构建方法和分子力学进行了初步探索和研究。真核细胞前体mRNA中内含子的剪接过程小及剪接位点(内含子的5′,3′,剪接位点和分枝点)的核苷序列与一些小蛋白质分子之间特定的专一相互作用,对大量的含子,外显子-内含子-外显子以及外显子-外显子的核苷酸片段二级结构的分析表明,剪接位点大多位于二级结构的  相似文献   
674.
以2代选育群体为亲本、采用巢式设计构建21个施氏獭蛤(Lutraria sieboldii)全同胞家系,利用混合线性模型对30日龄和80日龄施氏獭蛤生长性状进行遗传参数和育种值估计.结果显示:施氏獭蛤早期发育过程中壳长生长速度较壳高快,性状间遗传相关系数范围为0.96~0.98,表型相关系数范围为0.77~0.96,均...  相似文献   
675.
基于线粒体DNA COI基因序列分析了浙江和福建沿海的厚壳贻贝Mytilus coruscus群体遗传结构及遗传多样性现状。研究结果显示:在长度为564bp的COI基因片段上,厚壳贻贝的5个群体均呈现较高的单倍型多样度(0.867±0.129~1.000士0.177)和较低的核苷酸多样度(0.007±0.005~0.011±0.008);邻接关系树显示,5个群体的单倍型相互混杂,仅有1个小的分支存在;厚壳贻贝单倍型网络关系图呈星状结构,存在1个与系统树相对应的分支;不同群体间的F_(ST)值较小,且统计检验的结果均不显著,表明浙江、福建沿岸的厚壳贻贝群体问在COI基因上存在同质性;Tajima's D和Fu's F_s中性检验的结果(Tajima's D=-1.828,P=0.017;Fs=-22.954,P=0.000)都显著偏离中性,提示厚壳贻贝经历了群体扩张。  相似文献   
676.
大黄鱼种质遗传多样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遗传多样性能有效反映大黄鱼的遗传变异,是评判其进化和适应能力的重要标志。目前有关大黄鱼种质遗传多样性的研究已取得丰富的成果;形态学、同工酶和DNA分子等相关研究的结果显示:大黄鱼遗传多样性较低,各群体间的遗传差异较小。综述了有关大黄鱼遗传多样性的研究进展,并就大黄鱼种群的划分、种质资源的管理和恢复问题作了探讨,以期为大黄鱼遗传育种和种质保护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77.
基于转录组数据的凡纳滨对虾微卫星标记开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虾遗传多样性和育种研究需要大量的分子标记。作者利用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转录组测序数据,采用MISA软件进行微卫星序列挖掘,共获得14 767条微卫星序列。统计发现在凡纳滨对虾中微卫星出现的频率为16.76%;在所有的微卫星序列中,2碱基微卫星最多,占59.53%;其次是3碱基微卫星,占35.78%。随机选取其中74条序列设计引物,通过DNA混池扩增和分型的方法进行微卫星标记的开发,PCR扩增的显示有54对(72.97%)能扩增出清晰的目的条带,进一步分型的结果显示27条(36.49%)微卫星显示出多态性,从这些多态性的微卫星位点中选择11个位点在"科海1号"种质库材料中进行个体分型,结果显示在该群体中微卫星标记的等位基因数目为2~11个不等,期望杂合度值为0.256~0.858,观察杂合度为0.213~0.875,多态性信息含量为0.221~0.830,在11个位点中有4个位点显著偏离HWE(P0.05)。本研究结果为后续使用微卫星标记进行对虾遗传学研究,促进对虾的遗传选育和种质资源保护提供了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678.
“901”海带新品种培育的研究   总被引:17,自引:3,他引:17  
选择性状差异较大的日本长海带(Laminaria longissima)和当地早厚成品系一号(Liaponica)为母父本,通过杂交获得F1,F1经连续玩弄年的自交选育获得“901”海带新品种,该品种具有生长速度快、耐高温的经济性状和色泽浓褐、个体宽大、纵沟较明显、基部终身楔形,近基部1m处呈微弧形的形态性状,经两年生产实践证明:“901”性状遗传较稳定,产量高,质量优。  相似文献   
679.
三种不同生境的桐花树种群的遗传多样性和遗传分化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黎中宝  林鹏  邓传远 《台湾海峡》2000,19(3):379-385
采用垂直板型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测定了三种不同生境的桐花树(Aegiceras cor niculatum)种群的遗传多样性和遗传分化。桐花树和种群水平都维持有较高的遗传变异性,观察杂合度分别为0.252和0.244。期望杂合度分别为0.266、0.240。种群间遗传分化系数为0.127,表明总的遗传变异中有12.7%来自种群间,种群间遗传距离和遗传一致度均值分别为0.060和0.964,基因流畅,Nm=2.187。  相似文献   
680.
欧洲牡蛎两个种群的遗传变异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用淀粉凝胶电泳检测和比较了来自爱尔兰自然群体和威尔土养殖群体的欧洲牡蛎Ostreaedulis11个基因位点的遗传变异。结果表明,两群体的平均杂合度观察值分别为0.081和0.144,多态位点比例(P0.99)分别为57.9%和42.1%,平均等位基因数分别为1.7和1.6,与已报道的欧洲牡额其他群体很接近,但与其他种类的牡蛎相比却很低。两群体之间相比,威尔土养殖群体的平均杂合度观察值明显大于爱尔兰自然群体的。这说明人为作用可以引起欧洲牡蛎群体的遗传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